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输出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2359发布日期:2018-12-18 21:4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输出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输出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手机充电系统,是指AC/DC(交流-直流)转换器或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输出5V电压,通过USB线给普通手机充电。

快速充电系统,是指通过特定协议,如高通的QC(quick charge)协议、华为的SCP(super charge protocol)协议,指令上述的AC/DC(交流-直流)转换器或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输出比5V更高的电压,如9V、12V、或者20V通过USB线给特定手机充电。

多输出充电系统是指一个产品上有不少于两个的输出口,可以同时给不少于两个手机充电。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多输出充电系统,在图中包含一个AC/DC转换器或者一个DC/DC转换器、中间点、两个过流/短路保护模块、两个USB接口,交流或直流输入进入转换器后,在中间点1产生手机充电电压,经过过流、短路等保护模块后,分别给USB输出1,USB输出2供电。

在图1所示的多输出充电系统中交流或直流输入进入转换器后,在中间点1产生手机充电电压,经过过流/短路等保护模块后,分别给USB输出1,USB输出2供电。

但是,由于USB输出1和USB输出2共享了中间点1,如果转换器产生了大于5V的电压,USB输出1和USB输出2会同时升高。此时,如果USB输出1接入的是普通手机,而普通手机是不支持输入大于5V的电压,则该手机面临烧毁的风险。因此,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无法支持快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输出充电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输出充电系统存在无法支持快充的问题。

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输出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转换器、状态控制模块、第一过流/短路保护模块、第二过流/短路保护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负载检测模块、第二负载检测模块、第一USB输出接口、第二USB输出接口;

所述转换器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分别接第一过流/短路保护模块以及第二过流/短路保护模块;第一过流/短路保护模块接第一开关后接第一USB输出接口,第二过流/短路保护模块接第二开关后接第二USB输出接口;

所述第一负载检测模块的一端接第一USB输出接口,另一端接所述状态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二负载检测模块的一端接第二USB输出接口,另一端接所述状态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状态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接所述第一开关,第二控制端接所述第二开关,第三控制端接所述转换器;

其中,所述状态控制模块根据第一负载检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二负载检测模块的信号控制转换器的电压输出以及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导通以及断开。

可选的,所述第一负载检测模块为电压比较器,所述电压比较器的一输入端接电压源以及第一USB输出接口,另一输入端接基准电压,输出端接所述状态控制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二负载检测模块为电压比较器,所述电压比较器的一输入端接电压源以及第二USB输出接口,另一输入端接基准电压,输出端接所述状态控制模块。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多输出充电系统,该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输出充电系统包括第一USB输出接口以及第二USB输出接口,从而在单转换器的情况下实现了多输出的快充电压支持。

2、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输出充电系统中,在任一一个USB输出接口接入手机时,转换器根据快充协议请求输出适当的电压,从而实现了单转换器的多输出口均可支持快充的方案,并且避免了烧毁普通不支持快充手机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现有技术中一种多输出快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输出快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载检测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特征只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不是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输出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转换器10、状态控制模块11、第一过流/短路保护模块12、第二过流/短路保护模块13、第一开关14、第二开关15、第一负载检测模块16、第二负载检测模块17、第一USB输出接口18、第二USB输出接口19;

所述转换器10的输入端接电源,输出端分别接第一过流/短路保护模块12以及第二过流/短路保护模块13;第一过流/短路保护模块12接第一开关14后接第一USB输出接口18,第二过流/短路保护模块17接第二开关15后接第二USB输出接口19;

所述第一负载检测模块16的一端接第一USB输出接口18,另一端接所述状态控制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a;

所述第二负载检测模块17的一端接第二USB输出接口19,另一端接所述状态控制模块11的第二输入端b;

所述状态控制模块11的第一控制端c接所述第一开关14,第二控制端d接所述第二开关15,第三控制端e接所述转换器10。

其中,所述第一负载检测模块16为电压比较器(如图3所示),所述电压比较器的一输入端接电压源以及第一USB输出接口18,另一输入端接基准电压,输出端接所述状态控制模块11。

这里的转换器10为AC/DC转换器或者DC/DC转换器。

所述第二负载检测模块17为电压比较器(如图2所示),所述电压比较器的一输入端接电压源以及第二USB输出接口19,另一输入端接基准电压,输出端接所述状态控制模块11。

该第一负载检测模块16以及第二负载检测模块17的工作原理为:USB输出接口上没有手机,要检测手机插入。此时,电压源1输出电压为5V,基准电压为4.5V。当手机插入时,由于手机自身有耗电,会使USB输出接口低于基准电压,负载检测输出由0变为1。检测到插入。

USB输出接口上有手机,要检测手机插入。此时转换器10必然开启,假设其输出电压为A。电压源1输出电压为A+0.5V,基准电压为A。当手机拔出时,由于负载减少,会使USB输出接口高于基准电压,负载检测模块输出由1变为0。检测到拔出。

下面分情况来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输出充电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情况一:

在第一USB输出接口18以及第二USB输出接口19都没有接入手机的情况下,状态控制模块11控制第一开关14、第二开关15、转换器11关闭。第一USB输出接口18、第二USB输出接口19上的电压分别由第一负载检测模块16、第二负载检测模块17控制。

情况二:

如第一USB输出接口18或者第二USB输出接口19接入手机,比如说第一USB输出接口18接入手机,第一负载检测模块16向状态控制模块11发出信号,状态控制模块11打开第一开关14。转换器10根据快充协议请求输出适当的电压,第一USB输出接口18开始根据快充协议往外输出快充电压。如果插入的手机不支持快充协议则第一USB输出接口18输出普通电压(5V)。第二开关15保持关闭。

情况三:

在第一USB输出接口18接入手机之后,如果第二USB输出接口接入手机。第二负载检测模块17向状态控制模块11发出信号。在此情况下,无论新插入的手机是否支持快充,状态控制模块11先将转换器10的输出电压调整至普通充电电压,即:5V,然后打开第二开关15。此时,第一USB输出接口18、第二USB输出接口19均往外输出普通充电电压。

情况四:

在第一USB输出接口18接入手机以及第二USB输出接口接入手机之后,如果任一USB口拔出手机,比如第一USB输出接口18拔出手机,第一负载检测模块16向状态控制模块11发出信号,状态控制模块11关闭第一开关14。状态控制模块11重新向手机申请快充协议,并根据快充协议控制转换器10输出适当的电压,第二USB输出接口19开始根据快充协议往外输出快充电压。

情况五:

在情况四的前提下,若是第二USB输出接口19的手机拔出,第二负载检测模块17向状态控制模块11发出信号,状态控制模块11关闭第二开关15和转换器10。系统等待第一USB输出接口18、第二USB输出接口19插入手机。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多输出充电系统,该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输出充电系统包括第一USB输出接口以及第二USB输出接口,从而在单转换器的情况下实现了多输出的快充电压支持。

2、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输出充电系统中,在任一一个USB输出接口接入手机时,转换器根据快充协议请求输出适当的电压,从而实现了单转换器的多输出口均可支持快充的方案,并且避免了烧毁普通不支持快充手机的风险。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包括采用特定符号、标记确定顶点等变更方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