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线缆固定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5633发布日期:2019-02-22 21:35阅读:1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线缆固定卡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固定卡扣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线缆固定卡扣。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自动化功能较多,因此汽车内会布置有各种线缆。线缆通常采用线束卡进行固定,一般采用螺栓、螺钉等连接件将线束卡固定在汽车相对应的零部件上,将线束卡固定在钣金上的称为钣金线束卡,将线束卡固定在螺柱上的称为螺柱线束卡。由于线束卡固定位置的多样性,通常需要不同类型的线束卡来满足不同固定位置的需求,即钣金线束卡的固定部需要与钣金形状相适应,螺柱线束卡的固定部需要与螺柱形状相适应,可替换性非常差,不利于售后维修的可替换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线缆固定卡扣,既可以固定在钣金上,又可以固定在螺柱上,可替换性较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线缆固定卡扣,包括钣金卡结构和螺柱卡结构,钣金卡结构固设在螺柱卡结构一侧,所述钣金卡结构包括夹持组件和支撑件,夹持组件固定在支撑件内部,所述夹持组件包括V型回弹夹和设置在回弹夹内的V型夹持部,回弹夹与夹持部的开口方向一致,夹持部由两个独立的夹持板组成,夹持板靠近开口的一端固定在回弹夹的对应侧壁上,夹持板的内端贴合在一起;所述螺柱卡结构包括圆筒状壳体,壳体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螺柱回退的防退位结构。

所述回弹夹的开口方向与壳体的轴线垂直且朝向远离壳体的方向,回弹夹的底沟槽方向与壳体轴线平行。

所述支撑件由两个平行布置的弹性子支撑组成,两个子支撑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夹持组件的空间,子支撑一端固定在壳体外表面上,回弹夹的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子支撑另一端上。

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回弹夹底沟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开口。

所述回弹夹侧壁上设有与夹持板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面积大于夹持板的面积。

所述夹持板内端均设有锯齿结构。

所述防退位结构包括周向间隔布置在壳体内壁的多个倒刺组,每个倒刺组均与壳体轴线平行,倒刺组内端所在圆的半径小于螺柱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固定卡扣包括钣金卡结构和螺柱卡结构,既可以固定在钣金上,也可以固定在螺柱上,适用范围比较广,可替换性较强,有利于满足售后维修的可替换性需求;

二、钣金卡结构包括夹持组件和支撑件,夹持组件包括V型回弹夹和设置在回弹夹内的V型夹持部,这种结构便于将钣金卡结构插卡在钣金上;

三、螺柱卡结构包括圆筒状壳体,壳体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螺柱回退的防退位结构,这种结构便于将螺柱卡结构插卡在螺柱上;

四、壳体上设有与回弹夹底沟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可以使回弹夹更靠近壳体,可以减少整个线缆固定卡扣所占据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向的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夹持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钣金卡结构刚开始接触钣金时的示意图;

图5是钣金卡结构卡在钣金上时的示意图;

图6是螺柱卡结构开始接触螺柱时的示意图;

图7是螺柱卡结构卡在螺柱上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新型线缆固定卡扣,包括钣金卡结构1和螺柱卡结构2。钣金卡结构1固设在螺柱卡结构2一侧,所述钣金卡结构1包括夹持组件3和支撑件4,夹持组件3固定在支撑件4内部。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V型回弹夹5和设置在回弹夹5内的V型夹持部6,回弹夹5与夹持部6的开口方向一致。夹持部6由两个独立的夹持板7组成,夹持板7靠近开口的一端固定在回弹夹5的对应侧壁上,夹持板7的内端贴合在一起。所述螺柱卡结构2包括圆筒状壳体8,壳体8内壁上设有用于防止螺柱回退的防退位结构。

所述回弹夹5的开口方向与壳体8的轴线垂直且朝向远离壳体8的方向,回弹夹5的底沟槽9方向与壳体8轴线平行。

所述支撑件4由两个平行布置的弹性子支撑10组成,两个子支撑10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夹持组件3的空间,子支撑10一端固定在壳体8外表面上,回弹夹5的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子支撑10另一端上。

所述壳体8上设有与回弹夹5底沟槽9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开口11,第一开口11可以使回弹夹5更靠近壳体8,可以减少整个线缆固定卡扣所占据的空间。

所述回弹夹5侧壁上设有与夹持板7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开口12且第二开口12面积大于夹持板7的面积。第二开口12扩大了夹持板7的可移动范围,可以适用于厚度较大的钣金,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线缆固定卡扣的适用范围。

所述夹持板7内端均设有锯齿结构,可以提高夹持板7与钣金的摩擦力,提高钣金卡结构1在钣金上的稳定性。

所述防退位结构包括周向间隔布置在壳体8内壁的多个倒刺组13,每个倒刺组13均与壳体8轴线平行,倒刺组13内端所在圆的半径小于螺柱外径。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固定卡扣固定在钣金上时,按照图4的方向放置钣金卡结构1,在移动钣金卡结构1的过程中,钣金将夹持部6的两个夹持板7逐渐分开,同时,回弹夹5及支撑件4变形越大,产生的回弹力越大,使夹持部6对钣金的夹紧力越大,当钣金卡结构1移动到图5所示位置时,夹持部6对钣金的夹紧力最大,且夹持板7内端设置的锯齿结构与钣金上下表面紧密接触,增加了夹持部6与钣金之间的静摩擦力,因此线缆固定卡扣就可以比较稳固地固定在钣金上。

当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固定卡扣固定在螺柱上时,按照图6的方向放置螺柱卡结构2,在移动螺柱卡结构2的过程中,螺柱的螺纹逐渐进入壳体8内壁上防退位结构所在区域,倒刺组13的部分倒刺内端开始卡在螺柱的螺纹内,当螺柱卡结构2移动到图7所示位置时,螺柱贯穿防退位结构所在区域,倒刺组13全部倒刺的内端卡在螺柱的螺纹内,由于倒刺组13的阻挡作用,螺柱与螺柱卡结构2之间的静摩擦力非常大,因此线缆固定卡扣就可以比较稳固地固定在螺柱上。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