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穿越海堤的非开挖敷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1846发布日期:2019-03-02 01:50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电缆穿越海堤的非开挖敷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穿越海堤的非开挖敷设结构,属于电缆敷设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技术的更新和能源种类的改变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性质和方式。自20世纪以来,以煤和石油为代表的化学燃料的广泛使用,但消耗化学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球的安全带来了威胁。

风力发电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保效益,对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的海底电缆在登陆时不可避免地会与海堤发生交叉,为了使电缆能穿过海堤进入内陆,需要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目前常用的措施主要包括跨越和明挖两大类。跨越即采用架空线路在海堤两侧设立铁塔对海堤进行跨越。明挖即在海堤上进行破堤开挖,将电缆穿管敷设好以后填埋,再对海堤进行恢复。

架空线过堤方案对海堤影响小,但工期相对较长,整体环境美观性差,且多次转换输电形式导致输电可靠性降低,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经济效益。明挖过堤方案施工简单、工期较短,但在埋管完成后重新堆砌恢复的堤坝很难达到与原结构完整性的统一,路面经长期碾压后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海堤的运行周期。如何实现一种既对海堤影响小,又施工便利的方法是目前海上风电场电缆穿堤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成本交底的电缆穿越海堤的非开挖敷设结构,既不对海堤主体结构造成影响,也不增加施工难度和周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穿越海堤的非开挖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海堤下方设有由导向钻头钻设形成的并经扩孔器扩孔的导向孔,导向孔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海堤的两侧,所述导向孔内穿装有电缆,位于导向孔内的电缆段上套装有保护套管,保护套管与导向孔孔壁之间间隙及保护套管与电缆之间间隙经灌浆封堵。

所述导向孔入口处设置有钻机及附属设备,导向孔出口处设有用于将钻机上的所述导向钻头更换为所述扩孔器的工作平台。

所述导向钻头内装有能够将导向钻头的状态信息向外发送的无线电发射器。

所述导向钻头钻孔时采用泥浆护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工期较短,不受季节限制;穿越海堤的沿途路径与角度可由机械操作控制,即在钻进过程中,钻机及附属配套设备可随时显示导向钻头的深度、水平位置及倾角,免于对原地基结构的损坏,对海堤主体结构的影响甚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穿越海堤的非开挖敷设结构,在海堤3下方设有导向孔9,该导向孔9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海堤3的两侧,导向孔9内穿装有电缆7,位于导向孔9内的电缆段上套装有保护套管8。为防止海水倒灌,在保护套管8与导向孔9孔壁之间间隙及保护套管8与电缆7之间间隙经灌浆封堵处理。

本实施例中导向孔9由导向钻头2钻设形成后,再经扩孔器6扩孔形成。在导向孔9入口处设置有钻机及附属设备1,导向孔9出口处设有用于将钻机上的导向钻头2更换为扩孔器6的工作平台4。

本例中在导向钻头2内装有无线电发射器,通过无线电发射器能够将导向钻头的深度、水平位置及倾角信息发送给钻机及附属设备1,在钻进过程中,钻机及附属配套设备1可随时显示导向钻头2的深度、水平位置及倾角。

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施工人员在钻机及附属配套设备1的引导下,从入土点向出土点钻一个与预期轨迹吻合的导向孔9,钻孔时采用泥浆5护壁。

然后将导向钻头2引到工作平台4,拆下导向钻头2,然后装上扩孔器6开始反向扩孔。根据土质情况可重复上述步骤,加大钻孔直径,分级反拉旋转扩孔成孔。

完成扩孔后,确认孔内干净,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立即进行电缆7回拖。电缆7采用陆域内侧施工场地内的卷扬机设备进行拖拽牵拉,将电缆7及保护套管8沿扩孔后路径穿越海堤底部至海堤内侧设置的先导孔位置,完成电缆穿越海堤。

电缆穿堤完成后,对保护套管8和导向孔9孔壁之间及电缆7和保护套管8之间进行封堵处理,防止海水倒灌。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