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4411发布日期:2019-05-31 21:32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安全方便的电动车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现今为止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无机化学电源,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可逆性,电压特性平稳,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且可再生使用)及造价低廉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国防、通信、铁路、交通、工农业生产部门。目前,我国的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大多也采用了铅酸蓄电池。但是,如果蓄电池使用不当,会导致其寿命大大缩短。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因素有很多,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充电方法不正确,充电技术不能适应铅蓄电池的特殊需求,造成电池很难达到规定的循环寿命。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充电器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近年来蓄电池自身的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作为其能量再次补充的充电器的发展却非常缓慢,传统的充电器只能进行简单的恒压或者恒流充电——以致充电时间很长,充电效率降低。除此之外,充电结束时,传统的充电器不能在电池充满后自动断电,人们往往忘记将充电器拔下从而导致蓄电池过冲,影响其使用寿命,更甚会将产生爆炸现象。近年来全国高频次发生电动车电瓶充电引发的火灾。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实际中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电路,设计新颖,电路设计安全可靠,提升电瓶车充电的效率,实用性能优,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电路,充电电路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电源的直流接口,充电电路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电瓶充电的交流接口,交流接口处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充电电路包括有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光耦IC2、运放IC3A、运放IC3B、运放IC3C、运放IC3D、主控芯片IC4、变压器T1,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1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8、电容C9,电阻R8和电容C9之间为并联,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1脚连接光耦IC2内部三极管的集电极,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3脚和5脚之间串联有电容C10、电容C11,集成电路IC的4脚和8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7,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6脚分别串联有电阻R4、电容C13,电阻R4和电容C13 之间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容C13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串联有二极管D6、电容C6,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7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0、电阻R1、电阻R03、电阻R3,变压器T1的一个端口连接电阻R2,变压器T1的另一个端口分别串联有二极管D5、电阻R11,二极管D5和电阻R11 之间连接有电容C8,变压器T1的第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19、电容C7、电阻R5、电容C14、电阻R21、电阻R63-64、电阻R93-96、电阻R17、电阻R83,变压器T1的第四个端口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18、电容C28、电阻R30、电阻R16、电阻R47、电阻R92,光耦IC2的三极管和二极管之间串联有电容 C0,光耦IC2的二极管串联有电阻R14,电阻R14分别连接二极管D17、二极管D15,二极管D17和二极管D15之间为串联,二极管D17连接运放IC3A的 1脚,电路IC3A的1脚和2脚之间分别串联有电容C3、电阻R15,运放IC3A 的3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018,电阻 R28和电阻R29之间为串联,电阻R29连接有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三极管Q9 的基极分别连接有电阻R62、电阻R71,电阻R71连接运放IC3C的8脚,二极管D15的一端连接有电容C22,二极管D15的另一端连接运放IC3D的14脚,电容C22串联有电阻R40,运放IC3D的12脚连接运放IC3B的5脚,运放IC3D 的13脚连接有电阻R49,运放IC3B的6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67、电阻R68,运放IC3B的7脚连接有电阻R33,电阻R33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33A,电阻R33 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IC4的4脚,运放IC3C的8脚通过电阻R10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保险丝,运放IC3C的9脚和主控芯片 IC4的2脚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22,主控芯片IC4的1脚分别连接有快速恢复二极管DW6、电容C45、电容C46、电阻R34,主控芯片IC4的3脚通过电阻 R32连接运放IC3C的8脚,主控芯片IC4的6脚、7脚分别连接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6和电阻R37均连接发光二极管LD1。

进一步,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之间为串联,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 为串联。

进一步,所述二极管D19、电容C7、电阻R5之间为串联,电容C14、电阻R21、电阻R63-64、电阻R93-96之间为并联,电阻R17和电阻R83之间为串联,二极管D18和电容C28之间为串联。

