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玻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475发布日期:2018-12-07 22:1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玻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双玻光伏组件,是指由两片玻璃和太阳能电池片组成复合层,电池片之间由导线串、并联汇集到引线端所形成的光伏电池组件。与传统的单玻组件相比,双玻组件具有诸多优良的性能和优势,更长的寿命,更高的发电量,更低的衰减率,但目前双玻组件安装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例如申请号为 CN201620752097.6的双玻组件组合安装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梁和竖梁,横梁固定在双玻组件背面,竖梁通过紧固组件与支架Ⅰ连接,该装置虽然使用T型连接件能大幅提高组件安装效率,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左右两侧的连接件组合结构不同,则双玻组件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的承载能力也不同并且结构支架连接不紧密,使用时结构的磨损程度不同则会导致双玻组件角度的偏移,影响使用的性能,降低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玻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玻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双玻组件,所述双玻组件的下表面中心通过硅酮结构胶与第一顶板的上表面粘合相连,所述第一顶板的下表面外侧固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支筒套接在一起,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支筒的外壁贴合,所述支筒的下侧内壁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中心贯穿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与压杆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压杆的上端通过垫板与第二顶板固接相连,所述第二顶板的上侧与凸板的下侧中心卡接在一起,所述压杆的上侧外壁与弹簧套接在一起,所述弹簧的上端与垫板的下表面相连,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支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凸板的上端与第一顶板的下表面固接相连,所述压杆的下端固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支筒的下端内壁搭接在一起,所述套筒的下侧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通孔贯穿套筒和支筒的左右两端外壁,所述螺栓的中心通过第二通孔贯穿压杆的下侧,所述螺栓的左端外壁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的右端与套筒的左端外壁搭接在一起,所述支筒的下端外壁与支架的上端固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板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侧架,所述侧架的另一端与侧板的一侧中心固接相连,所述侧板的另一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杆与滑块固接相连,所述滑块与滑杆活动卡接相连,所述滑杆的上下两端均通过侧柱与支筒的内壁相连。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上端外壁安装有侧块,所述侧块的上端与第一顶板的下表面固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通过垫块与支筒的内壁固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侧架的一端外壁通过套块与侧板的表面固接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玻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将第一顶板与双玻组件的下表面之间通过硅酮结构胶粘合相连,在施加一定范围的外力情况下能保证双玻组件与第一顶板之间连接相对固定,并且通过硅酮结构胶的高弹性可更好的保护双玻组件,当压杆下侧设有的第二通孔与套筒和支筒下侧外壁设有的第一通孔移动至在同一水平线上使,由右至左插入螺栓,将压杆、套筒和支筒卡在一起位置不发生变化,安装简单,结构可靠,可使支架与双玻组件之间更好的连接,避免结构之间存在缝隙产生磨损导致双玻组件角度发生变化的现象,并有效的提高双玻组件正面机械载荷能力,提高安全性和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支筒、支板和螺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支板、螺栓和压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支筒、滑杆和滑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玻组件,2、硅酮结构胶,3、第一顶板,4、凸板,5、支筒, 6、支板,7、支架,8、螺栓,9、套筒,10、侧块,11、第二顶板,12、垫板,13、弹簧,14、压杆,15、压板,16、螺母,17、第一通孔,18、侧柱, 19、滑杆,20、滑块,21、垫块,22、轴套,23、第二通孔,24、侧板,25、连杆,26、侧架,27,套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玻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双玻组件1,双玻组件1的下表面中心通过硅酮结构胶2与第一顶板3的上表面粘合相连,硅酮结构胶2为高性能硅酮结构胶是一种中性固化、专为建筑幕墙中的结构粘结装配而设计的结构胶,可在很宽的气温条件下轻易地挤出使用,依靠空气中的水分固化成优异、耐用的高模量、高弹性的硅酮橡胶,在施加一定范围的外力情况下能保证双玻组件2与第一顶板3之间连接相对固定,第一顶板3的下表面外侧固接有套筒9,套筒9与支筒5套接在一起,套筒9的内壁与支筒5的外壁贴合,支筒5的下侧内壁安装有支板6,支板6的中心贯穿设有轴套22,轴套22与压杆14之间间隙配合,压杆14的上端通过垫板12与第二顶板11固接相连,第二顶板11的上侧与凸板4的下侧中心卡接在一起,压杆14的上侧外壁与弹簧13套接在一起,所述弹簧13 的上端与垫板12的下表面相连,弹簧13的下端与支板6的上表面相连,通过垫板12和支板6的配合挤压弹簧13,通过弹簧13产生的弹力可使装置的结构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凸板4的上端与第一顶板3的下表面固接相连,压杆14的下端固接有压板15,压板15的下表面与支筒5的下端内壁搭接在一起,套筒9的下侧设有螺栓8,压杆14下侧设有的第二通孔23与套筒9和支筒5下侧外壁设有的第一通孔17在在同一水平线上,由右至左插入螺栓8,螺栓8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第一通孔17贯穿套筒9和支筒5的左右两端外壁,螺栓8的中心通过第二通孔23贯穿压杆14的下侧,螺栓8的左端外壁与螺母16螺纹连接,螺母16的右端与套筒9的左端外壁搭接在一起,支筒5的下端外壁与支架7的上端固接相连,第二顶板1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侧架26,侧架26的另一端与侧板24的一侧中心固接相连,侧板24的另一侧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杆25与滑块20固接相连,滑块20与滑杆19活动卡接相连,第二顶板11与凸板4接触在支筒5中移动的过程中凸板4通过侧架26带动滑块 20在竖直的滑杆19上滑动,使第二顶板11活动的更加灵敏,安装更加省力、快捷,滑杆19的上下两端均通过侧柱18与支筒5的内壁相连,套筒9的上端外壁安装有侧块10,侧块10的上端与第一顶板3的下表面固接相连,侧块 10将套筒9与第一顶板3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支板6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通过垫块21与支筒5的内壁固接相连,侧架26的一端外壁通过套块27与侧板24的表面固接相连。

安装时,将第一顶板3与双玻组件1的下表面之间通过硅酮结构胶2粘合相连,在施加一定范围的外力情况下能保证双玻组件2与第一顶板3之间连接相对固定,随后将支架7与套筒9相对移动,支架7上端的支筒5与套筒9的内壁紧密贴合并向上移动,随后第二顶板11的上侧外壁与第一顶板3 下表面的凸板4的下侧中心接触,继续向上移动支筒5,则第二顶板11通过垫板12相连的压杆14在支板6中心的轴套22内壁相对支筒5向下移动,直至压杆14下端的压板15下表面与支筒5的下端内壁搭接在一起,同时压杆 14下侧设有的第二通孔23与套筒9和支筒5下侧外壁设有的第一通孔17在同一水平线上,由右至左插入螺栓8,螺栓8分别通过第一通孔17贯穿套筒 9、支筒5和通过第二通孔23贯穿压杆14,通过螺栓8使压杆14、套筒9和支筒5卡在一起,再将螺母16拧在螺栓8的左端,固定其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