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2816发布日期:2019-05-15 23:1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浪涌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部分电源是直接连在一定电压的交流电使用,交流电通过桥整流后给后端元器件供电,如LED电源、充电器电源等。此时电网受用电负荷、雷电感应等影响,会在交流电上瞬时叠加一个幅值较高的电压。这种高压对电源系统不利,严重时会直接损坏电源。

现有技术中,采用压敏电阻作为能量泄放器件,可以泄放较高电压产生的能量,但压敏电阻泄放能量时,器件本身上的电压会很快上升,严重时电压会超过后面二极管的电压和电容耐受电压,导致二极管或电容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浪涌保护电路,以实现对电源在整流时,防止浪涌对整流电路造成损坏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浪涌保护电路,包括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

四个二极管中至少有两个瞬态二极管,其余为整流二极管;

所述瞬态二极管的VF不大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中的四个二极管中任意一个二极管的VF。

进一步地,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且

两个所述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两个整流二极管串联形成的电路并联;

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其中一个整流二极管D3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另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两个所述瞬态二极管之间;

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两个所述整流二极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且

两个所述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两个整流二极管串联形成的电路并联;

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的阴极TVS1与其中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另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两个所述瞬态二极管之间;

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两个所述整流二极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且

所述瞬态二极管分别与一个所述整流二极管串联后并联;

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与另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阳极与其中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之间;

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另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且

所述瞬态二极管分别与一个所述整流二极管串联后并联;

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与另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的阴极TVS2与其中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之间;

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另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三个;且

其中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所述整流二极管D3、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串TVS3联后的电路并联;

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的阴极TVS1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在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之间;

在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与整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瞬态二极管TVS3的阴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三个;且

其中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所述整流二极管D3、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串联后的电路并联;

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3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在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之间;

在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与整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三个;且

其中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所述整流二极管D3、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3串联后的电路并联;

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阴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在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之间;

在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与整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瞬态二极管TVS3的阴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三个;且

其中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所述整流二极管D3、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3串联后的电路并联;

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在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的阴极TVS1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2的阳极之间;

在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与整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瞬态二极管TV3的阳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四个;且

其中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另外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的电路并联;

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两个瞬态二极管中的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3的阴极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阳极之间;

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TVS4中的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的阴极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浪涌保护电路,包括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四个二极管中至少有两个瞬态二极管,其余为整流二极管;所述瞬态二极管的VF不大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中的四个二极管中任意一个二极管的VF。通过采用TVS作为能量泄放器件,因没有功率特别大的TVS,泄放能量相对小。但TVS的电压不会超过后面整流二极管的电压和电容耐受电压,二极管和电容不太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浪涌保护电路,包括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四个二极管中至少有两个瞬态二极管,其余为整流二极管;所述瞬态二极管的VF不大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中的四个二极管中任意一个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F)。通过采用TVS作为能量泄放器件,因没有功率特别大的TVS,泄放能量相对小。TVS的电压不会超过后面整流二极管的电压和电容耐受电压,二极管和电容不太容易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的L端和N端分别连接了至少一个瞬态二极管。

工作原理如下:

当L端有一个大于瞬态二极管的VF时,N端瞬态二极管进入保护状态并泄放组合波能量;当N端有一个大于瞬态二极管的VF时,L端的瞬态二极管进入保护状态并泄放组合波能量,从而达到保护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目的。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实施例1中的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两个整流二极管串联形成的电路并联;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与其中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另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其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两个所述瞬态二极管之间;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两个所述整流二极管之间。

实施例3

请参阅图2,实施例1中的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两个整流二极管串联形成的电路并联;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阴极与其中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另一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其中,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两个所述瞬态二极管之间;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两个所述整流二极管之间。

实施例4

请参阅图3,实施例1中的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瞬态二极管分别与一个所述整流二极管串联后并联;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与另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其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阳极与其中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之间;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另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之间。

实施例5

请参阅图4,实施例1中的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瞬态二极管分别与一个所述整流二极管串联后并联;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与另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其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阴极与其中一个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之间;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另一个瞬态二极管TVS的阴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之间。

实施例6

请参阅图5,实施例1中的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三个;且其中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所述整流二极管D3、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3串联后的电路并联;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的阴极TVS1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其中,在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之间;在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与整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瞬态二极管TVS3的阴极之间。

实施例7

请参阅图6,实施例1中的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三个;且其中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所述整流二极管D3、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串联后的电路并联;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3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其中,在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之间;在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3与整流二极管D3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瞬态二极管TVS2的阳极之间。

实施例8

请参阅图7,实施例1中的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三个;且其中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所述整流二极管D3、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3串联后的电路并联;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阴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其中,在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2的阳极之间;在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与整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瞬态二极管TVS3的阴极之间。

实施例9

请参阅图8,实施例1中的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三个;且其中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所述整流二极管D3、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3串联后的电路并联;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阳极与另一个整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

其中,在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的阴极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2的阳极之间;在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与整流二极管串联的电路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与瞬态二极管的阳极之间。

实施例10

请参阅图9,实施例1中的所述瞬态二极管的数量为四个;且其中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与另外两个瞬态二极管串联后的电路并联;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正极;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的公共端的负极;

其中,所述电源的L端电性连接于两个瞬态二极管中的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 3的阴极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TVS11的阳极之间;所述电源的N端电性连接于其余两个瞬态二极管中的其中一个瞬态二极管TVS2的阴极与另外一个瞬态二极管的阳极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浪涌保护电路,包括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四个二极管中至少有两个瞬态二极管,其余为整流二极管;所述瞬态二极管的VF不大于所述电源浪涌保护电路中的四个二极管中任意一个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F)。通过采用TVS作为能量泄放器件,因没有功率特别大的TVS,泄放能量相对小。但TVS的电压不会超过后面整流二极管的电压和电容耐受电压,二极管和电容不太容易损坏。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