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模块化自动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5507发布日期:2018-10-16 21:01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AGV模块化自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AGV小车是现在工业自动化过程中富含高技术性的柔性运输工具,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担负着重载荷长距离的输送工作。

AGV小车的充电时间与充电方式是影响其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手动充电和人工换电池,自动对接充电更为高效。但现阶段AGV自动充电装置仍处于买方市场,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对不同的客户进行产品定制时,需要重新设计,会消耗大量的开发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AGV模块化自动充电装置,采用模块化的结构,适用于不同底盘高度的AGV装置,有效缩短了产品的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同时有利于AGV装置的柔性化作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GV模块化自动充电装置,包括:供电模块和下置式充电模块,其中,供电模块设有充电器,下置式充电模块设有电极极片,充电器与电极极片电连接;

所述下置式充电模块相对于供电模块的高度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AGV模块化自动充电装置还设有通用零件模块,所述通用零件模块包括状态指示灯、状态指示屏、激光对接三角和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通用零件模块前端底部设有安装孔位,与下置式充电模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在安装孔位中的固定位置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下置式充电模块的底面高度高于通用零件模块的底面高度时,下置式充电模块底部设有支撑垫块。

所述供电模块内的充电器可更换;所述可更换充电器的额定功率不超过6kW。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的结构,适用于不同底盘高度的AGV装置,有效缩短了产品的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同时有利于AGV装置的柔性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与AGV装置的对接示意图;

图中:自动充电装置1、AGV装置2、供电模块11、通用零件模块12、下置式充电模块13、充电器111、状态指示灯121、状态显示屏122、激光对接三角123、电极极片131、支撑垫块1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AGV模块化自动充电装置1,包括:供电模块11和下置式充电模块13,其中,供电模块11设有充电器111,下置式充电模块13设有电极极片131,充电器111与电极极片131通过导线电连接;

所述下置式充电模块13相对于供电模块11的高度可调节,以便对不同底盘高度的AGV装置2进行充电。

所述供电模块11设置有可更换的充电器111;例如,可选择额定功率分别为1kW、2kW和4kW的三种充电器在需要时进行替换,以便对不同电池容量和充电时间的AGV装置2进行充电;所述充电器111通过螺丝固定在供电模块11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AGV模块化自动充电装置1还设有通用零件模块12,所述通用零件模块12包括状态指示灯121、状态指示屏122和激光对接三角123。

所述通用零件模块12还包括蜂鸣器。

所述通用零件模块12的外壳底部设有长条孔,与下置式充电模块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在长条孔中的固定位置可调节。

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下置式充电模块13的底面高度高于通用零件模块12的底面高度时,下置式充电模块12的底部设置支撑垫块132,防止重心偏移,电极极片131无法保证与AGV装置2的充电端具有足够的充电接触面积。

如图1和图3所示,下置式充电模块13的主要功能结构是电极极片131,在AGV装置2靠近自动充电装置1时,AGV装置2下置的铜极片与自动充电装置1的电极极片131接触;此时随着AGV装置2向前移动,AGV装置2上铜极片将设置在弹片上的电极极片131下压,从而电极极片131与AGV装置2上铜极片充分接触,保证了较大的充电接触面积,安全可靠;且下置式的充电方式,因其充电时电极在AGV装置2下方,人不易触碰到,故比较安全。

所述通用零件模块12中状态指示灯121、状态显示屏122和蜂鸣器在各阶段的状态如下:

a)自动充电装置1接通电源后:状态指示灯121亮蓝色,状态显示屏122显示“空闲中”;

b)AGV装置2对接,开始充电:状态指示灯121亮红色,状态显示屏122显示信息顺序为:AGV身份信息、“充电中”、持续显示充电电流电压数值,同时蜂鸣器短响两声;

c)AGV装置2充满电后:蜂鸣器长响三声。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