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810发布日期:2019-01-13 17:06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板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集热,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

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可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光伏系统通过产生的电供给建筑内的电器使用,自给自足,并且不会危害环境。

目前,在对建筑屋顶部的光伏板进行排水时,一般在光伏板的下方设有主水槽,通过主水槽使雨水等水体从屋顶流下实现排水,然而在进行排水时,从光伏板流下的水进入主水槽一般宽度较大,这样,在雨水等水体较少的情况下,水流速度缓慢甚至难以排出,不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快速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雨水等水体较少的情况下,流入主水槽内的水流速度缓慢甚至难以排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包括沿建筑的倾斜方向延伸的主水槽以及固定在主水槽内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沿所述主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相邻所述主水槽内的连接支架分别支撑光伏板的两侧;所述主水槽在所述连接支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主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连接支架具有固定在所述主水槽的底部的下端部,所述连接支架的下端部的两侧自上而下相背离倾斜,两侧的所述凸起结构分别与所述连接支架之间具有初级排水间隙,两侧的所述凸起结构分别与所述凸起结构相近的所述主水槽侧壁之间具有次级排水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的下端部的两侧分别相背离延伸有底端固定板,所述底端固定板贴附固定在所述主水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端固定板背离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抵接所述凸起结构朝向所述连接支架一侧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底端固定板背离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朝背离所述主水槽的底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侧端固定板,所述侧端固定板贴附固定在所述凸起结构朝向所述连接支架一侧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侧端固定板具有背离所述主水槽的底部的顶端,所述凸起结构朝向所述支架一侧的侧壁也具有背离所述主水槽的底部的顶端,所述侧端固定板的顶端不超过所述凸起结构朝向所述支架一侧的侧壁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侧端固定板的顶端与所述凸起结构朝向所述支架一侧的侧壁的顶端平齐。

进一步地,沿所述连接支架自下而上的方向上,所述凸起结构的两侧的侧壁分别朝向所述连接支架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具有背离所述主水槽的底部的顶壁,所述凸起结构的顶壁与所述凸起结构朝向所述连接支架一侧的侧壁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通过在连接支架的两侧设有凸起结构,在雨水等水体从光伏板的间隙漏下时,会首先进入两侧的初级排水间隙,由于初级排水间隙相对于主水槽宽度极大的减小,水在流动时,较窄的宽度增加了水流的流速,以便于排水,而当雨水等水体较多时,初级排水间隙不足以排出,水体会流入次级排水间隙,进行排水,因而,无论在水体较少或是较多均可以将水体及时排出,避免了水体的堆积而进入建筑内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雨水等水体较少的情况下,流入主水槽内的水流速度缓慢甚至难以排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的光伏板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的凸起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的凸起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的凸起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用于实现对建筑顶部的光伏板13进行支撑,并且,通过连接支架121与凸起结构111之间的初级排水间隙113,在雨水等水体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首先进行排水,快速将水体进行排出,以防止渗水漏水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排水的光伏板的支撑结构,包括沿建筑的倾斜方向延伸的主水槽11以及固定在主水槽11内的连接支架121,连接支架121 沿主水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相邻主水槽内的连接支架121分别支撑光伏板13的两侧;主水槽11在连接支架12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凸起结构111,凸起结构111沿主水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连接支架121具有固定在主水槽 11的底部的下端部,连接支架121的下端部的两侧自上而下相背离倾斜,两侧的凸起结构111分别与连接支架121之间具有初级排水间隙113,两侧的凸起结构111分别与凸起结构111相近的主水槽11侧壁之间具有次级排水间隙112。

这样,通过在连接支架121的两侧设有凸起结构111,在雨水等水体从光伏板13的间隙漏下时,会首先进入两侧的初级排水间隙113,由于初级排水间隙113相对于主水槽11宽度极大的减小,水在流动时,较窄的宽度增加了水流的流速,以便于排水,而当雨水等水体较多时,初级排水间隙113不足以排出,水体会流入次级排水间隙112,进行排水,因而,无论在水体较少或是较多均可以将水体及时排出,避免了水体的堆积而进入建筑内部。

