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夹紧定位装置及包含其的充电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3306发布日期:2018-12-28 19:2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线缆夹紧定位装置及包含其的充电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周边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夹紧定位装置,还涉及包含了该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的充电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以及手机GPS导航和语音控制等功能的完善及普及,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在汽车内使用的频率也大大提升。

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便携性、信息实时性等特点,因此人们可以使用手机对驾驶行为进行辅助或者通过电子产品用于娱乐,虽然已经出现了很多电子产品固定架,用于将电子产品稳定固定在车内,但是在电子产品需要充电的时候,充电头往往是固定的,安装复杂,单手拿取不方便仍然需要双手的协作才能进行充电,在驾车时极为不便且影响安全,虽然传统的支架多采用无线充电来克服上述问题,但充电效率远不及有线充电。

针对相关技术支架充电头固定设置不够灵活,充电时需要用到双手去插线,在车上使用尤为不便且影响安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方便夹紧充电线缆的手机支架产品,以解决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夹紧定位装置。

该线缆夹紧定位装置包括下壳、后夹紧部、滑块和弹性件,所述后夹紧部连接在所述下壳上,所述滑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夹紧部和按压部,所述前夹紧部和所述按压部之间形成有通孔,所述滑块与所述下壳滑动连接且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后夹紧部上,所述前夹紧部与所述后夹紧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前夹紧部始终具有靠向所述后夹紧部的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上形成凸起,所述下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一端顶靠在所述凸起上,另一端顶靠在所述滑槽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后夹紧部一体连接有上壳,所述上壳扣合在所述下壳上,所述上壳开设有正对所述第一穿线孔的第二穿线孔。

进一步的,前夹紧部和所述后夹紧部相对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垫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支架。

该充电支架包括本申请提供的任一种线缆夹紧定位装置。

进一步的,充电支架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固定组件,所述线缆夹紧定位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线缆夹紧定位装置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定位调节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夹紧定位装置上还设置有拨杆。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呈L形结构,所述线缆夹紧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 L形结构的水平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后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L形结构的竖直部连接水平部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夹紧机构,且所述固定板在竖直放置状态下,至少有两个夹紧机构位于不同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夹紧机构,所述固定板在竖直放置状态下,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板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为插脚,所述插脚包括金属夹爪,所述金属夹爪外套有胶套,所述胶套的夹持部位设置有倒扣锯齿。

本申请提供的充电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线缆夹紧定位装置可以利用用户自己的充电线与支架本身相结合,用户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种类的充电插头和不同类型、长度、性能的充电线,且本申请线缆夹紧定位装置及充电支架自身不带电路结构,不易损坏,在用户未来更换电子产品的时候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选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中的手机支架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的B-B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的爆炸结构图;

图9是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申请提供的固定组件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固定组件使用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2是图9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爆炸结构图;以及

图14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的爆炸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壳;101、第一穿线孔;102、滑槽;2、后夹紧部;3、滑块;301、前夹紧部;302、按压部;303、通孔;304、凸起;4、弹性件;5、上壳; 501、第二穿线孔;6、垫片;7、固定组件;701、固定板;702、夹紧机构; 7021、金属夹爪;7022、胶套;7023、倒扣锯齿;7024、底座;703、滑槽; 704、滑动底座;705、连接部;708、凹槽;8、本体;801、前壳;8011、第三穿线孔;802、后壳;8021、第四穿线孔;8022、按压部穿孔;8023、拨杆穿孔;803、水平部;804、竖直部;9、联动杆;10、格栅;11、定位凸点;12、定位凹槽;13、拨杆;14、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14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图2给出了一种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的设计初衷源于手机类电子产品的充电线的夹紧定位问题,但本申请提供的线缆夹紧定位装置及手机支架中的夹紧对象并不限于充电线,还可以为数据线、耳机线、光缆等其他线缆。

线缆夹紧定位装置包括下壳1、后夹紧部2、滑块3和弹性件4,后夹紧部2连接在下壳1上,滑块3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夹紧部301和按压部302,前夹紧部301和按压部302之间形成有通孔303,滑块3与下壳1滑动连接且通孔303套设在后夹紧部2上,前夹紧部301与后夹紧部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弹性件4使前夹紧部301始终具有靠向后夹紧部2的趋势。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前夹紧部301与后夹紧部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用于容纳线缆并将线缆夹紧,具体实现方式如下:在通常状态下,由于弹性件4使前夹紧部301始终具有靠向后夹紧部2的趋势,所欲前夹紧部与后夹紧部之间的夹持空间处于最小状态,在使用时,通过按压滑块3的按压部302,使滑块3一端的的前夹紧部301和后夹紧部分开至宽于线缆厚度的状态,将线缆从穿过夹持空间后,释放按压部302,在弹性件4的弹性力作用下,前夹紧部301与后夹紧部2将线缆夹紧。

