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2731发布日期:2019-01-18 19:3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



背景技术:

供配电柜是由钢材质加工而成用来保护电气设备元器件正常工作的柜子,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供配电柜防水要求特别高,目前的供配电柜通常都在其柜门处布置有用于填充柜门与柜体配合处间隙的密封组件,以实现其贴合密封目的。现有位于柜门处的密封组件,通常为布置环形或条形密封条并将其固接于柜门边沿而成,其固接方法多为直接粘结方式,往往工作可靠性低,在使用时常易发生密封条的自行脱落现象,从而极大影响了其实际使用寿命,最终为供配电柜的实际使用带来使用及安全隐患。

目前供配电柜的柜门与柜体间都为铰接结构,即两者间通过布置于其同侧的铰接合页以实现两者间的启闭关系,在长时间使用后,柜门门体经常由于重力作用而由其铰接端向其悬置端产生向下歪斜下垂现象,不但破坏了其外观视觉,更为严重的则是因其柜门下垂而伴随产生的与柜体配合面处的密封失效问题,从而为供配电柜的实际使用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包括外罩和内框,所述外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雨帽,所述外罩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所述外罩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所述防雨帽与上固定板中间设置有热量收集腔,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中间设置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部与内框固定连接,所述外罩正面的一侧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门,所述第一密封门背面靠近合页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支撑板,所述第一密封门背面靠近合页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支撑板,所述内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固定条,所述上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三个与第一固定条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外表面卡接于第一卡槽的内部,且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所述内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固定条,所述下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三个与第二固定条相适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固定条的外表面卡接于第二卡槽的内部,且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门正面远离合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锁环,所述外罩正面远离合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锁环。

可选的,所述底支撑板的外表面套接有底固定套,所述底固定套的顶部固定连接于下固定板靠近合页一侧的底部,所述顶支撑板的顶部套接有顶固定套,所述顶固定套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上固定板靠近合页一侧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上固定板顶部远离顶固定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外罩靠近排风扇的一侧开设有通孔。

可选的,所述内框的顶部和上固定板上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内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格栅。

可选的,所述内框的正面活动连接有两扇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二密封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手和锁扣。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通过设置外罩和内框,并在外罩的内部设置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对内框进行卡接,并通过螺丝钉固定,实现了便于安装的目的,把内框安装在外罩的内部,且在外罩的顶部设置防雨帽,能有效避免雨水进入内框的内部,实现了防水效果好的目的。

2、该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通过在第一密封门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底支撑板和顶支撑板,并在底支撑板的外侧套接底固定套,顶支撑板的外侧套接顶固定套,通过底支撑板和顶支撑板分担第一密封门的重力,能有效避免第一密封门的变形,延长了第一密封门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设计合理和便于利用的目的,通过下固定板对第二密封门的支撑,使第二密封门的底部受力均匀,避免了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出现的变形,延长了第二密封门的使用使用寿命,实现了设计合理和便于利用的目的。

3、该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通过设置散热孔,使固定腔和热量收集腔的内腔相连通,设置散热格栅,把内框内部的元器件工作而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固定腔的内部,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最后通过散热孔传递到热量收集腔的内部,由于内框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故而内框内部的热量也会通孔散热孔直接进入到热量收集腔的内部,最后通过排风扇排出外罩的外面,通过多种扇热渠道,能充分的把内框内部的热量排出,有利于元器件的工作,实现了设计合理和散热效果好的目的。

