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分配装置及货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4669发布日期:2019-08-13 20:5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电源分配装置及货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电源分配装置及货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使得工业或生产现场的电子设备可以有序、整齐地排列防置,电子设备及其相关配件一般放置于货架上。

相关配件可以包括电源分配单元(Power Distribution Unit,简称PDU)以及交换机等,PDU可以为多个电子设备供电,交换机可以实现多个电子设备的信息传输。

但是,安装时,需要先将PDU固定在货架上,然后将交换机通过线束等捆绑在货架上,安装流程复杂,效率低。

上述背景技术内容仅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而并不代表承认或认可所提及的任何内容属于相对于本申请的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分配装置及货架系统,以简化PDU和交换机的安装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分配装置,包括:PDU以及交换机;所述交换机与所述PDU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源分配装置,其中,所述PDU包括PDU外壳,所述交换机包括交换机外壳,所述PDU外壳与所述交换机外壳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源分配装置,其中,所述PDU外壳及所述交换机外壳均沿预设方向延伸,所述PDU外壳沿所述预设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端面,所述交换机外壳沿所述预设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源分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面形成有连接孔,所述第二端面上形成有螺纹孔,螺钉穿过所述连接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接。

如上所述的电源分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

如上所述的电源分配装置,其中,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螺纹孔沿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的电源分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面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卡合的第二限位部。

如上所述的电源分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的卡块,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与所述卡块卡合的卡槽。

如上所述的电源分配装置,其中,所述PDU外壳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端形成有用于与货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交换机外壳背离所述第二端面的一端形成有用于与货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如上所述的电源分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安装孔。

如上所述的电源分配装置,其中,所述电源分配装置还包括电源适配器,所述PDU外壳中设置有PDU芯片,所述交换机外壳内设置有交换机芯片,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与所述PDU芯片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源分配装置,其中,所述电源适配器集成在所述交换机芯片上。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货架系统,包括货架以及电源分配装置,所述货架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层板,所述电源分配装置固定在所述层板的侧面。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分配装置及货架系统,通过设置PDU以及交换机;且交换机与PDU固定连接,使得PDU与交换机可以在一次安装过程中同时安装在货架上,操作简单,效率高且占用的空间少。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货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源分配装置的轴测图;

图4为图1中电源分配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图3中PDU的轴测图;

图6为图3中PDU的主视图;

图7为图3中PDU的左视图;

图8为图3中交换机的轴侧图;

图9为图3中交换机的主视图;

图10为图3中交换机的右视图;

图11为图3中电源分配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源分配装置;

110:PDU;

111:第一端面;

112:连接孔;

113:第一开口;

114:第一限位部;

115:第一连接部;

116:PDU外壳;

117:第一安装孔;

118:卡槽;

119:PDU芯片;

120:交换机;

121:第二端面;

122:螺纹孔;

123:第二开口;

124:第二限位部;

125:第二连接部;

126:交换机外壳;

127:第二安装孔;

128:卡块;

129:交换机芯片;

130:电源适配器;

200:货架;

210: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货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电源分配装置的轴测图;图4为图1中电源分配装置的主视图;图5为图3中PDU的轴测图;图6为图3中PDU的主视图;图7为图3中PDU的左视图;图8为图3中交换机的轴侧图;图9为图3中交换机的主视图;图10为图3中交换机的右视图;图11为图3中电源分配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1至图1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分配装置100,包括:PDU110以及交换机120;交换机120与PDU110固定连接。

具体地,电源分配装置100同时具备PDU110及交换机120的功能。PDU110可以具有多个电源插口,电源插口的种类可以有多种,多个电子设备可以分别通过电源插口与PDU110连接,从而获取供电。

交换机120可以具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

交换机120与PDU110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焊接、胶接等。优选地,电源分配装置100可以具有壳体,交换机120和PDU110可以同时固定在壳体内,即交换机120和PDU110共用同一个壳体,从而可以合理体用壳体内的空间,减小电源分配装置100的占用空间。