上述实施例中,夹持空间的上部以及下部的其他元件部分均形成有过线孔,用于供线缆穿过。如图1所示,下壳1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滑块3上形成凸起304,下壳1上开设有与凸起304匹配的滑槽102。通过凸起304与滑槽102的配合,实现滑块 3与下壳1平稳的相对滑动。

优选的,如图2所示,弹性件4设置在滑槽102内,一端顶靠在凸起304 上,另一端顶靠在滑槽102的一端。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下壳的可以设计为簸箕结构,在簸箕结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面三侧边缘的侧壁,一侧开口,在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后夹紧部2,滑槽102开设在相对的两个侧壁的内侧,弹性件设置在另一个侧壁与滑块3之间,优选的,在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柱,弹性件4套设在导向柱上,用于弹性件的定位。优选的,弹性件4选择为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后夹紧部2一体连接有上壳5,上壳5扣合在下壳1上,上壳5开设有正对第一穿线孔101的第二穿线孔501。在使用时,将线缆从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的底部依次穿过下壳1的第一穿线孔101、夹持空间和上壳5的第二穿线孔501,使线缆穿出;

如图2所示,前夹紧部301和后夹紧部2相对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垫片6。垫片主要起到防滑作用以及缓冲作用,使线缆在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固定住,并能承受一定压力,且可以通过垫片的设计避免夹紧情况下损坏线缆。

图3-图8、图14给出了充电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支架包括了本申请提供的线缆夹紧定位装置。

如图3所示,充电支架包括本体8和设置在本体8上的固定组件7。

如图4-6所示,线缆夹紧定位装置滑动设置在本体8内,线缆夹紧定位装置包括下壳1、后夹紧部2、滑块3和弹性件4,后夹紧部2连接在下壳1上,滑块3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夹紧部301和按压部302,前夹紧部301和按压部302 之间形成有通孔303,滑块3与下壳1滑动连接且通孔303套设在后夹紧部2 上,前夹紧部301与后夹紧部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弹性件4使前夹紧部301 始终具有靠向后夹紧部2的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缆夹紧定位装置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定位调节组件,用于实现被夹紧的线缆前后位置的微调。

如图5-7所示,定位调节组件包括在线缆夹紧定位装置上形成的定位凸点 9和在本体8上形成的多个与定位凸点11匹配的定位凹槽12。与之相配合,线缆夹紧定位装置上还设置有拨杆13。例如,可以设置为下壳1与本体8滑动连接,可通过拨动拨杆13,带动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相对于本体8滑动,实现被夹紧的线缆前后位置的微调,并通过定位凸点11和不同位置的定位凹槽 12的匹配实现微调后的锁定。优选的,定位凸点11的数量设置至少一个,定位凹槽12在定位凸点11的滑动路径上连续设置多个。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凸点可以设置在后夹紧部2上,也可以设置在滑块3上,还可以在上壳上,还可以在上述结构中的多个上均设置。该实施例的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的使用方式为先夹线后调整定位,相比于先调整定位再夹紧的结构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作为另外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图5-7中的定位凸点11可以替换为橡胶块,定位凹槽连续设置形成筋位,橡胶块与筋位过盈配合形成阻尼,使得整个线缆夹紧定位装置能够在合适位置停住不晃动。

通过调整本体8的具体结构以及添加其他辅助元件后,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夹线定位装置扩展为充电支架,如图3、5和8所示,本体8呈L形结构,线缆夹紧定位装置设置在L形结构的水平部803内。L形结构的本体8对电子产品屏幕没有丝毫遮挡,适合全面屏手机等电子产品。且水平部803和竖直部 804可以设置为如图所示的开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和更换零件。本体8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壳801和后壳802,固定组件7设置在后壳802上。如图所示,前壳801和后壳802均为L形结构,二者之间优选为卡扣连接,前壳801可以设置为后部和底部开口的空腔结构,后壳802可以用于封闭该空腔结构,且起到连接前壳801的作用。形成的空腔内可以设置各种功能元件,例如本申请中的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等。作为一种具体的设计方式,将线缆夹紧定位装置滑动安装在上的空腔中,在下壳1的背面对应于按压部302的位置开设有按压部穿孔8022,用于露出按压部302,进行按压操作。在前壳801的水平部上开设有第三穿线孔8011,在后壳802的水平部上开设有与第三穿线孔8011正对的第四穿线孔8021,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将电子产品充电线从本体8底部依次穿过后壳底部的第四穿线孔8021、下壳的第一穿线孔101、夹持空间、上壳的第二穿线孔501和前壳上的第三穿线孔8011,使充电线(线缆)的线头金属部分正好完全冒出本体8表面;通过前夹紧部301和后夹紧部2将充电线(线缆) 牢牢固定住,进而通过定位凸点与定位凹槽的配合,实现充电线(线缆)前后的位置的微调,以便于可以方便的使充电线对准充电孔,让电子产品背部能贴于本体8上,防止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晃动,并且可以适应多种类型的充电设备及充电线。如图1、3、5和8所示,拨杆13设置在底壳的底部,在本体8的后壳802的底面的对应位置开设有拨杆穿孔8023,用于露出拨杆13,方便进行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的位置微调。