进一步,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采用的型号为KA3842AF,光耦IC2 采用的型号为EL817,运放IC3A、运放IC3B、运放IC3C、运放IC3D采用的型号均为LM32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路设计易于实现,充电器能够实现充电曲线的智能控制,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对电池和充电器本身进行极限保护,克服充电时的各种隐患,自动断电,提升电瓶车充电的效率,智能化程度强,安全程度高,可适用于各种品牌、各种规格的新电池,特别是存在各种不良的老电池,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电路,充电电路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电源的直流接口,充电电路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电瓶充电的交流接口,交流接口处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充电电路包括有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光耦IC2、运放IC3A、运放IC3B、运放IC3C、运放 IC3D、主控芯片IC4、变压器T1,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1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8、电容C9,电阻R8和电容C9之间为并联,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 1脚连接光耦IC2内部三极管的集电极,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3脚和5脚之间串联有电容C10、电容C11,集成电路IC的4脚和8脚之间串联有电阻 R7,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6脚分别串联有电阻R4、电容C13,电阻R4和电容C13之间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电容C13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串联有二极管D6、电容C6,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的7 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0、电阻R1、电阻R03、电阻R3,变压器T1的一个端口连接电阻R2,变压器T1的另一个端口分别串联有二极管D5、电阻R11,二极管 D5和电阻R11之间连接有电容C8,变压器T1的第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19、电容C7、电阻R5、电容C14、电阻R21、电阻R63-64、电阻R93-96、电阻R17、电阻R83,变压器T1的第四个端口分别连接有二极管D18、电容 C28、电阻R30、电阻R16、电阻R47、电阻R92,光耦IC2的三极管和二极管之间串联有电容C0,光耦IC2的二极管串联有电阻R14,电阻R14分别连接二极管D17、二极管D15,二极管D17和二极管D15之间为串联,二极管D17连接运放IC3A的1脚,电路IC3A的1脚和2脚之间分别串联有电容C3、电阻 R15,运放IC3A的3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018,电阻R28和电阻R29之间为串联,电阻R29连接有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三极管Q9的基极分别连接有电阻R62、电阻R71,电阻R71连接运放 IC3C的8脚,二极管D15的一端连接有电容C22,二极管D15的另一端连接运放IC3D的14脚,电容C22串联有电阻R40,运放IC3D的12脚连接运放IC3B 的5脚,运放IC3D的13脚连接有电阻R49,运放IC3B的6脚分别连接有电阻R67、电阻R68,运放IC3B的7脚连接有电阻R33,电阻R33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33A,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IC4的4脚,运放IC3C的8脚通过电阻R10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保险丝,运放IC3C 的9脚和主控芯片IC4的2脚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22,主控芯片IC4的1脚分别连接有快速恢复二极管DW6、电容C45、电容C46、电阻R34,主控芯片 IC4的3脚通过电阻R32连接运放IC3C的8脚,主控芯片IC4的6脚、7脚分别连接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6和电阻R37均连接发光二极管LD1。

另外,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之间为串联,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为串联。二极管D19、电容C7、电阻R5之间为串联,电容C14、电阻R21、电阻 R63-64、电阻R93-96之间为并联,电阻R17和电阻R83之间为串联,二极管 D18和电容C28之间为串联。开关电源控制芯片IC1采用的型号为KA3842AF,光耦IC2采用的型号为EL817,运放IC3A、运放IC3B、运放IC3C、运放IC3D 采用的型号均为LM324。

本实用新型根据充电前蓄电池残余电量的不同,每次充电的时间将有所不同,具有涓流充电、快速充电、均充电、浮充电。

(1)涓流充电;

若蓄电池在充电初期已处于深度放电状态,为避免对蓄电池充电电流过大,造成热失控,微处理器通过监测蓄电池的电压,对蓄电池实行稳定小电流涓流充电。在涓流充电阶段,电池电压开始上升,当电池电压上升到能接受大电流充电的阀值时则转入快速充电阶段。

(2)快速充电;

该阶段为大电流恒流充电,电池电压上升较快,当电压上升至均充电压阀值时,则转入均充阶段。

(3)均充电;

该阶段为恒压充电,它可使电池容量快速恢复。这时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流下降至某一固定值时,自动转入浮充电。

(4)浮充电;

该阶段主要用来补充蓄电池自放电所消耗能量,此标志着充电过程结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路设计易于实现,充电器能够实现充电曲线的智能控制,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对电池和充电器本身进行极限保护,克服充电时的各种隐患,自动断电,提升电瓶车充电的效率,智能化程度强,安全程度高,可适用于各种品牌、各种规格的新电池,特别是存在各种不良的老电池,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