4、该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通过设置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通过第一密封门对外罩进行密封,通过第二密封门对内框进行密封,双重密封门的设置增加了供配电柜的私密性,保证了供配电柜的安全性,实现了安全性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密封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罩、2-内框、3-防雨帽、4-上固定板、5-下固定板、6-热量收集腔、7-固定腔、8-合页、9-第一密封门、10-底支撑板、11-顶支撑板、12-第一固定条、13-第一卡槽、14-第二固定条、15-第二卡槽、16-第一锁环、17-第二锁环、18-底固定套、19-顶固定套、20-排风扇、21-散热孔、22-散热格栅、23-第二密封门、24-拉手、25-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包括外罩1和内框2,外罩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雨帽3,防雨帽3的设置,起到阻挡雨水的作用,能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外罩1的内部,外罩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4,外罩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5,防雨帽3与上固定板4中间设置有热量收集腔6,热量收集腔6能把内框2中元器件工作而产生的热量进行收集,上固定板4和下固定板5的中间设置有固定腔7,固定腔7的内部与内框2固定连接,上固定板4和下固定板5起到稳定内框2的作用,外罩1正面的一侧通过合页8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门9,第一密封门9正面远离合页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锁环16,外罩1正面远离合页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锁环17,第一锁环16和第二锁环17的设置使第一密封门9便于上锁,增加了供配电柜的私密性,保证了供配电柜的安全性,实现了安全性强的目的,第一锁环16和第二锁环17的配合使用,保证了第一密封门9的安全性,第一密封门9背面靠近合页8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支撑板10,底支撑板10的外表面套接有底固定套18,底固定套18的顶部固定连接于下固定板5靠近合页8一侧的底部,第一密封门9背面靠近合页8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支撑板11,顶支撑板11的顶部套接有顶固定套19,顶固定套19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上固定板4靠近合页8一侧的顶部,通过底支撑板10和顶支撑板11分担第一密封门9的重力,能有效避免第一密封门9的变形,延长了第一密封门9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设计合理和便于利用的目的,内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固定条12,上固定板4的底部开设有三个与第一固定条12相适配的第一卡槽13,第一固定条12的外表面卡接于第一卡槽13的内部,且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螺丝钉贯穿上固定板4的内部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条12的内部,内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固定条14,下固定板5的顶部开设有三个与第二固定条14相适配的第二卡槽15,第二固定条14的外表面卡接于第二卡槽15的内部,且通过螺丝钉固定连接,螺丝钉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内框2的底部、第二固定条14和下固定板5的内部,上固定板4顶部远离顶固定套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扇20,排风扇20能把热量收集腔6内部收集的热量排出,外罩1靠近排风扇20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的设置有利于排风扇20的工作,内框2的顶部和上固定板4上均开设有散热孔21,内框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格栅22,设置散热孔21,使固定腔7和热量收集腔6的内腔相连通,设置散热格栅22,把内框2内部的元器件工作而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固定腔7的内部,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最后通过散热孔21传递到热量收集腔6的内部,由于内框2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21,故而内框2内部的热量也会通孔散热孔21直接进入到热量收集腔6的内部,最后通过排风扇20排出外罩1的外面,通过多种扇热渠道,能充分的把内框2内部的热量排出,有利于元器件的工作,实现了设计合理和散热效果好的目的,内框2的正面活动连接有两扇第二密封门23,第二密封门2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手24和锁扣25,锁扣25对两扇第二密封门23进行固定,增加了供配电柜的私密性,保证了供配电柜的安全性,实现了安全性强的目的。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用供配电柜,使用时,通过设置外罩1和内框2,并在外罩1的内部设置上固定板4和下固定板5,用上固定板4和下固定板5对内框2进行卡接,并通过螺丝钉固定,实现了便于安装的目的,把内框2安装在外罩1的内部,且在外罩1的顶部设置防雨帽3,能有效避免雨水进入内框2的内部,实现了防水效果好的目的;通过在第一密封门9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底支撑板10和顶支撑板11,并在底支撑板10的外侧套接底固定套18,顶支撑板11的外侧套接顶固定套19,通过底支撑板10和顶支撑板11分担第一密封门9的重力,能有效避免第一密封门9的变形,延长了第一密封门9的使用寿命,实现了设计合理和便于利用的目的,通过下固定板5对第二密封门23的支撑,使第二密封门23的底部受力均匀,避免了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出现的变形,延长了第二密封门23的使用使用寿命,实现了设计合理和便于利用的目的;通过设置散热孔21,使固定腔7和热量收集腔6的内腔相连通,设置散热格栅22,把内框2内部的元器件工作而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固定腔7的内部,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最后通过散热孔21传递到热量收集腔6的内部,由于内框2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21,故而内框2内部的热量也会通孔散热孔21直接进入到热量收集腔6的内部,最后通过排风扇20排出外罩1的外面,通过多种扇热渠道,能充分的把内框2内部的热量排出,有利于元器件的工作,实现了设计合理和散热效果好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一密封门9和第二密封门23,通过第一密封门9对外罩1进行密封,通过第二密封门23对内框2进行密封,双重密封门的设置增加了供配电柜的私密性,保证了供配电柜的安全性,实现了安全性强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