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型船舶电缆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4441发布日期:2019-03-30 08:1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型船舶电缆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输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振型船舶电缆托架。



背景技术:

船舶大功率设备(比如发电机)在工作时振动频率大,船舶的振动频率与设备不一致,作为一端固定在设备中,另一端与船舶固定的导体——电缆,必须要有足够消除两者振动频率差的弹性,才能不至于被振坏。对于电缆外径细的电缆,在进入设备时,可通过电缆敷设时预留电缆弯位,利用电缆本身的挠性,起到减振作用。但是随着电力推进船舶的普及及各种中压电力推进的应用,船舶电缆载流量要求越来越高,船舶电缆导体直径也越来越粗。电缆外径粗的电缆,在有限距离内其挠性极低,在进入设备时,一端与振动频率大设备连接,另一端绑扎在与相对稳定的船体结构焊接的托架上,电缆的两端振动频率不一致,电缆极容易受到振动拉伸而遭到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型船舶电缆托架,在外径粗的电缆进入船舶电气设备前,将电缆敷设在该减振型船舶电缆托架上,可有效解决船舶电缆随设备振动而引起的拉伸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型船舶电缆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电缆托架和减震器,所述电缆托架的端部通过所述减震器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电缆托架上设有可供电缆穿过的穿线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角钢,所述电缆托架设置于两根所述角钢之间,所述电缆托架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根所述角钢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缆托架的两个端部均连接有所述减震器并通过所述减震器与所述角钢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缆托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缆托架平行设置与两根所述角钢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所述电缆托架沿所述角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震器采用橡胶减振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缆托架呈条形板状,所述穿线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穿线孔沿所述电缆托架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电缆托架及所述角钢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减振型船舶电缆托架,其通过在电缆托架上设置穿线孔,在敷设时,将电缆穿过所述穿线孔与电缆托架连接,从而保证了电缆与电缆托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在支撑架和电缆托架之间设置减震器,当电缆由于电缆的两端振动频率不一致发生剧烈振动时,可通过所述电缆托架将振动传递至减震器,达到减震的目的,进而可有效解决船舶电缆随设备振动而引起的拉伸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前视图。

其中:1、电缆托架;2、橡胶减振器;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减振型船舶电缆托架1,包括支撑架3、电缆托架1和减震器,所述电缆托架1的端部通过所述减震器与所述支撑架3连接,所述电缆托架1上设有可供电缆穿过的穿线孔。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缆托架1上设置穿线孔,在敷设时,将电缆穿过所述穿线孔与电缆托架1连接,从而保证了电缆与电缆托架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在支撑架3和电缆托架1之间设置减震器,当电缆由于电缆的两端振动频率不一致发生剧烈振动时,可通过所述电缆托架1将振动传递至减震器,达到减震的目的,进而可有效解决船舶电缆随设备振动而引起的拉伸破坏。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架3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角钢,所述电缆托架1设置于两根所述角钢之间,所述电缆托架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根所述角钢连接。具体地,所述电缆托架1的两个端部均连接有所述减震器并通过所述减震器与所述角钢连接。所述电缆托架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缆托架1平行设置与两根所述角钢之间。多个所述电缆托架1沿所述角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采用橡胶减振器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震器采用BE型橡胶减振器2。

为保证所述电缆托架1可以同时连接多根电缆,所述电缆托架1呈条形板状,所述穿线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穿线孔沿所述电缆托架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电缆托架1及所述角钢连接。具体的,所述减震器的M端与电缆托架1的侧边用螺栓安装固定,安装孔端与角钢用螺栓安装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