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流器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2769发布日期:2019-05-15 23:1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变流器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流器柜。



背景技术:

地铁作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具,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而且安全环保,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地铁列车通过牵引供电系统来供电,变流器柜作为牵引供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研发与运用也备受关注。

现有的变流器柜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多个功率模块和其他电气组件。此外,由于功率模块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其是变流器柜内主要的发热元件。因此,通常还会在每个功率模块上集成散热器,并在壳体上安装风扇来便对功率模块进行散热,以保证功率模块能够正常工作。

但是,现有的变流器柜仅仅通过设置散热器和排风扇的方式对功率模块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导致了变流器柜内功率模块散热慢,影响变流器柜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流器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通过在变流器柜的内部设置有独立的散热管道,加快了功率模块的散热速度,提高了散热效率,有效地解决了使用现有变流器柜时功率模块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流器柜,包括:柜体、管道、风机以及集成有散热器的功率模块;

所述柜体内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集成有散热器的功率模块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侧面连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

所述风机,用于将流经所述散热器的空气吸入所述管道内并排出到所述变流器柜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功率模块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功率模块沿垂直方向并排设置;

所述管道包括主管道以及多个支管道,每个所述支管道的一端与多个所述功率模块的其中一个连接,所述支管道的另一端与主管道连通;

所述主管道的一端封闭,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道和功率模块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可选地,还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成用于安装所述功率模块的第一安装腔,以及用于安装所述风机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一安装腔设置有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挡板开设有开口,所述管道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风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挡板开设有开口,所述管道与所述开口连接,所述开口通过导流管与所述风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道包括与所述开口连接的部分,所述部分的横截面为矩形。

可选地,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多根纵梁,以及位于相邻两根纵梁之间的横梁;

所述纵梁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柜体的顶部和底部固定;

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纵梁固定;

所述功率模块安装在所述横梁上。

可选地,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外轨、所述功率模块设置有与所述外轨配合的内轨,所述外轨和内轨之间还设置有滚珠。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安装有滤网板,和/或,所述柜体上安装有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流器柜,包括:柜体、管道、风机以及集成有散热器的功率模块;所述柜体内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集成有散热器的功率模块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侧面连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风机,用于将流经所述散热器的空气吸入所述管道内并排出到所述变流器柜的外部。通过在变流器柜的内部设置独立的散热管道把功率模块和风机连通,流经散热器的空气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以后被风机抽入管道内,然后排出变流器柜的外部,由此,加快了功率模块的散热速度,从而提高了变流器柜的散热性能,提高了变流器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变流器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变流器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变流器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变流器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变流器柜的安装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变流器柜的安装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柜体; 2:管道; 3:风机;

4:功率模块; 5:散热器; 6:进风口;

7:滤网板; 8:挡板; 9:第一安装腔;

10:第二安装腔; 11:出风口; 12:开口;

13:主管道; 14:支管道; 15:导流管;

16:第一纵梁; 17:第二纵梁; 18:第三纵梁;

19:第一横梁; 20:第二横梁; 21:照明灯;

22:柜门; 23:把手; 24:吊耳;

25:传感器组件; 26:放电电阻组件; 27:铜排;

28:底座; 29:接线孔。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底部”、“顶部”、“底面”、“顶面”、“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流器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流器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变流器柜,包括:柜体1、管道2、风机3以及集成有散热器5的功率模块4;柜体1内形成有容置空间,集成有散热器5的功率模块4安装在该容置空间内;所述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5的侧面连接,所述管道2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3连接;所述风机3,用于将流经所述散热器5的空气吸入所述管道2内并排出到所述变流器柜的外部。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柜体1可以采用现有长方体形状的立柜,或者也可以采用长方体形状的卧柜,当然,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该柜体1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侧板。在本实施例中,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可以设置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以与顶板和底板围成用于安装集成有散热器5的功率模块4的容置空间,或者也可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柜门、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以便可以方便打开柜门来观察并维护柜体内的部件。

