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挂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9274发布日期:2019-03-15 19:3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挂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挂钩,属于通信工程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通信工程领域中无论是电力的输送,还是信号的传输,都需要使用电缆,而电缆挂钩也被广泛使用。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电缆挂钩仅具备悬挂功能,固定在墙面上后,仅能将电缆线悬挂住,无法将其固定,导致电缆线与挂钩处长时间摩擦,将其磨损,使线路外漏,发生意外。

而具有夹紧功能的电缆挂钩虽然能将电缆固定,但固定方式繁琐,十分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挂钩,方便电缆安装,方便电缆固定,防止电缆摩擦挂钩,保护电缆不受磨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挂钩,包括托板、连杆、铰轴、压板、反光贴、挂钩、下夹块、橡胶垫、上夹块和搭扣,托板由底板和侧板两部分组成,底板为一矩形板体,底板左端侧壁固定连接有侧板,底板右端通过铰轴铰接有连杆,连杆端部通过铰轴铰接有压板,压板翻转后能压在托板上,压板顶部左端设有挂钩,压板前后侧壁设有反光贴,压板底壁等间距设有数个上夹块,托板的底板顶部等间距设有数个下夹块,下夹块右侧均切削为内凹面,上夹块左侧均切削为内凹面,上夹块和下夹块的内凹面上均设有橡胶垫,每个下夹块均位于其上方的上夹块的左侧,对应的上夹块和下夹块所组成的内凹面为接近圆筒的曲面,电缆线位于该曲面内,在托板的侧板顶端设有搭扣,搭扣的压把为折弯压板,搭扣通过挂在挂钩上将压板固定,其中,托板的底板上等间距开设有数个过孔,托板通过插入过孔的膨胀螺丝拧入墙面而固定在墙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将电缆固定,防止电缆线与挂钩间发生摩擦,保护电缆线外壁不被磨损,提高电缆线的使用寿命,且电缆线安装方式简单,固定更方便,安装效率高,固定更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电缆线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墙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托板,2、底板,3、侧板,4、连杆,5、铰轴,6、压板,7、反光贴,8、挂钩,9、下夹块,10、橡胶垫,11、上夹块,12、搭扣,13、折弯压板,14、过孔,15、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挂钩,包括托板1、连杆4、铰轴5、压板6、反光贴7、挂钩8、下夹块9、橡胶垫10、上夹块11和搭扣12,托板1由底板2和侧板3两部分组成,底板2为一矩形板体,底板2左端侧壁固定连接有侧板3,底板2右端通过铰轴5铰接有连杆4,连杆4端部通过铰轴5铰接有压板6,压板6翻转后能压在托板1上,压板6顶部左端设有挂钩8,压板6前后侧壁设有反光贴7,压板6底壁等间距设有数个上夹块11,托板1的底板2顶部等间距设有数个下夹块9,下夹块9右侧均切削为内凹面,上夹块11左侧均切削为内凹面,上夹块11和下夹块9的内凹面上均设有橡胶垫10,每个下夹块9均位于其上方的上夹块11的左侧,对应的上夹块11和下夹块9所组成的内凹面为接近圆筒的曲面,电缆线15位于该曲面内,在托板1的侧板3顶端设有搭扣12,搭扣12的压把为折弯压板13,搭扣12通过挂在挂钩8上将压板6固定,其中,托板1的底板2上等间距开设有数个过孔14,托板1通过插入过孔14的膨胀螺丝拧入墙面而固定在墙体上。

使用时,现将该装置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墙壁上,将数个电缆线15分别搭在各个下夹块9的内凹面上,将压板6通过连杆4翻转压在托板1上,使每个上夹块11均夹在对应电缆线15的上方,通过折弯压板13将搭扣12打开,使其挂在挂钩8上,再压下折弯压板13使其拉动压板6向侧板3方向位移,压板6上的每个上夹块11均连通压板6一起向侧板3方向位移,使上夹块11与下夹块9间的距离变小,而将电缆线15夹紧,上夹块11和下夹块9所组成的内凹面上的橡胶垫10既能起到防滑作用,又能保护电缆线15外壁不被磨损。该装置固定电缆线15的方式简单、方便,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将电缆线15更牢靠的固定,防止电缆线15在外界因素(风、拉出、意外碰撞等)下攒动,导致电缆线15侧壁磨损的现象发生,提高电缆线15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