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防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3065发布日期:2019-09-06 20:3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防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工程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防振器。



背景技术:

微风振动是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振动形式,容易引起导地线疲劳断股,是线路设计和运行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输电线路(不包含大跨越工程)导线多采用防振锤作为防振方案,基本可以解决大多数情况下导线的防振问题。对于持续稳定风区,导线的微风振动较为严重,单纯依靠防振锤难以获得理想的防振效果,实际线路经常发生防振锤失效、导线断股等故障,需要从材料和结构两方面提出改进的防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防振器,所述防振器包括预绞式线夹1、阻尼线4,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预绞式线夹1的纵剖面为长方形的一体成形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纵向从上端面至下端内侧依次设有支撑所述输电线的横向凹槽、固定内预绞线5的所述横向弧形通孔、固定外预绞线2的所述横向的长方形通孔和固定阻尼线4的所述横向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预绞式线夹1的数目至少为二;相邻的两所述所述预绞式线夹1间,所述内外预绞线彼此平行绕所述输电线的螺距至少为4mm。

优选的,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径10~50mm;所述凹槽与所述圆形通孔之轴向间的距离80mm~100mm;所述长方形通孔长60~80mm,宽10~30mm;所述弧形通孔的厚度为4~20mm。

优选的,所述阻尼线为钢芯以及与所述钢芯同轴绞合的多层合金层同心绞合的阻尼增强型导线,所述合金层的最内层由两种厚度的型线绞合而成,其中的厚型线数量为N根,且相邻两根所述厚型线之间夹角为360°/N,所述厚型线的梯形截面的短边与钢芯接触,相邻两根所述厚型线之间包括同轴绞合连接的多根薄型线,使得薄型线的梯形截面的短边与钢芯之间形成间隙,且每根薄型线的梯形截面的长边与厚型线的梯形截面的长边的半径相同。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下述优异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导线上,能有效抑制导线的微风振动,避免导线疲劳断股,具有以下特点:(1)握着可靠,有效防止线夹滑动;(2)谐振频率范围宽,可以覆盖微风振动全频率范围;(3)阻尼性能好,消耗能量高于防振锤;(4)安装方便,可用手直接安装;(5)免维护,不存在松动和滑移可能,无需定期维护。(6)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材质性能优异,大大延长了防振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绞式防振装置在导线上安装整体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绞式线夹安装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绞式线夹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绞式线夹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预绞式线夹俯视图;

图6为所述阻尼线的横截面图

其中:1:预绞式线夹、2:外预绞丝、3:导线、4:阻尼线、5:内预绞丝;6-1:钢芯;6-2薄型线;6-3厚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这些解释或说明不能理解为对于审查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附图1~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电线路防振器包括预绞式线夹1、阻尼线4;所述预绞式线夹1的纵剖面为长方形的一体成形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纵向从上端面至下端内侧依次设有支撑所述输电线3的横向凹槽、固定内预绞线5的所述横向弧形通孔、固定外预绞线2的所述横向的长方形通孔和固定阻尼线4的所述横向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术语“横向”、“纵向”是以附图1和2中所示的一体成形的所述预绞式线夹1所示的位置作为参照的位置,“横向”表示所示的水平方向,“纵向”表示竖直方向;附图3即为所述预绞式线夹1的左视图。

如附图1所示,所述预绞式线夹1的数目至少有两个;相邻的两所述所述预绞式线夹1间,所述内外预绞线彼此平行绕所述输电线的螺距个数至少为4。

如附图1、2和3所示,所述预绞式线夹1下端内侧固定阻尼线4的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径10~50mm;所述预绞式线夹1端面支撑所述所述输电线3的横向凹槽所述凹槽;所述所述凹槽与所述圆形通孔间设置的固定内预绞线5的弧形通孔,和固定外预绞线2的长方形通孔。

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径10~20mm;所述凹槽与所述圆形通孔之轴向间的距离80mm~100mm;所述长方形通孔长60~80mm,宽10~30mm;所述弧形通孔的厚度为4~20mm。

如附图6所示,所述阻尼线4为钢芯6-1以及与所述钢芯同轴绞合的多层合金层同心绞合的阻尼增强型导线,所述合金层的最内层由两种厚度的型线绞合而成,其中的厚型线6-3数量为N根,且相邻两根所述厚型线6-3之间夹角为360°/N,所述厚型线6-3的梯形截面的短边与钢芯接触,相邻两根所述厚型线6-3之间包括同轴绞合连接的多根薄型线6-2,使得薄型线6-2的梯形截面的短边与钢芯之间形成间隙,且每根薄型线6-2的梯形截面的长边与厚型线的梯形截面的长边的半径相同。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