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温差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3209发布日期:2018-12-18 21:5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水箱温差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温差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水箱温差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热电片是一种将“热”和“电”直接转换的半导体功能材料。当热电片两端存在温差时,两端的电子或空穴激发数量的差异将形成电压。为了保证发动机的最佳工况,汽油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都保持在在85℃左右,水温超过85℃就必须用冷却风扇强迫冷却,带走大量热能。如果将发动机冷却水的多余热能利用起来实现温差发电,来降低油耗节约能源。此种温差发电系统,非常适用于传统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箱温差发电系统,用以解决降低油耗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箱温差发电系统,该水箱温差发电系统包括:汽车水箱散热器、超导热管、热电片、散热管、蓄电池以及旋风器;其中,所述热电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端和冷端;

所述超导热管的一端与所述汽车水箱散热器的热释放面固定连接,所述超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热电片的所述热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热电片的所述冷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沿所述散热管的内壁均匀设置有一圈散热肋片,所述旋风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管内并用于向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吹风;

所述热电片通过稳流器或稳压器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旋风器通过温控开关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电片为利用西伯克效应制成的温差发电组件。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为铜管。

优选的,所述散热肋片为铜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具有所述散热肋片的一端的管径大于所述散热管不具有所述散热肋片的一端的管径。

优选的,所述温控开关为电阻式温度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为汽车自带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与汽车内部的电气设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热电片为蓄电池供电,有效降低汽车油耗,节约了能源。

2、通过设置的旋风器,有效保证热电片保持在合理的温差范围内,保使热电片发电更为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温差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温差发电系统的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温差发电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温差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温差发电系统的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温差发电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箱温差发电系统,该水箱温差发电系统包括:汽车水箱散热器2、超导热管1、热电片3、散热管4、蓄电池5以及旋风器6;其中,所述热电片3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端31和冷端32;

所述超导热管1的一端与所述汽车水箱散热器2的热释放面21固定连接,所述超导热管1的另一端与所述热电片3的所述热端3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4的一端与所述热电片3的所述冷端32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4的另一端沿所述散热管4的内壁均匀设置有一圈散热肋片7,所述旋风器6设置在所述散热管4内并用于向所述散热管4的另一端吹风;

所述热电片3通过稳流器或稳压器8与所述蓄电池5连接,所述旋风器6通过温控开关9与所述蓄电池5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电片3为利用西伯克效应制成的温差发电组件。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4为铜管。

优选的,所述散热肋片7为铜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4具有所述散热肋片7的一端的管径大于所述散热管4不具有所述散热肋片7的一端的管径。

优选的,所述温控开关9为电阻式温度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5为汽车自带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5与汽车内部的电气设备10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出的水箱温差发电系统,通过设置的热电片3为蓄电池5供电,有效降低汽车油耗,节约了能源。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温差发电系统,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继续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箱温差发电系统,该水箱温差发电系统包括汽车水箱散热器2、超导热管1、热电片3、散热管4、蓄电池5以及旋风器6。其中,汽车水箱散热器2是现有技术中汽车冷却系统中主要机件,其功用是散发热量,冷却水在水套中吸收热量,流到散热器后将热量散去,再回到水套内循环,达到调温的作用,是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超导热管1为现有技术中依靠其内部工质在一个抽成一定的真空封闭壳中循环相变而传递热量的装置,超导热管1的超导系数是一般金属的万倍左右,换热效率高达98%以上,是任何一种普通热交换器无法达到的。热电片3为利用西伯克效应制成的温差发电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端31和冷端32。散热管4为铜管,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蓄电池5为汽车自带蓄电池,且蓄电池5与汽车内部的电气设备1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图3,超导热管1的一端与汽车水箱散热器2的热释放面21固定连接,超导热管2的另一端与热电片3的热端31固定连接,散热管4的一端与热电片3的冷端32固定连接,散热管4的另一端沿散热管4的内壁均匀设置有一圈散热肋片7,散热肋片7为铜片,散热能力更强,此外,散热管4具有散热肋片7的一端的管径大于散热管4不具有散热肋片7的一端的管径,进一步增强散热管4的散热能力。旋风器6设置在散热管4内并用于向散热管4的另一端吹风,具体的,旋风器6通过固定支架11固定安装在散热管4内,由于散热管4是两端开口的管体,通过旋风器6向外吹风,进一步增强了散热管4向外散发热量的能力,从而使热电片3的热端31和冷端32产生足够的温差,进而可以发电。

在本实施例中,热电片3具体通过稳流器或稳压器8与蓄电池5连接,热电片3由于温差效应产生电,并存储在蓄电池5内,稳流器或稳压器8的设置,保证为蓄电池5充电时电流或电压的稳定。旋风器6通过温控开关9与蓄电池5连接。具体设置时,温控开关9固定在固定支架11上。温控开关9是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或是通过温度保护器将温度传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发出开关命令,从而控制设备的运行以达到理想的温度及节能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温控开关9具体为电阻式温度控制器。温控开关9固定在位于散热管4内的固定支架11上,在散热管4内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温控开关9闭合,旋风器6开启,进而对散热管4进行辅助散热,从而保证热电片3的热端31和冷端32保持在合理的温差范围内,使热电片3发电更为良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热电片3为蓄电池5供电,有效降低汽车油耗,节约了能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