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直流电机及串激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3461发布日期:2019-02-10 23:01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直流电机及串激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枢绕组,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直流电机及串激电机的电枢绕组。



背景技术:

电机额定电压较高时(220V~300V),直流电机及串激电机在启动或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火花,此火花对碳刷及换向器形成热腐蚀,加速了碳刷及换向器的磨损;同时线圈在换向时引起电机磁场畸变,产生电磁干扰信号,影响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换向火花制约了电机的转速、寿命,并且产生强烈的电磁干扰,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不得不增加电子元器件来达到使用要求,导致电机成本上升,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直流电机及串激电机的电枢绕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适用于直流电机及串激电机的电枢绕组,包括转子铁芯、换向器和电机轴,所述转子铁芯和换向器均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转子铁芯上设有若干绕线槽,所述若干绕线槽内均设有绕组线圈,所述换向器具有若干换向钩组,所述换向钩组包括第一换向钩和第二换向钩,所述第一换向钩和第二换向钩均与所述绕组线圈相连接,且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钩与所述第二换向钩的匝数数值不同。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钩与所述第二换向钩的匝数比为1:2。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钩与所述第二换向钩的匝数比为2:1。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绕线槽与所述每个换向钩组对应设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枢绕组是根据电机转向,将每个绕线槽对应的两个换向钩连接的绕组线圈的匝数,按照换向的先后顺序设置不同数值,使最终的换向钩所述连接的绕组线圈具有较少匝数,从而减小换向火花,也降低了电机的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查阅图1和图2,一种适用于直流电机及串激电机的电枢绕组,包括转子铁芯1、换向器2和电机轴3。

具体结构中,所述转子铁芯1和换向器2均套设在所述电机轴3上,所述转子铁芯1上设有若干绕线槽11,所述绕线槽11内均设有绕组线圈(图中未示出)。

所述换向器2具有若干换向钩组,所述换向钩组包括第一换向钩21和第二换向钩22,该第一换向钩21和第二换向钩22均与所述绕组线圈相连接,且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钩21的绕组线圈与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钩22的绕组线圈的匝数数值不同。

具体地,所述每个绕线槽11与所述每个换向钩组对应设置,根据电机转向不同,将每个换向钩上连接的绕组线圈的匝数按换向的先后顺序设置不同的数值,并且使最终的换向钩具有较少的匝数,从而达到减少换向火花,降低电机的电磁干扰的目的,降低了电机成本,提高电机寿命。

本实施例中,将转子铁芯1的一个绕线槽11内的绕组线圈总匝数设为N,转子铁芯1转动后,先换向的换向钩与最终换向的换向钩的匝数比为2:1时,综合性能最佳。具体地,由于电机转向包括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两种转动方式,即存在所述第一换向钩与所述第二换向钩的匝数比为1:2,以及所述第一换向钩与所述第二换向钩的匝数比为2:1两种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