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电源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2465发布日期:2018-12-28 19:2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电源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指一种室外电源配电箱。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建设工地需要室外防水型施工电源配电箱,但市场上的产品大多数防水性能差、配电箱不能重复使用,寿命短,不太符合国家安监部门的安全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室外电源配电箱,防水性能更强,操作安全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室外电源配电箱,主要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上方的箱体面板上开有通孔,箱体内部上方设有隔层,隔层中设有贯穿通孔的防水伞,所述防水伞后方通过第一弹簧连接箱体后壁,防水伞通过牵引绳与开关门连接,开关门上设有卡扣。

上述方案中,防水伞由若干骨架及呈扇形的防水布组成,位于防水伞两侧的骨架末端设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第二弹簧与第一弹簧之间设有连杆。

进一步的,卡扣为弹性卡扣,其固定于开关门上沿且与箱体框架契合。

进一步的,卡扣于面向开关门的一面为弧形。

进一步的,开关门由左右两扇门组成,卡扣与牵引绳均连接于同一扇门上。

优选的,防水伞由箱体内部至外部逐渐向下倾斜,且其倾斜角度为0-10°。

进一步的,隔层由箱体内部至外部逐渐向上倾斜,且隔层与箱体后壁交界处开设泄水口。

进一步的,开关门水平对应箱体内仪表盘的位置为透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水伞随开关门联动开关,为配电箱及操作者提供防雨水保护措施;隔层具有排水泄水功能,使防水伞上附带的水份与配电箱中元器件隔离,消除安全隐患,保护操作者使用安全,同时保护配电箱中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另外,开关门上针对仪表盘实行透明可视设计,方便观察仪器状态,使检查人员更为方便、直观地知晓配电箱的使用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室外电源配电箱,主要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具有开关门2,所述开关门2上方的箱体1面板上开有通孔,箱体1内部上方设有隔层8,隔层8中设有贯穿通孔的防水伞3,所述防水伞3后方通过第一弹簧4连接箱体1后壁,防水伞3通过牵引绳38与开关门2连接,打开开关门2时,开关门2通过牵引绳38拉动防水伞3向箱体1外部移动,使防水伞3穿过通孔并在箱体1外部打开,第一弹簧4为防水伞3提供反向拉力,在关闭开关门2时可使防水伞3起到自动收回复位的功能;开关门2上设有卡扣5,卡扣5为弹性卡扣,其固定于开关门2上沿且与箱体1框架契合,卡扣5于面向开关门2的一面为弧形。即开关门2打开至一定位置时,卡扣5的弧面一侧由箱体1内部越过箱体1边框,并卡在边框外侧,至使开关门2无法关闭,需手动按压卡扣5方可关门。

具体的,防水伞3由若干骨架31及呈扇形的防水布32组成,位于防水伞3两侧的骨架31末端设有第二弹簧30,即防水伞3模仿折扇原型设计,第二弹簧30连接两侧的骨架31可起到自动打开的功能,且打开时两侧骨架贴住箱体1面板,扇面呈180°圆弧面,当防水伞3回收进入箱体1内部时,则需靠通孔对骨架31的限位对第二弹簧30进行压缩。另外,第二弹簧30与第一弹簧4之间设有连杆40,连杆40起到硬拉力作用,实现第一弹簧4对防水伞3的回收复位作用。

对于传统的配电箱,开关门2通常由左右两扇门组成,则需将卡扣5与牵引绳38均连接于同一扇门上,避免开门后在无卡扣的状态下,第一弹簧4的反拉力将防水伞与该扇门自动复位。

为了避免防水伞3在回收时将水分带入隔层8中,可设计防水伞3由箱体1内部至外部逐渐向下倾斜,且其倾斜角度为0-10°,当雨水落于防水伞3面上时,水沿倾斜的扇面留下;即使倾斜的什么可排泄大部分雨水,但扇面仍容易附带少量水珠,当防水伞3收入隔层8中时,水珠仍然容易在防水伞3合拢的过程中落在隔层8上,为了解决该问题,设计隔层8由箱体1内部至外部逐渐向上倾斜,且隔层8与箱体1后壁交界处开设泄水口81,使落于隔层8上的水珠向泄水口81排出,不影响位于隔层8下方的元器件。

另外,开关门2水平对应箱体1内仪表盘的位置为透明,即开关门2局部安置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板,可在关闭开关门2的状态下,从外界观察仪表盘的显示状态,更为直观、方便。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