在具体制造时,可以将柜体1制成包括上柜体和下柜体,从而将上柜体和下柜体扣合在一起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柜体1。又如,还可以将柜体1制成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框架和下框架,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梁的结构。其中上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上横梁以及位于两根上横梁之间的两根上纵梁;下框架则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下横梁以及位于两根下横梁之间的两根下纵梁。在上横梁和上纵梁围合成的空间内安装有顶板,在下横梁和下纵梁所围合成的空间内安装有底板,在相邻两个支撑梁之间安装有侧板或者侧板和柜门。通过将柜体1制成包括框架式结构,可以便于各电气组件的安装。

继续参考图1和图2,风机3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任意合适规格的抽风机,其可以安装于柜体1的外部,也可以安装于柜体1内,或者可以将风机3的一部分设置在柜体1的外部,而风机3的另一部分则穿过柜体1所开设的安装口伸入到柜体1内部。

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风机3可以是安装在柜体1的顶面的上方,管道2的一端穿过柜体1的顶面和风机3的进风口连通,从而抽风机可以将管道2内热空气的抽到变流器柜外。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功率模块4可以采用安装在柜体1的一个侧壁上。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模块4也可以安装在柜体1的顶面、底面或者通过支架固定在柜体1的容纳空间之中。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连接集成在功率模块4上的散热器5和风机3的管道2可以是任意形状、任意材质的管道2。例如,其可以是由塑料通过模塑工艺制作而成的直管或者弯管,也可以是金属材质通过模压并焊接而成的直管或者弯管。

一般来说,散热器5会集成在功率模块4的其中一个表面上,以便于提高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以图1中示出的将散热器5集成在功率模块4的下表面为例,管道2将该散热器5的一个侧面(例如图1中的右侧面)与风机3连接,从而经过该散热器5的空气可以被风机3抽入管道2内并排出柜体1。应当理解,管道2与散热器5连接的一面应该是有助于加速空气从该散热器5上流动的一面。以鳍状散热器为例,管道2设置在鳍片的一端,从而可以使从鳍片上表面和下表面流过的空气更容易的吸入管道2内。

如图2所示,为了使柜体1外的冷空气能够进入到柜体1内,从而与散热器5进行热交换,在柜体1上还开设有进风口6。当然,如果柜体1具有缝隙的时候,则也可以不设置进风口6,冷空气可以直接通过缝隙进入柜体1内。例如,当柜体1的侧壁包括柜门22时,则空气可以从柜门22的四周进入柜体1内。进风口6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或者矩形,其大小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下面以图1和图2为例,简要介绍空气在本实施例的变流器柜中的流动方向:

柜体1外部的冷空气从柜体1的侧壁上开设的进风口6进入到柜体1内,冷空气流经散热器5并与散热器5换热;与散热器5换热后的热空气在风机3的作用下被抽到管道2内,然后从风机3的排风口排出到柜体1的外部。

进一步,进风口6上还可以设置有滤网板7,对吸入到柜体1内的空气起到过滤的作用,避免了空气中混入的杂物堵塞散热器5,从而降低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流器柜,包括:柜体、管道、风机以及集成有散热器的功率模块;所述柜体内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集成有散热器的功率模块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侧面连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风机,用于将流经所述散热器的空气吸入所述管道内并排出到所述变流器柜的外部。通过在变流器柜的内部设置独立的散热管道把功率模块和风机连通,流经散热器的空气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以后被风机抽入管道内,然后排出变流器柜的外部,由此,加快了功率模块的散热速度,从而提高了变流器柜的散热性能,避免了功率模块在高温状态下工作而缩短其寿命和可靠性,降低了功率模块可能因高温而损坏而造成用电事故的风险,保证了功率模块的正常工作,进而提高了变流器柜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图3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变流器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变流器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变流器柜的安装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变流器柜的安装背面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图6,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改进的变流器柜。

变流器柜体1内的容置空间内可以设置有挡板8,所述挡板8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成用于安装包括功率模块4以及其他部件的第一安装腔9,以及用于安装所述风机3的第二安装腔10,所述第二安装腔10还设有出风口11。

