一种抗干扰线管过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0905发布日期:2018-10-26 21:11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干扰线管过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穿线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干扰线管过桥结构。



背景技术:

在老房进行装修的时候,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房屋的电线插座重新布置,从而方便居民的使用。在对电线进行改造的时候,会用到穿线管对电线进行保护,当穿线管发生交错设置的时候,穿线管堆叠在一起造成位于上层的穿线管与地面基层之间的高度较高,当最后将穿线管埋在地砖之下的时候,会因为要将穿线管埋入地砖之下从而将地砖的高度升高,造成房屋的落空变低,同时为了保证地砖的水平度,会需要大量的水泥以及沙子填补从而保证全屋的地砖的水平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管线过桥结构,其具有降低穿线管交错状态下位于上层穿线管高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干扰线管过桥结构,包括铺设在地面基层上的纵横交错的横向管和纵向管,纵向管位于横向管的上层,横向管与纵向管交错处设置有过桥管,过桥管与横向管之间插接,过桥管的弯曲部位于靠近地面基层的一侧,地面基层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弯曲部的容纳槽,过桥管包括与横向管平行的直线段以及位于直线段两端分别分别与横向管相连的弯曲段,弯曲段与直线段之间插接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地面基层上开设容纳槽,将过桥管的弯曲部分伸入到容纳槽中,从而使纵横交错的横向管和纵向管均贴合在地面基层的表面,降低了横向管与纵向管交叠处的高度,从而避免将地砖的高度升高。同时通过直线段与弯曲段相插接,从而可以根据实际纵向管的数量来更换直线段的长度,方便线管的铺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弯曲段的弯折处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弯曲段的弯折处呈圆弧状,通过圆弧过渡方便将电线穿过弯曲段的弯曲部位,防止电线在弯曲处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弯曲段与横向管相连的一端套接有连接插头,连接插头呈管状,连接插头套接在弯曲段的一端向连接插头的内圆方向伸出有一体成型的内凸缘,内凸缘的内径与弯曲段的外径相匹配,弯曲段位于连接插头内部的一端外圆表面设置有向外伸出的一体成型的凸环,凸环的外圆直径与连接插头的内径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环与内凸缘的配合,从而限制连接插头,使连接插头不能与弯曲段之间发生脱离,从而确保过桥管与横向管之间处于连接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弯曲段连接横向管的一端内圆开设有倒角,倒角的最大直径与横向管的内径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倒角进行过渡,防止过桥管与横向管的内径差出现凸台,从而对穿过其中的电线的线皮造成磨损,从而避免因线皮磨损出现漏电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弯曲段连接直线段的一端内圆侧壁上开设有相对的凹槽,直线段的外圆壁板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台与凹槽的配合,从而避免直线段绕着轴线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直线段上套接有用于固定纵向管的固定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座将纵向管进行固定,防止在布线的时候操作人员不小心触碰到纵向管时,纵向管与横向管之间发生错位,造成纵向管出现弯折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座包括套接在固定座上的套环以及用于固定纵向管的弹性的半圆状卡环,卡环与套环固定相连,卡环位于套环朝向直线段与弯曲段所形成的弯曲部分内部的一侧,卡环的轴线与直线段的轴线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环套接在直线段上,可以根据纵向管的数量来确定固定座的数量,从而将固定座套在直线段上,通过弹性的半圆卡环,只需将纵向管按入卡环中,从而将纵向管进行固定,能够快速的将纵向管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套环的内圆侧壁上开设有与直线段上的凸台相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槽与凸台的配合,从而限制套环的自由度,防止套环在直线段上发生转动,确保横向管与纵向管之间垂直交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地面基层开设容纳槽,将过桥管伸入到容纳槽中,从而使横向管与纵向管均贴合在地面基层的表面,避免铺设地砖时使地砖的高度升高;

2、通过过桥管分体设置,直线段与弯曲段插接,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布线情况来选择不同长度的直线段;

3、通过在直线段上设置固定座,从而将横向管与纵向管之间固定,防止在施工的时候操作人员不小心使横向管与总线管之间发生错位;

4、通过在固定座的套环上开设卡槽,在直线段上开设凸台,通过凸台与卡槽之间的配合,从而防止固定座在直线段上转动,确保横向管与纵向管之间垂直交叉。

附图说明

图1是抗干扰线管过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横向管与过桥管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过桥管的爆炸图。

图中,1、地面基层;11、容纳槽;2、横向管;3、纵向管;4、过桥管;41、弯曲段;411、凹槽;412、凸环;42、直线段;421、凸台;43、连接插头;431、内凸缘;5、固定座;51、套环;511、卡槽;52、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抗干扰线管过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铺设在地面基层1上的纵横交错的横向管2以及纵向管3,其中纵向管3位于横向管2的上方。在横向管2相对连接纵向管3的位置上有过桥管4,过桥管4与横向管2插接。在地面基层1上开设有容纳过桥管4弯曲部位的容纳槽11,其中容纳槽11的大小与深度与过桥管4的弯曲部位相匹配。通过容纳槽11和过桥管4,从而使横向管2和纵向管3贴合在地面基层1的表面上。

如图2、图4所示,过桥管4包括直线段42以及位于直线段42两端的弯曲段41,弯曲段41连续弯折从而使直线段42与横向管2平行,其中弯曲段41弯折处的夹角不小于90°,从而方便将电线穿过弯曲段41的内部。其中直线段42与弯曲段41之间插接相连。在弯曲段41连接直线段42的一端,弯曲段41的内圆表面开设有相对的凹槽411,在直线段42的外圆壁板上设置有相对的凸台421,凸台421与直线段42一体成型,且凸台421的外形与弯曲段41内开设有凹槽411相匹配。

如图2、图3所示,弯曲段41的弯折处呈圆弧状,在弯曲段41远离直线段42的一端,外圆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凸环412,凸环412与弯曲段41一体成型。在弯曲段41远离直线段42的一端套设有连接插头,其中连接插头43呈管状,在连接插头43套接在弯曲段41上的一端向连接插头43的内圆方向伸出的内凸缘431,内凸缘431与连接插头43一体成型,其中内凸缘431的内圆直径与弯曲段41的外圆直径相匹配,凸环412的外径与连接插头43的内径相匹配。

通过连接插头43将横向管2与弯曲段41插接相连。从而将过桥管4与横向管2相连。在弯曲段41连接横向管2的一端内圆开设有倒角,倒角的最大直径与横向管2的内圆直径相匹配。通过倒角,使弯曲段41与横向管2之间的直径变化进行过渡。

如图1、图4所示,在过桥管4的直线段上套接有固定座5,固定座5包括套接在直线段42上的套环51,在套环51的内院中开设有与直线段42上凸台421相匹配的卡槽511,在套环51朝向过桥管4弯曲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的半圆卡环52,卡环52与套环51固定相连且卡环52的轴线与直线段42的轴线相垂直。

在进行纵横交错的线管铺设的时候,根据实际铺设的纵向管3的数量来选择直线段42的长度,并在直线段42上套接好与纵向管3数量相匹配的固定座5,在将直线段42与弯曲段41插接相连,从而形成过桥管4。在通过连接插头43将连接好的过桥管4安装在横向管2与纵向管3交错的位置,并在地面基层1相对应的表面开设容纳槽11,将过桥管4的直线段42伸入到容纳槽11内。在铺设纵向管3的时候将纵向管3卡入到固定座5上的弹性的卡环52中,从而将纵向管3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操作人员不小心触碰到纵向管3造成纵向管3的位置发生变化。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