当需要将电源分配装置100安装到货架200上时,只需要将电源分配装置100直接固定在货架200上即可,无需分开固定PDU110和交换机120,操作方便,且效率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分配装置,通过设置PDU以及交换机;且交换机与PDU固定连接,使得PDU与交换机可以在一次安装过程中同时安装在货架上,操作简单,效率高且占用的空间少。

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PDU110包括PDU外壳116,交换机120包括交换机外壳126,PDU外壳116与交换机外壳126固定连接。

具体地,PDU110可以包括实现电源分配功能的PDU模块(例如PDU芯片等),以及用于封装PDU模块的PDU外壳116。电源插口可以设置在PDU外壳116上。交换机12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通信的交换机模块(例如交换机芯片等),以及用于封装交换机模块的交换机外壳126。端口可以设置在交换机外壳126上。即交换机120和PDU110可以分别具有交换机外壳126和PDU外壳116。

交换机外壳126和PDU外壳116可以通过常见的固定方式连接以实现交换机120和PDU110的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保证PDU110和交换机120的独立性,便于加工及维护。

进一步地,PDU外壳116及交换机外壳126均沿预设方向延伸,PDU外壳116沿预设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端面111,交换机外壳126沿预设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第二端面121,第一端面111与第二端面121固定连接。

具体地,PDU外壳116可以沿预设方向延伸,预设方向可以为直线方向,多个电源插口也可以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在PDU外壳116上。交换机外壳126也可以沿预设方向延伸,多个端口可以按矩阵排列在交换机外壳126上。交换机外壳126沿预设方向的一端形成第二端面121,PDU外壳116沿预设方向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面111,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21固定连接实现交换机120和PDU110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形成的电源分配装置整体沿预设方向延伸,可以合理利用货架200上的横向或纵向的长条形空间,空间利用率高。

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21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焊接、胶接等,优选地,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2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具体地,第一端面111上可以形成有连接孔112,第二端面121上形成有螺纹孔122,螺钉穿过连接孔112后与螺纹孔122螺接,安装及拆卸方便,便于维护。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孔112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端面121上,而螺纹孔122可以形成在第一端面111上。

进一步地,第一端面11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13,第二端面121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113连通的第二开口123。

具体地,第一端面111的形状可以为方形,第一开口113的形状可以近似方形,第二端面121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第二开口123的形状也可以近似为方形。第一开口113可以与第二开口123连通,从方便接近及安装螺钉。另外,PDU110和交换机120之间的连接线等也可以穿过第一开口113和第二开口123,避免外部走线影响美观。

螺纹孔122可以设置在第二开口123的边缘,优选地,螺纹孔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螺纹孔122沿第二开口123的边缘间隔设置,以提高PDU110和交换机120的连接强度。例如,螺纹孔122的数量可以为四个。

连接孔11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开口113的边缘,连接孔112的数量与螺纹孔122的数量一致,优选地,连接孔112可以为中心角大于180度小于360度的扇形孔,即连接孔112可以与第一开口113连通,以提高第一端面111的开口面积,便于安装及操作。

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第一端面111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14,第二端面121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114卡合的第二限位部124。

具体地,第一限位部114与第二限位部124卡合以实现定位,方便后续的螺钉连接。

第一限位部114和第二限位部124的种类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限位部114可以为凹槽,第二限位部124可以为与凹槽卡合的凸起。

优选地,第二限位部124包括凸出设置在第二端面121上的卡块128,第一限位部114包括与卡块128卡合的卡槽118,卡合方便快速。卡块128可以为钩状结构,卡槽118可以为单独形成在第一端面111上的通槽或凹陷,卡块128可以伸入卡槽118内实现卡合,从而实现定位。进一步优选地,卡槽118可以与第一开口113连通,即卡槽118的槽壁可以由第二开口123的部分壁板构成,使得卡槽118可以与第一开口113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卡块128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卡槽118的数量可以与卡块128相等,以提高定位效果。