另外,连接支架121的下端部的两侧分别相背离延伸有底端固定板1211,底端固定板1211贴附固定在主水槽11的底部,在需要将连接支架121固定时,直接将底端固定板1211与主水槽11的底部焊接即可,以稳定固定连接之间,进而稳定支撑光伏板13。

并且,上述底端固定板1211背离连接支架121的一端抵接凸起结构111 朝向连接支架121一侧的侧壁,这样,连接支架121两侧的底端固定板1211 均抵接着凸起结构111,使连接支架121卡嵌在两侧的凸起结构111之间,进而使连接支架121固定的更加稳定。

同时,上述底端固定板1211背离连接支架121的一端朝背离主水槽11的底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侧端固定板1212,侧端固定板1212贴附固定在凸起结构111朝向连接支架121一侧的侧壁,以来更加稳定了上述的连接支架121,另外,侧端固定板1212、底端固定板1211以及连接支架121之间则共同构成了上述的初级排水间隙113,避免了水体较少时,从连接支架121与主水槽11 之间固定的螺栓控制间进入建筑内。

当然,本实施例中,直接通过焊接固定上述的连接支架121的边缘与凸起结构111即可稳定固定连接支架121,无需额外需要螺栓固定而打孔,因此,更加的避免了水体的渗漏,以便于水体从主水槽11排出。

另外,侧端固定板1212具有背离主水槽11的底部的顶端,凸起结构111 朝向支架一侧的侧壁也具有背离主水槽11的底部的顶端,侧端固定板1212的顶端不超过凸起结构111朝向支架一侧的侧壁的顶端,以便于在水体较多时,水体能够快速从初级排水间隙113流入次级排水间隙11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侧端固定板1212的顶端与凸起结构111朝向支架一侧的侧壁的顶端平齐,避免了水体在连接支架121与凸起结构111之间的连接位置滞留,使水体快速的进入次级排水间隙112,而不会对连接位置造成腐蚀,并且,在焊接固定时直接在顶端的平齐位置进行焊接固定即可。

本实施例中,沿连接支架121自下而上的方向上,凸起结构111的两侧的侧壁分别朝向连接支架121倾斜,这样,朝向连接支架121倾斜的的侧壁,使贴附于凸起结构111的侧壁固定的侧端固定板1212倾斜固定,连接支架121 的下端部则是卡嵌在两侧的凸起结构111之间,避免了连接之间上下挪动,固定的更加稳定,同时,在背离凸起结构111背离连接支架121一侧的侧壁也是自下而上朝连接支架121倾斜的,这样,在水体较多时,更加便于水体从初级排水间隙113流入次级排水间隙112中,并且,便于水体在次级排水间隙112 流动。

同时,上述的凸起结构111具有背离主水槽11的底部的顶壁,凸起结构111的顶壁与凸起结构朝向连接支架121一侧的侧壁之间通过倒角过渡,这样,以便于在将连接支架121安装配合时,将连接支架121的下端部卡嵌进两个凸起结构111之间。

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11的两侧自上而下相背离倾斜,这样,则更加便于水体在初级排水间隙113排出。

本实施例中,光伏板13的左右两侧间隙流下的水是从主水槽11排出的,而在光伏板13的上下两侧则是通过次级水槽将相邻的光伏板13固定扣接的,次级水槽是在上下两块光伏板13的底部进行扣接的,上述次级水槽是架设在本实施例所给出的主水槽11上的,即从次级水槽流出的水体会流向主水槽11,使排水更加方便。

另外,上述的连接支架121上设有多个用以固定光伏板13的固定结构,多个固定结构沿连接支架12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通过多个固定结构对光伏板13的固定从而实现对光伏板13的稳定支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