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动光伏组件边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543发布日期:2018-11-30 20:0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安装光伏组件的边框。



背景技术:

快递行业作为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电动三轮车了承担90%的末端派送量,电动三轮车作为快递最后一公里的运输工具,是运输最合适、最便捷、也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运输工具。2016年4月年国家邮政管理局发布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规范快递行业电动三轮车标准,要求充一次电的行驶历程达到60km,然而,现有电动三轮车配备的蓄电池不能满足此要求,并且随着蓄电池的老化,电动三轮车的续航能力越来越差。为了增大电动三轮车续航能力,可以在车厢上方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为蓄电池进行充电来实现。

在电动三轮车车顶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时,需要通过边框来安装;现有常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边框如图1所示,为相对设置的L型结构,材料为铝合金,在和车厢连接时属于硬性连接。随着,电动三轮车的行驶,会发生震动,容易造成太阳能光伏组件内部电池片发生隐裂,降低其发电效率,减少使用寿命,甚至有可能过热而烧毁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抗震动功能的光伏组件边框,为安装在恶劣环境下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安全提供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抗震动光伏组件边框,包括背离光伏组件设置且底边固定在车顶上的C型框,C型框顶边的外端设置有朝向光伏组件的压舌,压舌与C型框顶边之间形成固定光伏组件的固定腔,压舌的底沿设置有朝向固定腔的勾头;所述勾头的底端面以及C型框顶边的顶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起缓冲作用的减震弹垫,所述固定腔内填充有固定光伏组件的密封硅胶。

上述抗震动光伏组件边框,所述C型框内竖直设置有支撑梁。

上述抗震动光伏组件边框,所述支撑梁与C型框围合而成的空间腔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起加强作用的凸块。

上述抗震动光伏组件边框,对应压舌勾头内端的压舌主体上设置有粘接加强作用的凸筋。

上述抗震动光伏组件边框,所述C型框底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下减震弹垫。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边框的结构,并在边框与车顶和边框与光伏组件接触的端面设置减震弹垫来为边框和组件的安装提供减震基础,不仅不会对车体以及组件产生伤害,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降低车体震动和变形对光伏组件造成隐裂的风险,为光伏组件的安全提供保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舌与边框形成的空间内填充密封硅胶来保证组件安装的牢固性,实现了光伏组件不与边框直接硬连接的目的,同时硅胶层还能够减缓边框传递给组件的震动,进一步降低车体震动带动边框对光伏组件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铝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密封硅胶,2.上减震弹垫,3.铝边框,31.C型框,32.压舌,33.凸筋,34.支撑梁,35.凸块,4.下减震弹垫,5.车体,6.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抗震动光伏组件边框,包括铝边框3、上减震弹垫2和下减震弹垫4,上减震弹垫2安装在铝边框与光伏组件接触的端面上,下减震弹垫安装在铝边框与车体接触的端面上。减震弹垫采用高弹性的材料制作,能够在车辆运行过程发生震动时被拉伸或压缩,从而减小面板的震动强度和频率,降低车体震动和变形对光伏组件造成隐裂的风险。

铝边框3的结构如图2所示,主体为C型框31,C型框31背离光伏组件设置,C型框的底边固定在车顶上;C型框31顶边的外端设置有朝向光伏组件的压舌32,压舌与C型框31顶边之间形成固定光伏组件的固定腔,压舌的底沿设置有朝向固定腔的勾头;固定腔内填充有固定光伏组件的密封硅胶1。

上减震弹垫2设置有两片,一片固定设置在勾头的底端面上,避免勾头与光伏组件直接接触;另一篇固定设置在C型框31顶边的顶端面上,避免C型框与光伏组件直接接触;避免了边框与光伏组件的硬连接,能够在车辆运行过程发生震动时对光伏组件起缓冲作用。

为提高铝边框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在C型框31内竖直设置有支撑梁34,同时在支撑梁34与C型框31围合而成的空间腔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凸块35。同时,为提高密封硅胶与边框的粘接能力,在对应压舌勾头内端的压舌主体上设置有粘接加强作用的凸筋33。

本实用新型用于在车顶上安装光伏组件时,先将光伏组件插装在本实用新型的压舌与C型框之间,如图3所示,然后在固定腔内填充密封硅胶,待铝边框与光伏组件连接牢固后,将C型框的底边固定在车体上即可,安装非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