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地线断股整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3237发布日期:2019-03-02 02:5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地线断股整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导地线断股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导地线的破损、断股是高压输电线路常见的线路事故。根据《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1069-2016),对导地线修补之前,应将导地线损伤处的线股恢复原绞制状态并处理平整。作业人员一般采用软梯上进行人工导线整理,人工整理需要对断股导地线进行一根一根整理。人员活动范围小,移动不便,导致整理困难,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需要停电出线作业。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5932601B,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1月12日公开的名为“架空地线断股修补方法”的发明专利,该申请案公开了架空地线断股修补方法,属于架空地线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作业人员带传递绳攀爬至杆塔顶部解开架空地线线夹,将架空地线拆卸下来,降落下移并放置在架空地线下方的横担处;杆塔上的作业人员将架空地线由横担处降落至同侧的导线处,并用连接在横担上的连接金具将架空地线悬挂牢固;杆塔上作业人员与线上作业人员配合将挂梯滑车悬挂在导线上,尔后线上作业人员坐上挂梯滑车并与地面控制人员配合滑至架空地线断股处进行修补作业,期间地面人员用绳索控制架空地线与导线使二者间保持适当的作业距离。该架空地线断股修补方法适用任何复杂外界环境,能够缩短修补用时、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停电作业,对于老旧电线,人员修补不便,需要单根地线依次捋平,作业步骤多,修补效率低。在导地线修补之前完成断股导地线的整理,使导地线回复到螺旋的绞制状态可以极大的提高导地线的修补效率。

因此,设计一种导地线断股整理装置来提高导地线的维修效率就很有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的导地线整理需要人工出线处理、整理效率低且具有安全隐患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导地线断股整理装置,能够替代人工出线,实现破损导地线的带电自动整理工作,提高导地线整理的安全性和维修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地线断股整理装置,包括可在导地线上移动的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固定有竖向滑台组件,竖向滑台组件固定有可竖向移动的底板,底板上设有若干垂直导地线的纵向滑台组件,部分纵向滑台组件的上侧设有整理组件,部分纵向滑台组件的上侧设有扎紧组件,整理组件包括固定在纵向滑台组件上的整理底座和可在整理底座内做旋转运动的整理盘,整理盘的旋转轴线设有配合导地线外圈尺寸的整理孔,扎紧组件包括两合抱的靠模。

作为优选,整理底座和整理盘内设有对应可进入导地线的开口从而使整理底座和整理盘为“C”字形。

作为优选,整理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整理组件的下侧设有对应的纵向滑台组件。

作为优选,移动组件包括总支架,总支架上设有三个轴线共平面的移动轮,移动轮的周侧设有配合导地线的环状的凹形卡槽,移动轮的轴线一侧对应设有移动电机,三个移动轮轴线组成的平面与底板平行。

作为优选,移动轮正对的下侧设有压紧轮,底板上固定设有轮支架,压紧轮通过轮轴可转动的固定在轮支架上。

作为优选,竖向滑台组件包括竖向丝杠,竖向丝杠的两端固定有竖向滑台支架,竖向滑台支架上还在竖向丝杠的两侧设有竖向导向杆,竖向丝杠的其中一端设有竖向丝杠电机,竖向丝杠的另一端连接的竖向滑台支架与总支架固定。

作为优选,纵向滑台组件包括内设安装槽的纵向滑台底座,安装槽为长方体,安装槽的槽壁连接设有纵向丝杠和纵向导向杆,纵向丝杠外设有配合纵向丝杠转动而移动的纵向滑块,纵向滑块内设有配合纵向导向杆的纵向导向孔,纵向丝杠的一端设有纵向丝杠电机。

作为优选,扎紧组件对应的纵向滑台组件的纵向导向杆包括两段旋向相反长度相等的纵向导向螺纹,每段纵向导向螺纹都设有与之匹配的纵向滑块,靠模分别位于不同的纵向滑块上且镜像布置,靠模上端设有半圆柱面形的抱紧端,抱紧端的下方设有立杆,立杆下方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与纵向滑块固定,两抱紧端所夹的内部设有薄铝片。

作为优选,整理盘的两侧设有圆环形的摩擦凹槽从而使整理盘的截面为“工”字形, 摩擦凹槽内设有可带动整理盘转动的摩擦轮,摩擦轮与摩擦凹槽的外壁贴合。

作为优选,摩擦轮连接设有摩擦轮电机,整理底座的两侧设有限制整理盘轴线方向移动的挡板,摩擦轮电机固定在挡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能够完成导地线的挤压复位,完成导地线断股自动整理,提高导地线断股修补的效率;

2、能够带电作业,减少停电维修的损耗;

3、不用人员靠近导地线就能够完成导地线的整理,作业安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整理组件对应的纵向滑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扎紧组件对应的纵向滑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竖向滑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缠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组件的内部剖视图。

