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柔性对接充电的充电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2981发布日期:2019-03-02 01:53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柔性对接充电的充电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充电桩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柔性对接充电的充电桩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分拣机器人充电桩,采用刚性导向方式进行充电,在现有分拣器人自动充电的移动过程中因其他因素难免会有充电对位错位的情况,从而导致充电对接的过程中对机器人有所损伤或者出现无法充电的情况,并且现有充电桩有着容易被拆卸破坏的现象。

中国专利201721262863.1,公开一种充电桩,适用于配置有激光雷达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设有供电部,所述供电部被配置成为智能移动机器人充电;标识,包括至少两种具有不同逆反射系数的标识元素,至少两种所述标识元素沿同一方向相邻排布于所述桩体的一平面上;所述标识元素被配置成供所述激光雷达识别,以使智能移动机器人确定所述供电部的位置后与所述供电部对接充电。此结构相对复杂,而且在操作时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情况下充电过程实现柔性对接,最大程度保证机器人在充电过程中对接,并且保证充电桩的不可拆卸性,从而保证充电桩的可靠性及寿命的一种机器人柔性对接充电的充电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机器人柔性对接充电的充电桩结构,包括底盘,所述的底盘中设有延伸出底盘的柔性对接充电模块,所述的底盘中设有与柔性对接充电模块相导通的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的底盘上设有外壳,所述的电源控制模块设置在外壳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柔性对接充电模块包括柔性复位组件和充电头,所述的柔性复位组件设在底盘中,所述的充电头通过柔性复位组件进行回位,所述的充电头的外壁设有特大电流插件和信号触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柔性复位组件包括柔性复位架、Y轴导架和X轴摆动架,所述的柔性复位架中设有充电头座,所述的柔性复位架中设有与充电头座相弹性套接的X轴导杆,所述的充电头与充电头座通过转轴相摆动连接,所述的Y 轴导架设在柔性复位架的外端,所述的Y轴导架中设有可沿柔性复位架进行弹性位移的Y轴导杆,所述的充电头通过X轴摆动架进行弹性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充电头座通过X轴复位弹簧沿X轴导杆进行弹性复位,所述的柔性复位架通过Y轴复位弹簧沿Y轴导杆进行弹性复位;所述的X轴摆动架固定在X轴导板中,所述的X轴导板嵌入至外壳中,所述的X轴摆动架中设有X轴摆动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X轴导杆设有二个,至少一个X轴导杆中设有X轴复位弹簧;所述的Y轴导架设有二个,每个Y轴导架中设有一对Y轴导杆,至少一个Y轴导杆中设有Y轴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控制模块包括与充电头相导通的电源接口,所述的充电头与电源接口间设有空气开关,所述的外壳中设有显示触摸屏和急停开关,所述的显示触摸屏和急停开关分别与充电头相导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中设有散热口,所述的外壳的外壁设有暗式把手,所述的底盘中设有与外壳相固定的防拆卸螺钉孔。

智能充电桩的特点:

(1)充电柔性机构对接,保护充电桩与机器人,可靠稳定。

(2)大电流快充,内置WIFI,保证充电过程实时通讯。

(3)防拆卸保护,保证充电桩一体性,保护充电桩不可破坏。

(4)结构紧凑,外形小巧,暗式拉手,便于携带。

柔性对接充电在于对接时机器人充电口与充电头有错位时,因为导向力可以使得X轴复位弹簧在X轴导杆一端压缩,X轴摆动弹簧变形,使得充电头绕着转轴摆动,最终使得充电头进入机器人充电口。完全插入时,冲击力使得Y 轴复位弹簧在Y轴导杆中压缩,具有一定缓冲作用。

机器人充电完毕离开充电桩时Y轴复位弹簧、X轴复位弹簧、X轴摆动弹簧自行复位,使得充电头复位。从而实现机器人与充电桩之间的柔性充电。

特制大电流接插件、信号触点内置WIFI天线;大电流快充在于,机器人接口对接时,信号触点反馈信号,可保证10000W次拔插的特制大电流接插件实现对接,机器人实现充电,内置WIFI天线,发送信号至服务器保证通讯。

充电头与安装底板固定。急停开关、显示触摸屏、暗式把手、电源接口、空气开关、散热口与外壳连接成一个整体,再通过沉头螺钉、防拆卸螺钉孔与安装底板固定,使得紧固螺钉藏于外壳内部。最终整体通过安装孔与安装表面固定。从而使得充电桩的整体安装完成后,外壳无法被拆卸,达到防拆卸的目的。

特殊状态停止充电桩工作的急停开关设置参数及观测充电桩状态的显示触摸屏、充电头、暗式把手、电源接口、保护充电桩电路的空气开关通风保证充电桩散热的散热口集成在一起,其大小约束在长588mm宽400mm高208mm之间,紧凑小巧。

充电桩整体可通过暗式把手拉起,便于携带。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柔性对接充电的充电桩结构,结构紧凑度高,进一步提高充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对接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柔性对接充电模块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机器人柔性对接充电的充电桩结构,包括底盘1,所述的底盘1中设有延伸出底盘1的柔性对接充电模块2,所述的底盘1中设有与柔性对接充电模块2相导通的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的底盘1上设有外壳3,所述的电源控制模块设置在外壳3中。

所述的柔性对接充电模块2包括柔性复位组件和充电头4,所述的柔性复位组件设在底盘1中,所述的充电头4通过柔性复位组件进行回位,所述的充电头4的外壁设有特大电流插件5和信号触点6。

所述的柔性复位组件包括柔性复位架7、Y轴导架8和X轴摆动架9,所述的柔性复位架7中设有充电头座10,所述的柔性复位架7中设有与充电头座10相弹性套接的X轴导杆13,所述的充电头4与充电头座10通过转轴12 相摆动连接,所述的Y轴导架8设在柔性复位架7的外端,所述的Y轴导架8 中设有可沿柔性复位架7进行弹性位移的Y轴导杆14,所述的充电头4通过X 轴摆动架9进行弹性复位。

所述的充电头座10通过X轴复位弹簧15沿X轴导杆13进行弹性复位,所述的柔性复位架7通过Y轴复位弹簧16沿Y轴导杆14进行弹性复位;所述的X轴摆动架9固定在X轴导板17中,所述的X轴导板17嵌入至外壳3中,所述的X轴摆动架9中设有X轴摆动弹簧18。

所述的X轴导杆13设有二个,至少一个X轴导杆13中设有X轴复位弹簧15;所述的Y轴导架8设有二个,每个Y轴导架8中设有一对Y轴导杆14,至少一个Y轴导杆14中设有Y轴复位弹簧18。

所述的电源控制模块包括与充电头4相导通的电源接口19,所述的充电头4与电源接口19间设有空气开关20,所述的外壳3中设有显示触摸屏21 和急停开关22,所述的显示触摸屏21和急停开关22分别与充电头4相导通。

所述的外壳3中设有散热口23,所述的外壳3的外壁设有暗式把手24,所述的底盘1中设有与外壳3相固定的防拆卸螺钉孔2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