挡板8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例如,挡板8可以是矩形板状结构,例如,挡板8可以是类似于L形的形状,其设置在柜体1的容纳空间内并与柜体1的相邻的顶板和侧壁固定,从而将将柜体1内部的容纳空间隔成左右两个独立的安装腔即第一安装腔9和第二安装腔10。当然,挡板8还可以是弧形板,其设置在柜体1的容纳空间内,并且该弧形板分别与顶板和侧壁固定,以形成两个独立的第一安装腔9和第二安装腔10。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图4,挡板8把第二安装腔10围成了如图所示的矩形空间,柜体1的顶板、侧壁的一部分和挡板8构成了第二安装腔10。在本实施例中,风机3可以采用无蜗壳离心风机,使得所述变流器柜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风机3可以采用常用的吊挂方法挂设在第二安装腔10的顶部即图3所示的安装方式,通过设置第二安装腔10将风机3安装在柜体内,避免了风机3长期暴露在柜体外侧发生老化,提高风机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位于第一安装腔9和第二安装腔10之间的挡板8上还可以开设有开口12,用于管道2和风机3的连接。具体的,开口1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矩形的,开口12的形状可以根据管道2与风机3的圆形进风口连接的一端的管道2截面形状而定,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例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管道2与风机3的连接处的管道截面形状为圆形,则可以采用在挡板8上开设圆形通孔的结构作为开口12,则圆形管道2可以穿过圆形通孔直接和风机3的进风口接通,实现管道2内热空气的排出。

当然,管道2和风机3连接的一端还可以为方管,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3-图4,管道2采用方管,那么,挡板上相应的开设矩形的开口12,管道2的矩形横截面和矩形开口12朝向第一安装腔的一侧连接,还可以在矩形开口12朝向第二安装腔10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15,导流管15的一端与矩形开口连接,导流管15的另一端与风机3的进风口接通,实现风机3与管道2的连通。

具体的,导流管15可以是直管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3,导流管为圆形的直管,直管的两端都可以设置有朝向外侧的翻边,圆形直管的一端的翻边可以通过螺钉、螺柱等紧固件将导流管15的一端固定在挡板8上,圆形直管的另一端则朝向风机3的进风口6设置,如此实现了管道2和风机3的进风口连通。

另外,当管道2为圆管时,可以在管道2和矩形开口12的连接处设置与开口12连接的部分,该开口12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为矩形。例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开口12连接部分可以是方形管道接头,方形管道接头和矩形开口连接。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圆形管道2和方形开口12连接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背离管道中心线方向的径向的翻边,翻边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将管道2和方形开口12连接。

在排风的过程中,管道2的热空气通过风机3排放在第二安装腔10内,然后通过第二安装腔10设置的出风口11将热空气排出柜体1以实现散热,图3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变流器柜在对功率模块4进行散热时风的流向。

具体的,出风口11可以设置在第二安装腔10顶面或者侧面。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3-图4,出风口11可以同时开设在第二安装腔10的侧面(如图3示的柜体的右侧)以及顶面,通过顶面和侧面的出风口11共同作用,增大了热空气排出的速度,提高了对功率模块4的散热效率。同时,出风口还可以为风机的安装提供进口和出口,拆卸方便。一般而言,出风口11的形状可以为图6所示的矩形的形状,采用两个方形出风口11并排设置的形式。当然,出风口11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本实施例不做特殊限定。

进一步的,出风口11上还可以设置有滤网板7,避免杂物通过出风口11进入到柜体1的第二安装腔10内。滤网板7可以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等紧固件将滤网板可拆卸地安装在出风口11上。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必须在第二安装腔10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出风口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或者也可以设置成可供用户选择打开或者关闭的出风口11,从而当需要增大散热面积时,通过打开更多的出风口11来实现。例如,在某些示例中,可以在第二安装腔10顶面设置的出风口11上设置有可拆卸地出风口盖。

进一步,变流器柜内的功率模块4可以设置多个,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功率模块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多个所述功率模块4沿图3中的垂直方向并排设置在第一安装腔9内,两个功率模块4在垂直方向上分层设置,使得变流器柜内整体布局更为合理,避免了柜体1内的功率模块4布置杂乱、以及部件更换困难等缺点,同时有利于多个功率模块4的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2包括主管道13以及多个支管道14,每个所述支管道14的一端与多个所述功率模块4的其中一个连接,所述支管道14的另一端与主管道13连通;所述主管道13的一端封闭,所述主管道13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3连接。