图中:移动组件1 总支架11 移动轮12 凹形卡槽121 移动电机13 压紧轮14 轮支架15 竖向滑台组件2 竖向丝杠21 竖向滑台支架22 竖向导向杆23 竖向丝杠电机24 整理组件3 整理底座31 整理盘32 整理孔321 开口322 摩擦凹槽323 摩擦轮33 摩擦轮电机34 挡板35 扎紧组件4 靠模5 抱紧端51 立杆52 连接块53 薄铝片54 纵向滑台组件6 纵向滑台底座61 安装槽611 纵向丝杠62 纵向导向杆63 纵向滑块64 纵向丝杠电机65 底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图2、图3和图4中,一种导地线断股整理装置,包括可在导地线上移动的移动组件1,移动组件1固定有竖向滑台组件2,竖向滑台组件2固定有可竖向移动的底板7,底板7上设有三组垂直导地线的纵向滑台组件6,两组纵向滑台组件6的上侧分别设有整理组件3,两组整理组件3位置靠近。另一组纵向滑台组件6的上侧设有扎紧组件4。图5和图6中,整理组件3包括固定在纵向滑台组件6上的整理底座31和可在整理底座31内做旋转运动的整理盘32,整理盘32的旋转轴线设有配合导地线外圈尺寸的整理孔321,整理盘32上设有整理孔321的侧面设有两个向外直径变大的锥面,方便整理盘32整理断股的导地线。整理底座31和整理盘32内设有对应可进入导地线的开口322从而使整理底座31和整理盘32为“C”字形。整理盘32的两侧设有圆环形的摩擦凹槽323从而使整理盘32的截面为“工”字形,摩擦凹槽323内设有可带动整理盘32转动的摩擦轮33,摩擦轮33与摩擦凹槽323的外壁贴合。摩擦轮33连接设有摩擦轮电机34,整理底座31的两侧设有限制整理盘32轴线方向移动的挡板35,摩擦轮电机34固定在挡板35上。扎紧组件4包括两合抱的靠模5。整理组件3设有两组,两组整理组件3的下侧设有对应的纵向滑台组件6。移动组件1包括总支架11,总支架11上设有三个轴线共平面的移动轮12,移动轮12的周侧设有配合导地线的环状的凹形卡槽121,移动轮12的轴线一侧对应设有移动电机13,三个移动轮12轴线组成的平面与底板7平行。移动轮12正对的下侧设有压紧轮14,底板7上固定设有轮支架15,压紧轮14通过轮轴可转动的固定在轮支架15上。竖向滑台组件2包括竖向丝杠21,竖向丝杠21的两端固定有竖向滑台支架22,竖向滑台支架22上还在竖向丝杠21的两侧设有竖向导向杆23,竖向丝杠21的其中一端设有竖向丝杠电机24,竖向丝杠21的另一端连接的竖向滑台支架22与总支架11固定。纵向滑台组件6包括内设安装槽611的纵向滑台底座61,安装槽611为长方体,安装槽611的槽壁连接设有纵向丝杠62和纵向导向杆63,纵向丝杠62外设有配合纵向丝杠62转动而移动的纵向滑块64,纵向滑块64内设有配合纵向导向杆63的纵向导向孔,纵向丝杠62的一端设有纵向丝杠电机65。扎紧组件4对应的纵向滑台组件6的纵向导向杆63包括两段旋向相反长度相等的纵向导向螺纹,每段纵向导向螺纹都设有与之匹配的纵向滑块64,靠模5分别位于不同的纵向滑块64上且镜像布置,靠模5上端设有半圆柱面形的抱紧端51,抱紧端51的下方设有立杆52,立杆52下方固定有连接块53,连接块53与纵向滑块64固定,两抱紧端51所夹的内部设有薄铝片54。

本申请可以在导地线上行走:将装置挂到导地线上,使移动轮12的凹形卡槽121压在导地线上,移动电机13驱动移动轮12使装置沿导地线行走,遇到爬坡情况,将底板7上升,使压紧轮14和移动轮12压紧导地线,提供更大的爬升摩擦力;通过驱动竖向滑台组件2,将底板7下降至低水平位置;驱动纵向滑台组件6,将两组整理组件3分别移动到纵向滑台底座61上对应整理盘32未开口322的一端,两个整理组件3位于导地线外侧,实现行走过程中的避让障碍;装置行走到指定位置后,导地线穿过整理组件3的开口322并到达整理组件3的回转中心位置;移动轮12与整理盘32联动使整理盘32作螺旋运动,将断股的导地线恢复到原绞制状态;两靠模5同时面对面向导地线移动靠拢,靠模5挤压薄铝片54变形并扎紧在导地线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