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距拱形高压电力电缆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4075发布日期:2019-04-13 00:41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大跨距拱形高压电力电缆桥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跨距拱形高压电力电缆桥架。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技术不断发展及国家电力设施不断升级改造,在电力电缆穿(跨)越,通常采用二种方式:

1、常规电缆桥架技术,一般跨度10米以内,采用刚桁架的型式作为支撑,电力电缆进行敷设通过。造价经济,但是局限性强,如大型河流,需要在河内增设支撑桥墩,不能满足市政水利部门要求保持河道流量、排洪等要求;

2、非开挖顶拉管技术,采用水平定向钻顶技术,在河底形成电力管廊通道,电力电缆进行敷设通过。造价昂贵,且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较大的施工场地,局限性较大,地质复杂地区不宜采用。

电力电缆工程设计过程中一般因地制宜采取上述两种技术方案。

但是以上两种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存在以下缺点:

(1)、使用跨度较小,不能满足跨越大型河流的要求;

(2)、跨域大型河流时,需要在河内增设多个桥墩支撑,河内施工难度较大,且造价较高;

(3)、河内增设桥墩,会阻碍水流,不能满足水利部门对河流排量的要求;

(4)、桥架水平横铺,通过高度较低,不能满足通航的高度要求;

(5)、常规桥架,材料采用角钢与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而成,组装工序复杂,尤其在河面施工,周期较长,影响河流正常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简便的大跨距拱形高压电力电缆桥架,能实现较大跨距的电缆桥架铺设。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大跨距拱形高压电力电缆桥架,包括整体呈拱形的拱形桥架,所述拱形桥架包括若干段用以铺设电缆线的平行六面体支撑架,所述平行六面体支撑架包括沿桥架延伸方向上设置的四根钢管A,在相邻两根钢管A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垂直于钢管A的钢管B,在平行于桥架延伸方向的平面上相邻的两个钢管B之间设置有交叉相接的钢管C。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A的两端设置有用以连接固定平行六面体支撑架的法兰。

进一步的,在法兰与钢管A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在拱形桥架两端设置有桥架支撑桩。

进一步的,在拱形桥架内设置有支撑电缆线的电缆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拱形桥架,能增大电缆桥架的跨距,达到克服现有的水平电缆桥架跨距短的问题,使电缆桥架在宽度较大的河流上也能直接横跨铺设,无需在河道内设置支撑墩,节省成本和时间;

(2)相邻平行六面体支撑架之间采用法兰连接,利于现场的吊装拼接,并且也有利于维修拆卸;

(3)在法兰与钢管A之间设置加强筋,能增强连接部位的强度,增大抗风抗灾的性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行六面体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行六面体支撑架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法兰连接示意图;

图中:10-拱形桥架;20-平行六面体支撑架;21-钢管A;22-钢管B;23-钢管C;30-法兰;31-加强筋;40-支撑桩;50-电缆支架;60-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大跨距拱形高压电力电缆桥架,包括整体呈拱形的拱形桥架10,所述拱形桥架10包括若干段用以铺设电缆线60的平行六面体支撑架20,所述平行六面体支撑架20包括沿桥架延伸方向上设置的四根钢管A21,在相邻两根钢管A21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垂直于钢管A21的钢管B22,在平行于桥架延伸方向的平面上相邻的两个钢管B22之间设置有交叉相接的钢管C23,通过设置拱形桥架10,能增大电缆桥架的跨距,达到克服现有的水平电缆桥架跨距短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A21的两端设置有用以连接固定平行六面体支撑架20的法兰30,采用法兰30连接,利于现场的吊装拼接,并且也有利于维修拆卸。

本实施例中,在法兰30与钢管A2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31,在法兰30与钢管A21之间设置加强筋31,能增强连接部位的强度,增大抗风抗灾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在拱形桥架10两端设置有桥架支撑桩40。

本实施例中,在拱形桥架内设置有支撑电缆线60的电缆支架50。

具体实施过程:如图3、图4所示,先使用钢管A21、钢管B22和钢管C23焊接成平行六面体支撑架20,并在钢管A21的两端焊接法兰30,每段平行六面体支撑架20长度为十米,设置五段平行六面体支撑架20,在完成平行六面体支撑架20的焊接之后,采用吊车进行吊装,相邻的两个平行六面体支撑架20之间通过螺栓将法兰30进行锁紧连接,完成拱形桥架10的拼装,进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水平桥架工期长、施工队河道流量和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