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冷式直线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306发布日期:2019-03-30 08:2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自冷式直线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冷式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为满足集成电路、半导体、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等的高速高精度要求,普遍采用直线电机的直接传动方式替代传统的“旋转电机+滚珠丝杆”,这种方式消除了传统丝杠传动方式的回程间隙和丝杠的弹性变形,同时也无摩擦无磨损。但是由于直接传动大多数是采用线圈作为动子,永磁磁轨作为定子,在电机高速高动态运动时,线圈的发热会传递到载物台上,进而影响到载物台上的工件,为了减小直线电机对载物台的影响,必须研究电机动子的散热方式,使其热量能随电机运动时空气的对流带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工作时自动降温的自冷式直线电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冷式直线电机,所述自冷式直线电机包括载物台、铝壳、定子铁芯及绕组,所述定子铁芯设置有齿部,所述绕组设置有中空部,所述绕组通过所述中空部嵌入所述齿部以与所述定子铁芯连接,所述铝壳设置有开口,所述定子铁芯及绕组收容于所述开口内以与所述铝壳连接,所述载物台与所述铝壳连接;其中,所述铝壳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铝壳包括铝壳主体及与所述铝壳主体连接以形成开口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等距设置在所述铝壳主体与所述载物台连接的接触面。

进一步地,所述侧边包括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通风口等距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为喇叭状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铝壳包括内铝壳及外铝壳,所述内铝壳面向所述外铝壳的表面上等距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外铝壳面向所述内铝壳的表面上等距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位置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内铝壳及外铝壳之间还设置有隔热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铝壳还包括与所述外铝壳连接的外侧边及与所述内铝壳连接的内侧边,所述外侧边面向所述内侧边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外通风口,所述内侧面面向所述外侧边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内通风口,所述外通风口与所述内通风口位置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为半圆形状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及第二通风口盖合以形成圆形状通风口,所述外通风口与所述内通风口为半圆形状通风口,所述外通风口与所述内通风口盖合以形成圆形状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自冷式直线电机还包括将所述定子铁芯灌封的环氧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铝壳上设置有通风口,则电机在往复运动中使得风进入通风口以带走直线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冷式直线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冷式直线电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的自冷式直线电机包括载物台1、铝壳2、定子铁芯3及绕组4,所述定子铁芯3设置有齿部31,所述绕组4设置有中空部41,所述绕组4通过所述中空部41嵌入所述齿部31以与所述定子铁芯3连接,所述铝壳2设置有开口,所述定子铁芯3及绕组4收容于所述开口内以与所述铝壳2连接,更为具体的,所述定子铁芯3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铝壳2上。相应的,所述载物台1通过螺栓与所述铝壳2连接。所述自冷式直线电机还包括环氧胶装置5,所述环氧胶装置5将连接后的绕组4及定子铁芯3灌封。其中,所述铝壳2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自所述铝壳2的内表面延伸至所述铝壳2的外表面并在所述外表面形成开口。所述通风口6使得电机在往复运动中都可以是风进入通过风的流动带走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壳2包括铝壳主体21及与所述铝壳主体21连接以形成开口的侧边22,所述通风口6等距设置在所述铝壳主体21与所述载物台1连接的接触面上。所述侧边22包括第一面222及第二面221,所述通风口6等距设置在所述第一面22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6为喇叭状通风口6,使得当风经由通道流经至风口时变大以带走热量。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6的形状也可为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请参见图4至图6,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铝壳2包括内铝壳202及外铝壳201,所述内铝壳202面向所述外铝壳201的表面上等距设置有第一通风口6,所述外铝壳201面向所述内铝壳202的表面上等距设置有第二通风口6,所述第一通风口6与所述第二通风口6的位置一致,使得第一通风口6与第二通风口6盖合后形成较大的通风口6以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所述铝壳2还包括与所述外铝壳201连接的外侧边2011及与所述内铝壳202连接的内侧边2021,所述外侧边2011面向所述内侧边2021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外通风口6,所述内侧面面向所述外侧边2011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内通风口6,所述外通风口6与所述内通风口6位置一致,使得所述外通风口6与所述内通风口6盖合后形成较大的通风口6以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铝壳202及外铝壳201之间还设置有隔热材料7,通过隔热材料7将电机产生的热量阻断使其无法到达载物台1从而不会影响载物台1上的工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口6及第二通风口6为半圆形状通风口6,所述第一通风口6及第二通风口6盖合以形成圆形状通风口6,所述外通风口6与所述内通风口6为半圆形状通风口6,所述外通风口6与所述内通风口6盖合以形成圆形状通风口6。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口6及第二通风口6及外通风口6与所述内通风口6的形状也可为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通过在铝壳2上设置有通风口6,则电机在往复运动中使得风进入通风口6以带走直线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