通过对上述的充电支架添加不同的固定组件7后,可以将充电支架固定在不同的工作使用环境中。

图9-13给出了本申请中关于固定组件7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用于将充电支架固定在汽车的出风口格栅上使用。该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板701,固定板701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夹紧机构702,且固定板701在竖直放置状态下,至少有两个夹紧机构 702位于不同的高度。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组件7的使用状态图参考图10和图11。如图9和11 所示,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不在同一高度的夹紧机构702分别夹在出风口不同格栅10上,通过至少两个夹紧机构702夹住格栅10后可以使得原本可调整角度的出风口格栅10锁定,从而使得固定组件7的连接更稳定。该种连接方式可以获得稳定效果的原理在于,至少存在两个夹紧机构702夹住出风口的两个不同格栅10,从而将两个夹紧机构702、固定板701、两个格栅10及这两个格栅10之间的联动杆9,形成了的四边形结构。由于夹紧机构702与固定板701之间的角度固定,一方面夹紧机构702对格栅10有夹紧的作用,保证了夹紧机构702与格栅10相对位置很难发生变化,且会使格栅10的角度调整为与夹紧机构702的夹紧方向垂直,另一方面通过四边形的结构,使得格栅 10与联动杆9也呈一定角度固定,不会再随着外力而变化角度,可以为固定组件7提供做够的支撑力,满足对固定组件7施加一定外力时所需要的支撑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到各元件的方位描述时,例如至少有两个夹紧机构位于不同的高度等,均是在申请中的固定板701或固定组件7在竖直放置状态下所呈现出的,后文中将不再做具体的说明,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均按此理解和解释。

上述实施例中,夹紧机构702的数量最少为两个,例如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通常情况下,两个夹紧机构702即可实现相应功能且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夹紧机构702的排布方式在保证至少两个位于不同水平高度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变种调整,例如,当夹紧机构702数量设置为两个时,优选采用竖直的排布方式,二者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上;当夹紧机构702数量设置为三个时,优选采用三角形的排布方式,其中两个位于相同水平高度,另一个位于另一水平高度;当夹紧机构702数量设置为四个时,优选采用四边形的排布方式,其中两个位于相同水平高度,另外两个位于另一相同高度。

本申请中,夹紧机构702可配置为各种夹子,包括但不限于固定夹、弹簧夹及叶片夹等,还可以配置为各种插脚结构。现有技术中各种通过夹紧原理来实现相互连接的机构均适用于本申请中的夹紧机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其用于本申请中的固定组件7上。

如图9-11所示,夹紧机构702的夹紧方向平行于固定板701的背面,即在使用状态下,固定板701成竖直放置,夹紧方向位于竖直平面内,此时由于夹紧机构702的夹紧力,使得呈片状的格栅10成水平状排布,从而使得两个夹紧机构702、固定板701、两个格栅10及这两个格栅10之间的联动杆9形成的四边形结构为矩形。使得格栅10与联动杆9呈90°固定,不会再随着外力而变化角度,该种情况下,固定组件7与格栅10之间的连接最为牢固稳定。

不同的车型的出风口格栅之间的间距都有不同,为了能满足更多的车辆使用,需要将两个插脚的间距设计成可调节的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紧机构 702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夹紧机构,固定板701在竖直放置状态下,定位夹紧机构可相对于固定板701上下移动。如此设置根据不同汽车出风口格栅的尺寸调节好定位夹紧机构的位置,使其与其他夹紧机构之间的距离适应于格栅之间的距离,使得固定组件7增加了适配性,支持更多车型,适用范围更广。

为了实现上述的效果,图13所示的固定组件7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其中,固定板701的背面开设有滑槽703,定位加紧机构上连接有滑动底座704,滑动底座704匹配安装在滑槽703中。

优选的,滑动底座704可在滑槽703中自转,以适应不同角度的格栅10。当然,除了定位夹紧机构以外的其他夹紧机构也可以设置为与固定板701转动连接,以适应不同角度的格栅10。

为了实现上述的效果,滑动底座704在滑槽703中的部分为圆形,如此即可实现定位夹紧机构可以自转,调整夹紧方向,进而适应不同角度的格栅10。

如图12和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紧机构702为插脚,插脚包括金属夹爪7021,金属夹爪7021外套有胶套7022,胶套7022的夹持部位设置有倒扣锯齿7023。优选的,金属夹爪702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或两个,插脚的各金属夹爪之间形成十字形夹缝或一字型夹缝。

