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胸垫用的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9573发布日期:2019-04-20 02:2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胸垫用的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胸垫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智能胸垫用的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女性对胸部的健康认知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视胸部健康,而目前的内衣文胸市场逐渐出现智能胸垫,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胸垫在充电结构安装和拆卸不便,效率低,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胸垫用的充电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胸垫用的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座、设置于充电座内的充电模块以及用于与智能胸垫电连接的磁吸导电结构;

所述磁吸导电结构包括导电弹片及磁柱,所述导电弹片的一端与磁柱连接,导电弹片的另一端与充电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设有用于安装磁柱的安装腔和安装孔,所述导电弹片包括与充电模块电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由所述连接部弯折而成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伸入安装腔内与所述磁柱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开设有用于与充电模块电连接的焊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模块设有USB充电线,所述USB充电线的一端与焊接孔焊接,USB充电线的另一端用于与市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座本体、套设于充电座本体顶部的充电罩以及嵌套于充电座本体底部的充电座盖,充电座盖与充电座本体底部的空隙形成了一用于收纳USB充电线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USB充电线包括用于与导电弹片电连接的绕线及与绕线连接的USB转换部,所述充电座盖开设有用于收纳USB转换部的第一凹槽以及用于穿设绕线的避让槽。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用于与导电弹片连接的一端设有卡扣条,所述卡扣条与避让槽抵接。

进一步地,该充电罩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充电座本体设有与定位槽卡接的突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盖安装若干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充电座本体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本体设有用于放置智能胸垫的第一容腔以及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应用中,通过在智能胸垫设有充电探头和在充电座设置磁吸导电结构,使得智能胸垫与充电座既通过磁吸作用稳固连接又通过磁吸导电结构形成电气连接,安装时,先将导电弹片的一端伸入安装槽内,再将磁柱放置入安装槽内并压紧导电弹片,再将导电弹片的另一端与充电模块通过焊接形成电气连接,充电时候,将智能胸垫的充电探头与充电座的磁柱对准形成磁吸连接后,充电模块通过导电结构对智能胸垫进行充电,其相对现有技术用弹簧顶针直接与充电模块焊接,其焊接非常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采用导电弹片相对采用弹簧顶针,其造价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的爆炸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胸垫用的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座1、设置于充电座1内的充电模块以及用于与智能胸垫2电连接的磁吸导电结构;

所述磁吸导电结构包括导电弹片12及磁柱13,所述导电弹片12的一端与磁柱13连接,导电弹片12的另一端与充电模块电连接。

实际应用中,安装时,先将磁柱13穿设于所述充电座1上,然后将导电弹片12的一端与磁柱13连接,再将导电弹片12的另一端与充电模块通过焊接形成电气连接,实际应用中,智能胸垫2留设有磁性充电探头21,充电时,将智能胸垫2的磁性充电探头21与充电座1的磁柱13对准形成磁吸连接后,充电模块通过磁吸导电结构对智能胸垫2进行充电,具体的,所述导电弹片12大致呈平板状,其相对现有技术用弹簧顶针直接与充电模块焊接,其焊接非常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采用导电弹片12相对采用弹簧顶针,其造价成本低。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1设有用于安装磁柱13的安装腔11和安装孔,所述导电弹片12包括与充电模块电连接的连接部122以及由所述连接部122弯折而成的弯折部121,所述弯折部121伸入安装腔11内与所述磁柱13抵接。

实际应用中,安装时,先将导电弹片12的弯折部121伸入安装腔11内与安装腔11卡接,再将磁柱13放置入安装腔11内,所述磁柱13的一端并压紧导电弯折部121的顶部,使得导电弹片12与安装腔11稳定连接,所述磁柱13的另一端突伸于安装孔,用于与智能胸垫2的磁性充电探头21磁吸连接;优先的,所述连接部122开设有用于与充电模块电连接的焊接孔123,通过导线将焊接孔123与充电模块通过焊接起来,使得导电结构与充电模块形成电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模块设有USB充电线13,所述USB充电线13的一端与焊接孔123焊接,USB充电线13的另一端用于与市电连接,使用时,放智能胸垫2安放于充电座1后,将USB充电线13与USB充电座1连接,即可对智能胸垫2进行充电。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1包括充电座本体14,充电座本体14的顶部套设有充电罩15,防止在充电过程中灰尘散落在智能胸垫2表面,具体的,该充电罩15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充电座本体14设有与定位槽卡接的突出部141,充电过程中,将充电罩15旋入充电座本体14上,使得充电罩15的定位槽对准充电座本体14的突出部141,即可将充电罩15稳固连接于充电座本体14上,优选的,充电罩15为透明塑料壳体,为了防止充电罩15长期实践积满灰尘,可将充电罩15从充电座本体14拆卸下来清洗,安装与使用非常方便;

参见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本体14底部嵌套有充电座盖16,所述充电座盖16安装若干螺钉163,安装时,通过螺钉163将充电座盖16与充电座本体14锁紧,使得充电座盖16与充电座本体14连成一体,此时充电座盖16与充电座本体14底部的空隙形成了一用于收纳USB充电线13的环形凹槽17。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USB充电线13包括用于导电弹片12电连接的绕线131及与绕线131连接的USB转换部132,所述充电座盖16开设有用于收纳USB转换部132的第一凹槽161以及用于穿设绕线131的避让槽162;优选的,所述绕线131用于与导电弹片12连接的一端设有卡扣条133,所述卡扣条133与避让槽162抵接。

安装时,先将绕线131的接线端部与导电弹片12焊接后,再将绕线131穿过避让槽162并将卡扣条133卡在所述避让槽162上,将绕线131剩余的部分以及USB转换部132分别收纳在环槽17和第一凹槽161内,避免充电座1在不使用的时USB充电线13缠绕打结。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本体14设有用于放置智能胸垫2的第一容腔142以及第二容腔143,所述第一容腔142与第二容腔143对称设置。实际应用中,装设于罩杯内的智能胸垫2有左右之分,通过对称设置第一容腔142、第二容腔143,可分别对左右智能胸垫2同时进行充电,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