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声波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885发布日期:2018-10-30 23:3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频声波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波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频声波电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式电机结构,声波电机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声波牙刷中使用等。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声波电机产品;然而,对于现有的声波电机产品而言,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很难适用于高频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频声波电机,该高频声波电机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高频动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频声波电机,包括有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包括有呈中空管形状的中间壳体套管,中间壳体套管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套管安装腔室,中间壳体套管的前端部于套管安装腔室的前端开口处扣装有前端盖,中间壳体套管的后端部于套管安装腔室的后端开口处扣装有后端盖;

中间壳体套管的套管安装腔室内嵌装有定子、位于定子旁侧的转子组件,定子成型有转子容置腔,转子组件包括有转子塑胶主体以及分别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金属输出轴、金属弹性轴,转子塑胶主体装设有位于定子的转子容置腔内的磁石,金属输出轴的内部开设有朝后开口的弹性轴安装孔,金属弹性轴的前端部嵌插并铆压固定于金属输出轴的弹性轴安装孔内,转子塑胶主体套装于金属输出轴后端部、金属弹性轴前端部的外围且转子塑胶主体、金属输出轴、金属弹性轴注塑成一体结构;转子塑胶主体的前端部与前端盖之间装设有前侧轴承,转子塑胶主体的后端部与后端盖之间装设有后侧轴承;

前端盖对应金属输出轴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前通孔,金属输出轴的前端部穿过前通孔并延伸至前端盖的前端侧;后端盖开设有朝前开口的后盲孔,金属弹性轴的后端部伸入至后端盖的后盲孔内,金属弹性轴的后端部套装并铆接固定有位于后盲孔内的金属轴帽,金属轴帽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呈平面形状的轴帽扁位,后盲孔的内圆周面对应金属轴帽的轴帽扁位设置有呈平面形状的端盖扁位,金属轴帽的轴帽扁位与后端盖的端盖扁位正对布置且相互接触;后端盖的外表面开设有内端开口延伸至端盖扁位且轴线方向垂直于端盖扁位的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螺装有螺钉,螺钉的内端部与金属轴帽的轴帽扁位抵接。

其中,所述转子塑胶主体对应所述磁石成型有磁石容置腔,磁石嵌装于转子塑胶主体的磁石容置腔内。

其中,所述金属输出轴后端部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呈平面形状且与所述转子塑胶主体连接的输出轴扁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频声波电机,其包括有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包括有呈中空管形状的中间壳体套管,中间壳体套管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套管安装腔室,中间壳体套管的前端部于套管安装腔室的前端开口处扣装有前端盖,中间壳体套管的后端部于套管安装腔室的后端开口处扣装有后端盖;中间壳体套管的套管安装腔室内嵌装有定子、位于定子旁侧的转子组件,定子成型有转子容置腔,转子组件包括有转子塑胶主体以及分别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金属输出轴、金属弹性轴,转子塑胶主体装设有位于定子的转子容置腔内的磁石,金属输出轴的内部开设有朝后开口的弹性轴安装孔,金属弹性轴的前端部嵌插并铆压固定于金属输出轴的弹性轴安装孔内,转子塑胶主体套装于金属输出轴后端部、金属弹性轴前端部的外围且转子塑胶主体、金属输出轴、金属弹性轴注塑成一体结构;转子塑胶主体的前端部与前端盖之间装设有前侧轴承,转子塑胶主体的后端部与后端盖之间装设有后侧轴承;前端盖对应金属输出轴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前通孔,金属输出轴的前端部穿过前通孔并延伸至前端盖的前端侧;后端盖开设有朝前开口的后盲孔,金属弹性轴的后端部伸入至后端盖的后盲孔内,金属弹性轴的后端部套装并铆接固定有位于后盲孔内的金属轴帽,金属轴帽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呈平面形状的轴帽扁位,后盲孔的内圆周面对应金属轴帽的轴帽扁位设置有呈平面形状的端盖扁位,金属轴帽的轴帽扁位与后端盖的端盖扁位正对布置且相互接触;后端盖的外表面开设有内端开口延伸至端盖扁位且轴线方向垂直于端盖扁位的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螺装有螺钉,螺钉的内端部与金属轴帽的轴帽扁位抵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高频动作。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电机壳体 11——中间壳体套管