安装时,先将卡块128伸入卡槽118中,使得两者卡合,此时连接孔112与螺纹孔122对准,然后可以把螺钉安装到螺纹孔122中,安装更加迅速方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PDU外壳116背离第一端面111的一端形成有用于与货架20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5,交换机外壳126背离第二端面121的一端形成有用于与货架20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5。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5的种类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连接部115可以是用于卡接的凸台,又或者第一连接部115可以是用于铆接的铆钉。第二连接部125的种类也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二连接部125可以是用于卡接的凸台,又或者第二连接部125可以是用于铆接的铆钉。第二连接部125可以与第一连接部115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115包括第一安装孔117,第二连接部125包括第二安装孔127。第一安装孔117和第二安装孔127可以用于穿设螺钉,从而将电源分配装置100螺接在货架200上。

另外,第一安装孔117和第二安装孔127可以长圆孔,从而方便调节安装位置,安装公差范围较大。第一安装孔117和第二安装孔127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以提高固定效果。

作为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电源分配装置100还包括电源适配器130,PDU外壳116中设置有PDU芯片119,交换机外壳126内设置有交换机芯片129,电源适配器130的输入端与PDU芯片119连接,电源适配器130的输出端与交换机芯片129连接。

具体地,参考图11,PDU芯片119的额定输出电压可以为220V,电源适配器130可以为能够实现电源匹配功能的结构,例如其可以将220V电压转化为3.3V,电源适配器130连接于交换机芯片129和PDU芯片119之间,从而可以将PDU110输出的220V电压转换为交换机120可用的3.3V电压,实现交换机120供电。

可以理解,电源适配器130可以作为独立的设备放置于交换机外壳126和PDU外壳116外,又或者电源适配器130可以设置在交换机外壳126或PDU外壳116内,以减少空间的占用,并简化安装过程。

进一步地,电源适配器130可以集成在交换机芯片129上,以提高电源分配装置100的集成度,简化了交换机120的电源连接方式,提高货架200空间利用率。

另外,当电源适配器130集成在交换机芯片129上时,电源适配器130的输入端可以通过导线与PDU芯片119连接,又或者交换机芯片129上可以形成有内置走线,电源适配器130的输入端可以通过走线与PDU芯片119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货架系统,包括货架200以及电源分配装置100,货架200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层板210,电源分配装置100固定在层板210的侧面。电源分配装置100,包括:PDU110以及交换机120;交换机120与PDU110固定连接。

具体地,货架200可以包括多个立柱以及固定固定在立柱间的多个层板210,立柱可以沿垂向设置,层板210沿垂直于立柱的平面延伸,层板210的边缘可以固定在多个立柱上,层板210上方可以用于放置多种电子设备。电源分配装置100可以设置在层板210的一个侧面,从而不占用层板210上方的空间,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电源分配装置100同时具备PDU110及交换机120的功能。电源分配装置100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另外,多个层板210可以沿垂向平行间隔设置,每个层板210的侧面都可以设置有一个电源分配装置100。

当需要将电源分配装置100安装到货架200上时,只需要将电源分配装置100直接固定在层板210的侧面即可,无需分开固定PDU110和交换机120,操作方便,且效率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货架系统,通过设置PDU以及交换机;且交换机与PDU固定连接,使得PDU与交换机可以在一次安装过程中同时安装在货架上,操作简单,效率高且占用的空间少。

当用于本申请中时,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能会在本申请中使用以描述各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别开。比如,在不改变描述的含义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叫做第二元件,并且同样第,第二元件可以叫做第一元件,只要所有出现的“第一元件”一致重命名并且所有出现的“第二元件”一致重命名即可。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都是元件,但可以不是相同的元件。

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

上述技术描述可参照附图,这些附图形成了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且通过描述在附图中示出了依照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虽然这些实施例描述的足够详细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这些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这样就可以使用其它的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变化。所有这些变化被认为包含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