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综合沟内的电缆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1859发布日期:2019-03-02 01:50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综合沟内的电缆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综合沟内的电缆支架。



背景技术:

电缆综合沟内的电缆支架常设置于电缆沟壁,用于支托电缆以及规范电缆敷设位置,并以此合理利用沟内空间。然而,现有的电缆支架上用于支托电缆的结构缺乏对电缆的限位,使得电缆敷设后容易发生位移而跌落沟内,造成护套损伤等问题,从而导致电力设备必须停电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综合沟内的电缆支架,设有用于电缆的限位结构,避免敷设其上的电缆发生位移而跌落,还能提升电缆敷设的流畅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综合沟内的电缆支架,包括承重架以及至少一固定于所述承重架上的支撑架;其中,

每一支撑架上均形成有顶面、底面、位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的侧壁以及至少一用于容纳电缆的凹槽;

其中,所述每一支撑架上的各凹槽均自顶面起沿朝向底面方向凹陷形成,且各凹槽还贯穿其对应支撑架的相对两侧侧壁并在相应贯穿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均形成有用于容纳电缆的开口。

其中,同一支撑架上的凹槽有多个且相互平行设置。

其中,同一支撑架上的各凹槽的底壁截面轮廊均呈圆弧状,且各凹槽在相对两侧侧壁形成的开口直径均大于其对应容纳的电缆的直径。

其中,所述承重架和所述每一支撑架均由钢铁制作而成,且所述每一支撑架均焊接在所述承重架上。

其中,所述承重架包括支托板以及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托板相对两侧的两个固定板;其中,

所述支托板上固定有混凝土;

所述两个固定板的相对侧侧面上分别固定有所述多个支撑架。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固定在承重架上,且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容纳电缆的凹槽,用以使得电缆敷设后限定在相应的凹槽中,避免敷设其上的电缆发生位移而跌落,同时考虑到电缆截面为圆形,还将凹槽设置成半圆柱状,使得凹槽底壁截面轮廊呈圆弧状且侧壁开口直径大于电缆直径,用以使得电缆能够快速便捷的穿过凹槽,从而提升电缆敷设的流畅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综合沟内的电缆支架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图1中单个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缆综合沟内的电缆支架,包括承重架1以及至少一固定于承重架1上的支撑架2;其中,

每一支撑架2上均形成有顶面21、底面22、位于顶面21和底面22之间的侧壁23以及至少一用于容纳电缆的凹槽24;

其中,每一支撑架2上的各凹槽24均自顶面21起沿朝向底面22方向凹陷形成,且各凹槽24还贯穿其对应支撑架2的相对两侧侧壁23并在相应贯穿的相对两侧侧壁23上均形成有用于容纳电缆的开口。

应当说明的是,与传统的电缆综合沟内的电缆支架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缆综合沟内的电缆支架通过在各支撑架2上设置至少一凹槽24作为限位结构,使得电缆敷设后不会发生位移而跌落。当然,各支撑架2的限位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凹槽、通孔、挂钩等。

应当说明的是,考虑到电缆较重,为了避免承重架1翻倒,一般会采用混凝土进行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承重架1和每一支撑架2均由钢铁制作而成,且每一支撑架2均焊接在承重架1上;此时,承重架1包括支托板11以及分别垂直连接于支托板11相对两侧的两个固定板12;其中,支托板11上固定有混凝土M;两个固定板12的相对侧侧面上分别固定有多个支撑架2。当然,为了使得电缆放置规范美观,可以将两个固定板12相对侧侧面的支撑架2设置在同一高度或采用其它规律排列的高度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一支撑架2上的凹槽24有多个且相互平行设置,这样便于支撑架2上可以敷设多根电缆,且电缆不会叠加或错位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一支撑架2上的各凹槽24的底壁截面轮廊均呈圆弧状,且各凹槽24在相对两侧侧壁23形成的开口直径均大于其对应容纳的电缆的直径,这主要是考虑到电缆截面呈圆形,而采用直径更大的圆弧底壁可以使得电缆快速的穿入,提升电缆敷设的流畅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固定在承重架上,且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容纳电缆的凹槽,用以使得电缆敷设后限定在相应的凹槽中,避免敷设其上的电缆发生位移而跌落,同时考虑到电缆截面为圆形,还将凹槽设置成半圆柱状,使得凹槽底壁截面轮廊呈圆弧状且侧壁开口直径大于电缆直径,用以使得电缆能够快速便捷的穿过凹槽,从而提升电缆敷设的流畅度。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