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浪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9167发布日期:2019-01-08 21:0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浪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现有的浪涌保护器的壳体截面为方形或者圆形,方形的壳体体积较大,浪费材料,提高了制造成本;重量较重,不便于安装;圆形的壳体虽然体积和重量减小了,但是其接地面积又较小,防雷击性能受到了影响。

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浪涌保护器在户外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大,各种野外基站,车载通讯等对防雷的要求不断提升,对防雷器的耐候性和防水性要求不断增加,现有的浪涌保护器的耐候性和防水性无法达到户外使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浪涌保护器采用方形壳体存在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圆形壳体接地面积较小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浪涌保护器,该浪涌保护器对壳体的形状进行了改进,相对于方形壳体,减小了体积和重量,相对于圆形壳体,增大了接地面积,防雷击性能更好,且外形更加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和射频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截面为N边形,其中N大于或等于5。

所述壳体的截面为六边形。

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连接有射频接头,其中一端的射频接头与壳体一体成型,另一端的射频接头与壳体压紧配合。

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连接有射频接头,两端的射频接头都与壳体压紧配合。

所述射频接头与壳体的压接处装配有防水圈。

所述壳体与射频接头选用的基材和表面处理方式均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上直接加工出射频接头,将壳体与一端射频接头集成在一起,另一端射频接头装配防水圈后与壳体压紧配合,实现整机IP67的防护等级。其防水性和耐候性完全能够满足户外的要求,壳体与射频接头选用同种基材与表面处理方式,避免了电偶腐蚀,使整机耐中性盐雾时间大于240h;壳体的截面为N边形,其中N大于或等于5,这样结构的壳体优于传统的圆形或方形壳体,体积比方形壳体小,节约材料,质量更轻;接地面积比圆形壳体大,有效保证防雷击性能,且外形美观;由此完成了性能与美观兼顾的一种户外浪涌保护器的设计。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耐候性和防水性能够满足户外使用的要求,使得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使用在户内又可以使用在户外,通用性更强,可减少使用者的备货量,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壳体,2、接地螺钉,3、射频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形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壳体1和射频接头3,壳体1一端直接加工出射频接头(壳体与射频接头一体成型),将壳体1的一端(图中为左方)射频接头3集成在一起,壳体1的另一端(图中为右方)连接有射频接头3,该处的射频接头3与壳体1压紧配合,通过射频接头3内部空间,在压接处装配防水圈。壳体的截面为六边形,接地螺钉2直接固定在壳体1其中一个面上,产品在实际应用时,接地线通过接地螺钉2直接压接在壳体1平面上,相对于圆形壳体,其接触面积大,能有效的保证防雷击性能。通过上述设计,使产品整机达到IP67的防护等级,防水和耐候性均满足户外要求。且壳体1与射频接头3选用同种基材与表面处理方式,避免了电偶腐蚀,使整机耐中性盐雾时间大于240h,能够安全可靠的应用在户外环境。六边形的壳体,既能保证接地螺钉与接地线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保证防雷击性能,同时也便于壳体的加工和制造,壳体选择六边形是最优的方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包括壳体1和射频接头3,壳体1为五边形,壳体1两端都压接有射频接头3,在压接处均装配有防水圈,接地螺钉2直接固定在壳体1其中一个面上,产品在实际应用时,接地线通过接地螺钉2直接压接在壳体1平面上,相对于圆形壳体接触面积大,能有效的保证雷击性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壳体的截面为七边形。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壳体的截面为八边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