目前的市面上的插脚用胶套都是橡胶材质,没有做特别造型以增加阻尼,使得插脚在很多时候夹不紧格栅,从而在使用时使得插脚容易脱落。如图12 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插脚与格栅的接触面做了倒扣锯齿7023,使得插脚不但容易插入,更能提供更大阻尼,阻止插脚向外运动,防止插脚在使用时与格栅分离脱落。

如图13所示,插脚通过插脚底座7024连接在固定板701上。定位夹紧机构的底座与滑动底座连接,除定位加紧机构外的夹紧机构的底座7024与固定板701连接,固定上开设凹槽706,使得底座7024可以在凹槽706内转动,以适应不同角度的格栅。

结合本申请中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充电支架,可以在固定组件7的正面设置连接部705用于连接本体8。需要说明的是,本体8与固定组件7衔接,具体的衔接结构连接部705包括但不局限螺丝衔接及万向球衔接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支架采用有线充电方式,由于有线充电支架在使用时,需要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向下压,使得支架上的充电线充电头插入充电口,且当需要从支架上取走电子产品,需要向上将电子产品从充电线充电头中拔出,所以在按压或拔出时,夹紧机构702会受到较大的外力,结合本申请的固定组件7后,充电支架的多个夹紧机构702与格栅10连接,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并且夹紧机构 702不易从出风口脱落,可以完成将手机单手插入充电头及拔出的动作。

图14给出了第二种充电支架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充电支架包括本体8和设置在本体8上的固定组件7。线缆夹紧定位装置滑动设置在本体8内,线缆夹紧定位装置包括下壳1、后夹紧部2、滑块3和弹性件4,后夹紧部2连接在下壳1上,滑块3 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夹紧部301和按压部302,前夹紧部301和按压部302之间形成有通孔303,滑块3与下壳1滑动连接且通孔303套设在后夹紧部2上,前夹紧部301与后夹紧部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弹性件4使前夹紧部301始终具有靠向后夹紧部2的趋势。本体8呈L形结构,线缆夹紧定位装置设置在L 形结构的水平部803内。且水平部803和竖直部804可以设置为如图所示的开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和更换零件。本体8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壳801和后壳 802,固定组件7设置在后壳802上。如图所示,前壳801和后壳802均为L 形结构,二者之间优选为卡扣连接,前壳801可以设置为后部和底部开口的空腔结构,后壳802可以用于封闭该空腔结构,且起到连接前壳801的作用。形成的空腔内可以设置各种功能元件,例如本申请中的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等。作为一种具体的设计方式,将线缆夹紧定位装置滑动安装在上的空腔中,在下壳 1的背面对应于按压部302的位置开设有按压部穿孔8022,用于露出按压部 302,进行按压操作。在前壳801的水平部上开设有第三穿线孔8011,在后壳 802的水平部上开设有与第三穿线孔8011正对的第四穿线孔8021,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将电子产品充电线从本体8底部依次穿过后壳底部的第四穿线孔 8021、下壳的第一穿线孔101、夹持空间、上壳的第二穿线孔501和前壳上的第三穿线孔8011,使充电线(线缆)的线头金属部分正好完全冒出本体8表面;通过前夹紧部301和后夹紧部2将充电线(线缆)牢牢固定住,进而通过定位凸点与定位凹槽的配合,实现充电线(线缆)前后的位置的微调,以便于可以方便的使充电线对准充电孔,让电子产品背部能贴于本体8上,防止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晃动,并且可以适应多种类型的充电设备及充电线。拨杆设置在底壳的底部,在本体8的后壳802的底面的对应位置开设有拨杆穿孔 8023,用于露出拨杆,方便进行线缆夹紧定位装置的位置微调。

与前述实施例所不同之处在于,本体8上还连接有M支架,可以通过M 支架来固定手机等电子产品。M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支撑调节臂和手机挂臂,主支撑调节臂数量、手机挂臂的数量均为两个,M支架还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从动臂,从动臂位于主支撑调节臂和手机挂臂之间,主支撑调节臂包括转动端,两个转动端转动连接,两个从动臂分别安装在两个主支撑调节臂上,且两个从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手机挂臂转动连接。从动臂的一端与手机挂臂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齿轮,两个从动臂的齿轮匹配相接且位于转动端上。通过一对由齿轮联动的从动臂对手机挂臂进行定位,保证手机挂臂在展开位移的过程中始终相互平行并同步,通过从动臂转动连接手机挂臂,无需手动锁死手机挂臂,减少操作成本,手机挂臂在位移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并同时移动,调节更快捷,并且便于单手操作。

M支架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申请号为CN201620131508.X的使用新型专利,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