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电机的传动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5647发布日期:2018-12-14 23:14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状电机的传动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状电机的传动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英语的管状电机基本上由马达、传动减速装置和行程控制三大部分组成,由于管状电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承载能力大的优点,近年来在市场上得到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被用户所采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动减速装置没有自锁功能,特别应用于重载卷门的情况下,当马达制动系统发生故障时,卷门会快速自动下滑,容易危及人身及财务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管状电机的传动减速装置,解决现有传动减速装置没有自锁功能导致管状电机应用于重载卷门时容易自动下滑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管状电机的传动减速装置,包括输出端,与管状电机的马达相连的输入端,与输入端啮合的初级齿圈,以及和管状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次级齿圈,初级齿圈和次级齿圈的齿数不相等,所述输出端的一端与初级齿圈啮合,所述输出端的另一端与次级齿圈啮合。

优选的,所述输入端包括系杆、第一太阳轮、以及与初级齿圈啮合的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设置在第一太阳轮上,所述系杆与管状电机的马达相连,所述第一太阳轮安装在马达的电机轴上,所述输出端包括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二太阳轮设置在系杆上,所述第二行星轮设置第二太阳轮上,所述第二行星轮的一端与初级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的一端与次级齿圈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系杆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星轮的模数等于第二行星轮的模数。

优选的,所述传动减速装置还包括骨架,所述第二行星轮通过骨架安装在第二太阳轮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通过输入端上啮合的初级齿圈,以及输出端上啮合的次级齿圈,通过次级齿圈来实现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由于初级齿圈和次级齿圈的不相等的齿数,因此,初级齿圈和次级齿圈之间存在一定的齿差,当发生故障时,通过齿差能实现逆向驱动自锁功能,从而防止下滑,提高了安全性能;

2.将输入端设置成与马达相连的系杆、安装在马达电机轴上的第一太阳轮以及与初级齿圈啮合的第一行星轮,输出端设置成第二行星轮以及设置在系杆上的第二太阳轮,通过马达驱动第一太阳轮回转,然后带到第一行星轮转动,由于初级齿圈工作过程中为固定不动的结构,因此带到系杆作输出运动,而系杆上的第二太阳轮驱动第二行星轮转动,由于第二行星轮的一端与初级齿圈啮合,第二行星轮的另一端与次级齿圈啮合,因此,第二行星轮能带动输出轴及次级齿圈旋转而输出动力,整体结构简单,动力输出稳定,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3.将第二太阳轮与系杆设置成一体式结构,使整个传动减速装置无径向支承,呈悬浮状态,减少了支承,简化了整体的结构,且减少了第二太阳轮和系杆的连接环节,并以系杆与第二太阳轮联合浮动,均载效果好;

4.将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的模数设置成相等的结构,能确保传动减速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具有等直径和等强度的要求,且简化了整体的工艺与加工要求,减少了连接环节与零件,优化了整体的结构;

5.骨架的设置,有利于第二行星轮平稳的安装在第二太阳轮上,确保第二行星轮稳定可靠的传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减速装置安装在管状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输入端、11系杆、12第一太阳轮、13第一行星轮、2输出端、21第二太阳轮、22第二行星轮、3初级齿圈、4次级齿圈、5骨架、6管状电机、61马达、62电机轴、63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管状电机的传动减速装置,包括输出端2,与管状电机6的马达61相连的输入端1,与输入端1啮合的初级齿圈3,以及和管状电机6的输出轴63相连的次级齿圈4,初级齿圈3和次级齿圈4的齿数不相等,所述输出端2的一端与初级齿圈3啮合,所述输出端2的另一端与次级齿圈4啮合,使用时,将输入端1与管状电机的马达相连,并将次级齿圈4与管状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工作时,通过马达驱动输入端工作,输入端带动输出端工作,然后通过输出端带动次级齿圈及输出轴转动,从而实现动力的输出,由于输入端与初级齿圈的啮合,以及输出端分别与初级齿圈、次级齿圈的啮合,初级齿圈和次级齿圈的不相等的齿数,因此,初级齿圈和次级齿圈之间存在一定的齿差,当发生故障时,通过齿差能实现逆向驱动自锁功能,从而防止下滑,提高了安全性能。

所述输入端1包括系杆11、第一太阳轮12、以及与次级齿圈43啮合的第一行星轮13,所述第一行星轮13设置在第一太阳轮12上,所述系杆11与管状电机的马达61相连,所述第一太阳轮安装在马达的电机轴62上,所述输出端2包括第二太阳轮21和第二行星轮22,所述第二太阳轮21设置在系杆11上,所述第二行星轮22设置第二太阳轮21上,所述第二行星轮22的一端与初级齿圈3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22的一端与次级齿圈4啮合,使用时,通过马达驱动第一太阳轮回转,然后带到第一行星轮转动,由于初级齿圈工作过程中为固定不动的结构,因此带到系杆作输出运动,而系杆上的第二太阳轮驱动第二行星轮转动,由于第二行星轮的一端与初级齿圈啮合,第二行星轮的另一端与次级齿圈啮合,因此,第二行星轮能带动输出轴及次级齿圈旋转而输出动力,整体结构简单,动力输出稳定,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另外,所述第二太阳轮21与系杆11为一体式结构,使整个传动减速装置无径向支承,呈悬浮状态,减少了支承,简化了整体的结构,且减少了第二太阳轮21和系杆11的连接环节,并以系杆11与第二太阳轮21联合浮动,均载效果好,所述第一行星轮13的模数等于第二行星轮22的模数,能确保传动减速装置的输入端1和输出端2具有等直径和等强度的要求,且简化了整体的工艺与加工要求,减少了连接环节与零件,优化了整体的结构,所述传动减速装置还包括骨架5,所述第二行星轮22通过骨架5安装在第二太阳轮21上,有利于第二行星轮22平稳的安装在第二太阳轮21上,确保第二行星轮22稳定可靠的传动。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