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门驱动电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9203发布日期:2019-01-08 21:01阅读:8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站台门驱动电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具体涉及一种站台门驱动电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站台门驱动电源由位于站台门设备房的驱动配电柜向站台上的各个站台门门控单元DCU供电。每个门单元的供电条件如下:

供电回路长,一般情况下,站台门设备房距站台最近一个门单元的距离为50米,特殊情况下,站台门设备房距站台最近一个门单元的距离大于100米,有时达到250米。每个站台门最大驱动功率为350W,一般一个驱动供电回路带6个站台门负载。站台门DCU供电电压要求:48VDC±10%

鉴于以上站台门供电条件,如果由站台门设备房配电柜直接向站台门提供48VDC电源,因供电电压低,供电回路距离长,电压损失大,为了满足电源到达站台门时的±10%压降,供电电缆截面就要增大,从而导致站台门供电回路的电缆成本增高,同时,由于电缆截面大,增加了电缆敷设的难度。

由于站台门均匀分布在站台上,驱动供电回路压降可采用负荷矩的方式计算。以每侧站台30个门单元为例,假设设备房到站台最近一个门单元的电缆长度为50米,由于站台门负载平均分布在站台,同一个电源回路相邻门与门之间距离大约为26米,每个供电回路向6个门单元负载供电,因此,可采用负荷距的计算方法计算在满足站台门供电压降时所采用的电缆截面。

回路压降=总负荷矩÷(C×S)

S=总负荷矩÷△U÷C

其中:

负荷矩=负荷(KW)*距离(M)

总负荷矩=各处站台门负荷矩之和

总负荷矩=0.35*50+0.35*(50+26)+0.35*(50+26+26)+0.35*(50+26+26+26)+ 0.35*(50+26+26+26+26)+ 0.35*(50+26+26+26+26+26)=241.5KwM

△U=10%

C=5γU2(对于铜导线,导线工作温度为50℃时,γ=51.91;U为标称电压KV),因此,对于供电电压为48V时,C=5×51.91×0.048×0.048=0.6

因此,S=241.5÷10÷0.6=40mm2, 即站台门供电电缆至少需要截面为40mm2的电缆采能满足压降不超过10% 的要求。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如果由站台门设备房直接向站台的各站台门供DC48V的电源,需采用至少40mm2的电缆,电缆截面很大,电缆成本高;同时,也增加了电缆敷设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站台门驱动电源安装结构,其可有效减少站台的供电电缆的截面积,降低电缆成本,并可有效降低电缆的敷设难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站台门驱动电源安装结构,其包括设置于站台门设备房内的用于供电的DC110V电源模块,设置于站台各节车厢的站台门的门顶机箱内的DC/DC转换模块和门控单元,所述DC110V电源模块通过电缆与各门顶机箱内的DC/DC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模块与门控单元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模块用于将DC110V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48V直流输出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DC110V电源模块与所述DC/DC转换模块之间连接有接线端子,各门顶机箱内的接线端子通过电缆连接;所述DC110V电源模块与接线端子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DC/DC转换模块与门控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

优选地,所述电缆的横截面为6-10mm2,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电压范围为80-130VDC。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驱动电源安装结构,其可有效减少电缆的截面积,从而大大降低电缆成本,并可有效降低电缆的敷设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站台门驱动电源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站台门驱动电源安装结构,其包括设置于站台门设备房内的用于供电的DC110V电源模块,设置于站台各节车厢的站台门的门顶机箱内的DC/DC转换模块和门控单元,所述DC110V电源模块通过电缆与各门顶机箱内的DC/DC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模块与门控单元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模块用于将DC110V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48V直流输出电压。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DC110V电源模块与所述DC/DC转换模块之间连接有接线端子,各门顶机箱内的接线端子通过电缆连接;所述DC110V电源模块与接线端子之间连接有第一开关(S10),所述DC/DC转换模块与门控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二开关(S20、S21等)。

优选地,所述电缆的横截面为6-10mm2,所述DC/DC转换模块的输入电压范围为80-130VDC。

以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站台门驱动电源安装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施例提供的站台门驱动电源安装结构,其将台门设备房内的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由DC48V升级为DC110V,并在各站台各节车厢的站台门的门顶机箱内的增加一DC/DC转换模块,该DC/DC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DC/DC转换模块用于将DC110V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48V直流输出电压,以向所述门控单元(DCU)供电。本实施例中,直DC/DC转换模块为宽电压输入范围的直流模块,其输入电压范围为80-130VDC,即当110V供电到达站台各门单元时,电压降为80V时,即压降为:(110-80)÷110=27%时,DC/DC转换模块仍能输出稳定的DC48V电源, 并为DCU供电。因此,各个站台门供电对电压降的要求范围放宽了,由旧方案的10%变为现在的27%。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驱动供电回路长距离电缆敷设而产生较大的压降对站台门正常供电的影响,因此在在每个门单元的站台门的门顶箱内均配置一个DC/DC转换模块,由驱动电源配电回路提供的110V直流电源(所述DC110V电源模块)到达各门单元后,经DC/DC转换模块输出48VDC,为各门单元的门控单元(DCU)供电。该DC/DC转换模块具有宽电压输入范围,即使到门头的驱动供电电压降到80V,DC/DC转换模块仍能够输出稳定的48VDC电源给DCU,从而确保末端电压能满足末端设备额定电压的要求,确保各门单元的正常工作。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一般情况下,驱动供电采用6mm2电缆就能满足站台门的供电要求。其计算如下:

S=总负荷矩÷△U÷C

△U%=总负荷矩÷S÷C

其中:

总负荷矩=241.5KwM

C=5γU2(对于铜导线,导线工作温度为50℃时,γ=51.91;U为标称电压KV),因此,对于供电电压为110V时,C=5×51.91×0.11×0.11=3.14;

因此,△U%=241.5÷6÷3.14=12.8%(远远小于27%)。

根据以上计算,采用6 mm2供电电缆,如果站台门设备房到达站台的电缆长度为50米,供电电源到达站台门的最大压降只有12.8%,远远小于站台门供电电源对压降的要求。

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站台门驱动电源安装结构,其可有效减少电缆的截面积(由40mm2降为6mm2),从而大大降低电缆成本;而且由于采用6mm2电缆,电缆弯曲半径小,因此电缆敷设也容易的多,从而可有效降低电缆的敷设难度。

如果从设备房到站台的距离很长,如超过100米,为了确保站台门的正常工作,由站台门设备房到站台的供电电缆将采用10mm2的电缆。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