111——套管安装腔室 12——前端盖

121——前通孔 13——后端盖

131——后盲孔 132——内螺纹孔

2——定子 21——转子容置腔

3——转子组件 31——转子塑胶主体

311——磁石容置腔 32——金属输出轴

321——弹性轴安装孔 322——输出轴扁位

33——金属弹性轴 34——磁石

351——前侧轴承 352——后侧轴承

36——金属轴帽 361——轴帽扁位

4——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高频声波电机,包括有电机壳体1,电机壳体1包括有呈中空管形状的中间壳体套管11,中间壳体套管11的芯部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套管安装腔室111,中间壳体套管11的前端部于套管安装腔室111的前端开口处扣装有前端盖12,中间壳体套管11的后端部于套管安装腔室111的后端开口处扣装有后端盖13。

进一步的,中间壳体套管11的套管安装腔室111内嵌装有定子2、位于定子2旁侧的转子组件3,定子2成型有转子容置腔21,转子组件3包括有转子塑胶主体31以及分别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金属输出轴32、金属弹性轴33,转子塑胶主体31装设有位于定子2的转子容置腔21内的磁石34,金属输出轴32的内部开设有朝后开口的弹性轴安装孔321,金属弹性轴33的前端部嵌插并铆压固定于金属输出轴32的弹性轴安装孔321内,转子塑胶主体31套装于金属输出轴32后端部、金属弹性轴33前端部的外围且转子塑胶主体31、金属输出轴32、金属弹性轴33注塑成一体结构;转子塑胶主体31的前端部与前端盖12之间装设有前侧轴承351,转子塑胶主体31的后端部与后端盖13之间装设有后侧轴承352。

更进一步的,前端盖12对应金属输出轴32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前通孔121,金属输出轴32的前端部穿过前通孔121并延伸至前端盖12的前端侧;后端盖13开设有朝前开口的后盲孔131,金属弹性轴33的后端部伸入至后端盖13的后盲孔131内,金属弹性轴33的后端部套装并铆接固定有位于后盲孔131内的金属轴帽36,金属轴帽36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呈平面形状的轴帽扁位361,后盲孔131的内圆周面对应金属轴帽36的轴帽扁位361设置有呈平面形状的端盖扁位,金属轴帽36的轴帽扁位361与后端盖13的端盖扁位正对布置且相互接触;后端盖13的外表面开设有内端开口延伸至端盖扁位且轴线方向垂直于端盖扁位的内螺纹孔132,内螺纹孔132内螺装有螺钉4,螺钉4的内端部与金属轴帽36的轴帽扁位361抵接。

需进一步指出,转子塑胶主体31对应磁石34成型有磁石容置腔311,磁石34嵌装于转子塑胶主体31的磁石容置腔311内。

另外,金属输出轴32后端部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呈平面形状且与转子塑胶主体31连接的输出轴扁位322。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组件3而言,金属弹性轴33的前端部先插入至金属输出轴32的弹性轴安装孔321内,待金属弹性轴33的前端部插入完毕后,再通过铆压固定的方式将金属输出轴32与金属弹性轴33连接在一起;待金属输出轴32与金属弹性轴33连接于一起后,注塑成型转子塑胶主体31并使得金属输出轴32、金属弹性轴33、转子塑胶主体31注塑成一体。需强调的是,由于金属输出轴32设置有输出轴扁位322,该输出轴扁位322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金属输出轴32与转子塑胶主体31发生相对转动,在金属输出轴32具有负载且高频动作的情况下,该输出轴扁位322设计能够使得金属输出轴32与转子塑胶主体31更加稳定可靠地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弹性轴33而言,其用于实现转子组件3复位。在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中,金属弹性轴33的后端部先与金属轴帽36铆固连接,而后将金属轴帽36对准后端盖13的后盲孔131并使得金属轴帽36插入至后盲孔131内,插入金属轴帽36时需保证轴帽扁位361对准后端盖13的端盖扁位并使得轴帽扁位361与端盖扁位接触,待金属轴帽36插入至后盲孔131到位后,旋紧螺钉4并使得螺钉4的内端部抵压轴帽扁位361。通过轴帽扁位361、端盖扁位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避免金属轴帽36相对后端盖13转动,且螺钉4能够进一步地起到止转效果,在金属弹性轴33随着金属输出轴32高频动作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依然可以保证金属轴帽36、后端盖13止转。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高频动作。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