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TL431电池过充保护的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7531发布日期:2019-01-02 22:18阅读:2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TL431电池过充保护的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灯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采用TL431电池过充保护的充电电路,属充电电源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应急照明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照明装置,在主电源正常供电时自动对后备电池充电,在主电源掉电后自动切换后备电池供电,以提供应急照明。在高层建筑、教学楼、商场和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用于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消防应急照明以及航海方向指示等内容,因此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被称作“生命之灯”。而 LED 灯由于具有寿命长、能耗低、显色性高、易维护、体积小、点亮速度快、无频闪、发光效率高等优点,在应急照明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从主电源供电照明切换到应急电源照明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继电器与主电源的联动实现的,即在主电源正常供电时,继电器断开应急电源与应急照明负载 ;当主电源掉电时,继电器连接应急电源与应急照明负载。继电器和应急照明负载之间需要一套电路和相应的元件进行过度,这套电路就是应急照明负载即应急灯驱动电路。LED的应用离不开它所需要的驱动控制电路,通过驱动电路来获得良好而平稳的电流,使LED显示更加均匀、漂亮,满足各种场合的应用要求,当然良好的驱动电路毕竟离不开安全、稳定的供给电源。但是,在许多传统充电电路结构中在超压充电方面仍然存在保护设计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驱动电路中充电电路存在超压充电保护方面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TL431电池过充保护的充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TL431电池过充保护的充电电路,由电阻、电容器、整流桥堆、二极管、芯片、P型场效应管、转换开关和蓄电池构成,电阻由电阻1到10组成,电容器由电容器1到2组成,整流桥堆为有接线脚1、2、3、4的结构,二极管由二极管1到4组成并3和4为发光二极管,芯片为有接线脚1、2、3的结构;整流桥堆的接线脚1经电容器1和电阻6、7连接电源的一端,整流桥堆的接线脚3和4分别连接电源的另一端和回路线,整流桥堆的接线脚2连接电容器2正极并经电阻9分别连接二极管1和二极管2的输入端、二极管3的输出端和芯片的接线脚1,二极管1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正极,蓄电池负极连接回路线,二极管2的输出端连接转换开关和经电阻10连接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二极管3的输入端经电阻5连接回路线,芯片的接线脚3一端经电阻4连接回路线并另一端经电阻3连接在电阻9和二极管1、2之间,芯片的接线脚2连接回路线,转换开关的两个接点分别经电阻1和电阻2连接回路线,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蓄电池正极和二极管4的输入端,电阻8连接在栅极和源极之间并二极管4的输出端连接回路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电容器1、整流桥堆、电容器2 组成的整流降压电路后,由P型场效应管、蓄电池、电阻1、电阻2、电阻3、电阻4、电阻5、二极管3组成的发光二极管应急灯驱动电路,再由电阻3 、电阻4、芯片、电阻9组成了充电保护电路,电阻3和电阻4为可以调整保护的电压值。当蓄电池的电压低于设定值时,整流降压电路给蓄电池充电,当蓄电池电压上升到保护的电压值时,芯片导通分流,使蓄电池的电压保持在设定的电压值范围内,有效保护蓄电池的防过充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R1~R10、电阻1~电阻10,C1、电容器1,C2、电容器2,DB、整流桥堆,1~4、接线脚1~4,D1~D4、二极管1~二极管4,U、芯片,U1~U3、芯片接线脚1~3,Q、P型场效应管,Q1、栅极,Q2、源极,Q3、漏极,K、转换开关,C、蓄电池,A、电源,B、回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实施例中,一种采用TL431电池过充保护的充电电路,由电阻(R)、电容器、整流桥堆(DB)、二极管(D)、芯片(U)、P型场效应管(Q)、转换开关(K)和蓄电池(C)构成,电阻(R)由电阻1到10组成,电容器由电容器1到2组成,整流桥堆(DB)为有接线脚1、2、3、4的结构,二极管(D)由二极管1到4组成并3和4为发光二极管,芯片(U)为有接线脚1、2、3的结构;整流桥堆(DB)的接线脚1(1)经电容器1(C1)和电阻6(R6)、7(R7)连接电源(A)的一端,整流桥堆(DB)的接线脚3(3)和4(4)分别连接电源(A)的另一端和回路线(B),整流桥堆(DB)的接线脚2(2)连接电容器2(C2)正极并经电阻9(R9)分别连接二极管1(D1)和二极管2(D2)的输入端、二极管3(D3)的输出端和芯片(U)的接线脚1(U1),二极管1(D1)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C)正极,蓄电池(C)负极连接回路线(B),二极管2(D2)的输出端连接转换开关(K)和经电阻10(R10)连接P型场效应管(Q)的栅极(Q1),二极管3(D3)的输入端经电阻5(R5)连接回路线(B),芯片(U)的接线脚3(U3)一端经电阻4(R4)连接回路线(B)并另一端经电阻3(R3)连接在电阻9(R9)和二极管1、2之间,芯片(U)的接线脚2(U2)连接回路线(B),转换开关(K)的两个接点分别经电阻1(R1)和电阻2(R2)连接回路线(B),P型场效应管(Q)的源极(Q2)和漏极(Q3)分别连接蓄电池(C)正极和二极管4(D4)的输入端,电阻8(R8)连接在栅极(Q1)和源极(Q2)之间并二极管4(D4)的输出端连接回路线(B)。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由电容器1(C1)、整流桥堆(DB)、电容器2(C2)组成的整流降压电路后,由P型场效应管(Q)、蓄电池(C)、电阻1(R1)、电阻2(R2)、电阻3(R3)、电阻4(R4)、电阻5(R5)、二极管3(D3)组成的发光二极管应急灯驱动电路,再由电阻3(R3)、电阻4(R4)、芯片(U)、电阻9(R9)组成了充电保护电路,电阻3(R3)和电阻4(R4)为可以调整保护的电压值。当蓄电池(C)的电压低于设定值时,整流降压电路给蓄电池(C)充电,当蓄电池(C)电压上升到保护的电压值时,芯片(U)导通分流,使蓄电池(C)的电压保持在设定的电压值范围内,有效保护蓄电池(C)的防过充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