具体而言,支管道14的数量是根据功率模块4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支管道14设置为两个,以便与柜体1内设置的两个功率模块4相适配。每个支管道14的一端(如图3所示的左端)和散热器5连接,每个支管道14的另一端和主管道13的连通,散热器5将功率模块4的热量通过支管道14输送给主管道13进而排出柜体1外。可以理解,支管道14与散热器5连接的位置是适宜于冷空气流过散热器5的位置。

进一步,支管道14和功率模块4上的散热器5连接处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圈,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可以采用弹性的U型卡扣式密封圈,密封圈的U型槽卡在支管道14四周的侧壁上,如图3所示,安装有密封圈的支管道14紧靠在散热器5的右端面,通过密封圈的弹性变形实现对散热器5和支管道14之间的密封连接,避免支管道14内的热空气从散热器5和支管道14的连接处的空隙散发在柜体1内。

具体的,主管道13一端封闭,其另一端和风机3连接。例如,在图3中,主管道13竖直设置在柜体1内部,两个支管道14则水平设置,从而该支管道14与主管道13垂直。主管道13的上端穿过挡板8上的开口12与风机3连接,主管道13的底端则封闭,以免进入主管道13的热空气散失到第一安装腔9中。可选地,如图3所示,将竖直管道2的底端设置为往上倾斜,从而可以对进入主管道13的风起导向作用,减小了下部支管道14风流向主管道13的阻力,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如图4所示,柜体1的侧壁上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多个纵梁,以及位于相邻两根纵梁之间的横梁;每个纵梁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柜体的侧壁上,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柜体的顶面和底面固定;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纵梁固定。通过在柜体1内部设置有横梁和纵梁,不仅可以加强柜体1的整体结构的强度,还可以提供用于柜体1内的功率模块4和其他电气组件的安装位置。

具体的,方便了纵梁在柜体1内的安装位置转移,纵梁的两端可以是通过螺栓或者螺钉等紧固件将纵梁可拆卸地安装在柜体1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同理,横梁的两端可以是通过螺栓或者螺钉等紧固件将横梁可拆卸地安装在相邻两个纵梁之间。其中,横梁安装在纵梁的位置取决于柜体内电气组件的安装位置。纵梁在柜体内的分布位置取决于柜体内部电气组件的安装位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纵梁是设置在柜体的两个侧壁以及柜体的背面上,纵梁可以包括三个纵梁,可以分别为第一纵梁16、第二纵梁17和第三纵梁18,第二纵梁17位于第一纵梁16和第三纵梁18之间。同理,横梁还可以包括第一横梁19和第二横梁20,第一横梁19可以是设置在第一纵梁16和第二纵梁17之间,第二横梁20可以是设置在第二纵梁17和第三纵梁18之间的。其中第一横梁19可以用来安装主管道13,第二横梁20该可以用来安装功率模块4,横梁以及纵梁的数量可以根据柜体1内电气组件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而定,本实施例不对其做特殊限定。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19可以通过螺栓或者螺钉等连接件将主管道13的侧壁固定在第一横梁19上。进一步,第一横梁19的可以对称分布在柜体1的两个侧壁上,第一横梁19还可以为多个,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主管道13的两侧的纵梁上。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柜体的一侧采用了两个第一横梁19,提高了管道2的安装强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横梁20还可以为多个,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横梁20采用了两对,对称分布在柜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每个功率模块4通过一对第二横梁20固定在柜上。

进一步,每个第二横梁20上还可以设置有外轨,每个功率模块4的两侧还可以设置有与上述外轨配合的内轨,上述外轨和内轨之间还设置有滚珠,内轨、外轨以及滚珠在功率模块4和第二横梁20之间形成了滑轨,以此,每个功率模块4可以相对柜体1实现滑动,功率模块4可以在滑轨的作用下从柜体1内抽出,方便了功率模块4的安装以及更换维护。

