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伸缩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5291发布日期:2019-04-05 19:22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伸缩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伸缩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业的发展,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被广泛应用普及。目前的电动汽车需要电缆线插接或专用充电站充电,如果汽车停放处离固定电源或专用充电站距离较远,充电就会很不方便。并且如何减少汽车的使用成本,节约能源也是人们一直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在汽车停放过程中,汽车往往要承受大量的太阳光照射,这部分光照若能充分转换成电能,将会有效地节约能源。

目前,出现许多车用太阳能产品的驱动机构,其存在有生产程序多、结构复杂、安装过程繁琐、可靠性低、太阳能电池受光面小及功率过低等缺陷或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伸缩驱动机构。

其技术方案是:光伏组件伸缩驱动机构,包括壳体、光伏组件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为由两根开口相对的U型钢和顶部连接板焊接连接组成,两根开口相对U型钢的尾端封堵,其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的外端部设有滚轴;所述壳体内两侧均设有托板,托板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光伏组件的一端,光伏组件的另一端向壳体设有延伸板的一端延伸。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驱动轮和滑动轮,所述驱动轮设为分别设置在壳体两侧托板上的两个,两个驱动轮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上部均设有两个滑动轮,驱动轮和两个滑动轮通过连接板连接,驱动轮和两个滑动轮的侧面相互平行且能在连接板自由转动;所述两连接板的前侧之间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电动机,电动机的驱动轴上设有小同步轮,所述转轴固定设有大同步轮,小同步轮和大同步轮之间通过环形同步带连接。

所述托板上平面上设有固定式同步带。

所述驱动轮外周上设有与固定式同步带相啮合的轮齿。

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底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搞干扰性强,动作可靠,实用性强。能手动和遥控控制相结合、采用伸缩式结构太阳能电池受光面大及功率强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光伏组件伸出时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一种光伏组件伸缩驱动机构,包括壳体、光伏组件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为由两根开口相对的U型钢1和顶部连接板2焊接连接组成,两根开口相对U型钢1的尾端封堵,其前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板3,延伸板3的外端部设有滚轴4;所述壳体内两侧均设有托板5,托板5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光伏组件6的一端,光伏组件6的另一端向壳体前端(壳体设有延伸板的一端)延伸。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7、驱动轮8和滑动轮9,所述驱动轮8设为分别设置在壳体两侧托板5上的两个,两个驱动轮8之间通过转轴1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8上部均设有两个滑动轮9,驱动轮8和两个滑动轮9通过连接板11连接,驱动轮8和两个滑动轮9的侧面相互平行且能在连接板11自由转动;所述两连接板11的前侧之间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上设有电动机7,电动机7的驱动轴上设有小同步轮13,所述转轴10固定设有大同步轮14,小同步轮13和大同步轮14之间通过环形同步带15连接。所述托板5上平面上设有固定式同步带16。所述驱动轮8外周上设有与固定式同步带16相啮合的轮齿。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底座17,底座17为螺栓固定座、磁性固定座或为粘结方式固定。

运行时,将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17固定在车顶或一平台上,开启电动机7使其正向运转,电动机7通过带动小同步轮13、环形同步带15及大同步轮14带动转轴10旋转,从而带动驱动轮8转动,在驱动轮8上轮齿与固定式同步带16相啮合的作用下向前运动,推动光伏组件6伸出壳体,光伏组件6的前端沿通过延伸板3前行,经过滚轴4后向下倾斜滑出,直至光伏组件6全部伸出使电动机停止运转,即可接受阳光发电。使用完毕后,控制电动机反向运行,在电动机带动下,驱动轮8向后运动,拖动光伏组件6回到壳体内并使电动机停止运转,工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机7的电源及控制装置安装在壳体外部,通过带有螺纹硬壳的蛇形管套装连接;该电源及控制装置均为现有技术的电源和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装置。驱动机构前出及回收到位时需要限位,可在壳体上安装两个限位开关(图中未画出),也可采用电动机堵转电流变大方式采用控制装置检测控制,这些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其原理及结构在此不再叙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