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电源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894发布日期:2018-11-16 23:0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急电源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智能型家用电器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类电器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方便,也使得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电的依赖也与日俱增,如果突然停电,将会给用电客户生活、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极易引起客户不满,甚至引发供电服务投诉,因此,如何提供高可靠性的优质电源是供电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对配电网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应急电源的快速接入”能有效的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现有的应急电源快速接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应急电源快速接入装置大多是通过铜环套接在接线端子上,然后通过螺栓拧紧,现有的方式接线时间长,操作不便。

2、现有的应急电源快速接入装置散热效果差,热量极易聚集在装置壳体内部,温度过高容易造成设备原件损坏,甚至会使备用电源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急电源智能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接线过程长,操作不便,并且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电源智能控制装,包括壳体、电源连接线、卡接铜板和卡接铜栓,所述壳体的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备用电源通过电源连接线串联,所述备用电源的输入端与设置在壳体外侧面上的电源充电端口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在备用电源的上方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一端与备用电源连接,所述逆变器的另一端与连接有三个分接线,三个所述分接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铜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在逆变器的上方设置有导电条,并且导电条的上间隔均匀焊接有三个铜片,三个所述铜片的底端均设置有卡接铜栓,所述卡接铜栓与卡接铜板卡接,所述导电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壳体外侧面的市电接线端和负载接线端连接,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散热筒,所述散热筒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接线箱门和备用电源箱门,所述备用电源箱门上安装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分接线上包裹有绝缘套。

优选的,所述接线箱门上设置有可视窗。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散热风扇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箱门和备用电源箱门上均设置有门把手和散热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急电源智能控制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接铜板和卡接铜栓,使用时,当市电接线端连接的线路断电时,操作人员可迅速打开接线箱门,然后握住与逆变器连接的三个分接线上的绝缘套,将三个卡接铜板分别与安装在三个铜片上的卡接铜栓卡接连接即可使备用电源内的电能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后由卡接铜板传导到卡接铜栓上,再由卡接铜栓通过铜片传导至导电条上,然后由与负载接线端连接的线路将电能输送至用电设备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接线,操作简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和温度传感器,使用时,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壳体内部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实时传输到控制器上,当温度值达到控制器内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时,控制器控制开启散热风扇,散热风扇高速转动将壳体内的热量快速由散热筒散出,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值重新恢复到正常值后关闭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温度的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对应急电源的运行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中:1壳体、2底座、3隔板、4备用电源、5电源充电端口、6电源连接线、7安装板、8逆变器、9分接线、10卡接铜板、11卡接铜栓、12铜片、 13导电条、14市电接线端、15负载接线端、16散热筒、17散热风扇、18温度传感器、19接线箱门、20备用电源箱门、21门把手、22可视窗、23控制器、24散热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急电源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电源连接线6、卡接铜板10和卡接铜栓11,壳体1的底端安装有底座2,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3,隔板3上设置有备用电源4,备用电源4设置有多个,多个备用电源4通过电源连接线6串联,备用电源4 的输入端与设置在壳体1外侧面上的电源充电端口5连接,壳体1的内部在备用电源4的上方安装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上安装有逆变器8,逆变器8的一端与备用电源4连接,逆变器8的另一端与连接有三个分接线9,三个分接线 9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铜板10,壳体1的内部在逆变器8的上方设置有导电条 13,并且导电条13的上间隔均匀焊接有三个铜片12,三个铜片12的底端均设置有卡接铜栓11,卡接铜栓11与卡接铜板10卡接,导电条13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壳体1外侧面的市电接线端14和负载接线端15连接,壳体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散热筒16,散热筒16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17,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8,壳体1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接线箱门19和备用电源箱门20,备用电源箱门20上安装有控制器23,分接线9上包裹有绝缘套,接线箱门19上设置有可视窗22,控制器23分别与散热风扇17和温度传感器 18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接线箱门19和备用电源箱门20上均设置有门把手21 和散热窗24。

使用时,当市电接线端14连接的线路断电时,操作人员可迅速打开接线箱门19,然后握住与逆变器8连接的三个分接线9上的绝缘套,将三个卡接铜板10分别与安装在三个铜片12上的卡接铜栓11卡接连接、此时备用电源 4内的电能通过逆变器8转换成交流电后由卡接铜板10传导到卡接铜栓11上,再由卡接铜栓11通过铜片12传导至导电条13上,然后由与负载接线端15连接的线路将电能输送至用电设备上,温度传感器18可实时检测壳体1内部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实时传输到控制器23上,当温度值达到控制器23内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时,控制器23控制开启散热风扇17,散热风扇17高速转动将壳体1内的热量快速由散热筒16散出,当温度传感器18监测到温度值重新恢复到正常值后关闭散热风扇17即可。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接铜板10、卡接铜栓11、散热风扇17 和温度传感器18,解决了现有的技术接线过程长,操作不便,并且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