进一步,在内轨和功率模块4的连接处之间还可以设置有L形的安装板,起到进一步加强内轨和功率模块4的安装强度的作用,安装板的一端可以是焊接或者通过螺栓等固定在内轨的内侧,安装板的另一端同样可以通过焊接或者通过螺栓等固定在功率模块4相对于内轨的一侧,安装板对称设置在散热器5和内轨的连接处,实现内轨和功率模块4稳固的安装在一起。

进一步,变流器柜内还可以包括传感器组件25和放电电阻组件26。其中,放电电阻组件26还可以集成了电阻单元、熔断器单元及电磁接触器等电器元件,该放电电阻组件26与功率模块4之间进行电连接以实现功率模块4的功能,该传感器组件25与功率模块4之间进行电连接以实现功率模块4的功能。具体而言,该放电电阻组件26、传感器组件25可以通过螺栓或者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柜体1的侧壁上,例如图4所示,可以将放电电阻组件26可以是固定在柜体1背面的纵梁上,该放电电阻组件26与功率模块4之间则可以通过铜排27进行电连接,通过铜排27的电连接的形式,使得连接可靠布线规范。请继续参照图3,该传感器组件25可以固定在柜体1的一侧(如图所示的柜体的右侧),该传感器组件25与功率模块4之间通过铜排27进行电连接。当然,传感器组件25、放电电阻组件26和功率模块4之间的电连接也可以采用电缆连接的形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进一步,如图5所示,变流器柜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有柜门22,用于安装在柜体1上使得变流器柜体1内形成的容置空间为密闭空间,例如,柜门22和柜体1可以采用分体式或者是连接一体的形式。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矩形的板状结构作为柜门22,矩形板的一边可以是铰接在柜体1的一个侧壁上,在这里本实施例不作特殊限定。

进一步,进风口6还可以设置在柜门22上。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进风口6的形状可以为两个矩形口并排设置在柜门22上正对着散热器5的位置上,风机3在通电的时候,从矩形口进入到柜体1的风穿过散热器5,将散热器5的热量带入管道2内,风机3在运行状态下就把管道2内的热空气排出变流器柜的外部。具体的,柜门22上还可以设置有把手23,用于手持方便打开或者关上柜门。

进一步,柜体内还可以设置有照明灯21,照明灯21可以是安装在上述的横梁上,以此,使得变流器柜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也能在照明灯21的作用下看清柜体1内部的各个电气组件,避免了更换时的误操作。当然,照明灯21还可以是安装在纵梁上。另外,照明灯可以采用如下的控制方式,当柜门22打开时,柜体照明灯处于工作状态;当柜门22关闭时,柜体照明灯自动熄灭,提高了照明灯使用的便捷性。

进一步,柜体1的顶部还可以设置有吊耳24,用于变流器柜的安装位置的转移。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吊耳24采用圆环状的钢筋制成,吊装设备的吊手可直接挂在环状的吊耳24中,实现对变流器柜的位置转移。具体的,柜体的底板上还可以开设有接线孔29,用于将变流器柜体内的接线端子通过接线孔引出变流器柜和外部的用户电缆实现连接。具体的,变流器柜体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底座28,变流器柜体通过底座28可以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

本实施例提出的变流器柜,在柜体内的容纳空间通过设置挡板把容纳空间分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将风机和功率模块以及管道安装在两个独立腔体内,分区、分层安装,使得柜体内部的整体布局合理,解决了各电气组件更换困难等的问题;通过在第二安装腔上开设有不同方向的出风口,可以改变管道内热空气排出柜体的方向;通过在散热器和支管道之间设置于密封圈,避免了支管道内的热空气散发到柜体内;通过在柜体内设置有纵梁以及横梁,为柜体内的电气组件提供了安装位置,横梁和纵梁之间的可拆卸的连接关系,满足了电气组件安装位置可移动的特点,使得电气组件地安装位置更加灵活;通过在功率模块和横梁之间设置有滑轨,使得功率模块可以从柜体抽出,提高了功率模块安装以及维护的便捷性;通过在贵体内设置有照明灯,降低了变流器柜对使用环境的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得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