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及光伏逆变器、电力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6806发布日期:2019-08-13 21:1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端子及光伏逆变器、电力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光伏逆变器、电力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力应用的普及化趋势,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具备小型化、精密化、便携化的应用特点,此类电力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为用户带来了便宜。例如,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电能表、漏电断路器、消防报警器、负荷控制开关、空气开关、直流电源、光伏逆变器等。

目前,这些电力设备多采用螺钉式接线端子进行线路连接,为了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达到牢靠、密闭、防水、防尘的效果,往往将螺钉式接线端子置于该些电力设备的内部,通过外部壳体上的接线孔引入电线至内部的螺钉式接线端子,比如常见的电能表、消防报警器、直流电源、光伏逆变器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接线方式。当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内置的接线端子往往会给电线的拆装过程带来不便,需要打开电力设备的外部壳体才能进行电线的拆装作业,在遇到接线调试、设备维护或线路变更等应用情形时,将极大地影响接线效率,为接线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量,此外,电线的反复拔插过程还会引起外部壳体上接线孔处的防水防尘等级下降的后果,不利于在一些多电力设备的场合中进行推广应用。

例如,光伏逆变器多与光伏电池板配合应用于室外、旷野的场合中,为达到防水防尘的使用效果,多将螺钉式接线端子设置在光伏逆变器的壳体内部,通过防水防尘孔从外部引入电线,而在光伏发电的调试或者维护阶段,频繁地打开光伏逆变器的壳体来进行接线作业将对壳体的密闭性能造成损害,严重影响光伏逆变器在室外、旷野中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电力设备内置法接线所带来的接线不方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及光伏逆变器、电力设备。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

基座,用于装配于一电力设备的外壳上,以在所述电力设备的外壳上形成接线载体;

导板,装配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导板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电力设备的内部电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电线连接;

盖体,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用于与所述基座配合以形成保护外壳。

所述基座包括:

立壁,用于与所述电力设备的外壳连接,以对所述基座进行装配定位;

导槽,垂直固定在所述立壁的一侧面上,延伸至所述立壁的另一侧面,所述导板配合安装在所述导槽的槽体内。

所述立壁的与所述导槽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卡扣,所述多个第一卡扣用于使得所述立壁与所述电力设备的外壳进行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立壁的与所述导槽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形成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与螺钉配合以对所述导槽的槽体内安装的导板进行位置限定。

所述导槽的数量有两个,并列固定在所述立壁的一侧面上;所述导板的数量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导槽配合安装。

所述基座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在所述立壁上,对两个并列固定的导槽形成隔离。

所述导板在所述立壁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接线的端部,所述导板的各端部上形成有螺钉孔,用于进行螺钉式接线。

所述导板的材料为铜、银、铝或者其合金。

所述盖体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用于封闭所述导槽;所述腔室的一侧壁上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插入外部的电线,以使得电线能够与所述导槽的槽体内配合安装的导板进行连接。

所述腔室的另一侧壁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二卡扣,所述基座的立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多个第二卡扣分别配合的多个第二卡孔,所述多个第二卡扣与所述多个第二卡孔配合安装以使得所述盖体与所述基座的立壁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件外壳;

逆变电路,置于所述器件外壳的内部,用于对光伏电能进行电力逆变;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接线端子;

所述接线端子的基座装配在所述器件外壳的侧壁上,所述接线端子的导板的一端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电线连接。

所述器件外壳的侧壁上形成有配合于所述多个第一卡扣的第一卡孔,所述多个第一卡扣穿过所述第一卡孔并卡扣在所述第一卡孔所在的内侧壁上,使得所述器件外壳与所述基座的立壁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根据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包括:

设备外壳;

电力电路,内置于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用于进行电力控制;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接线端子;

所述接线端子的基座装配在所述设备外壳的侧壁上,所述接线端子的导板的一端与所述电力电路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电线连接。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接线端子及光伏逆变器、电力设备。其中,接线端子包括基座、导板和盖体,由于基座的立壁可方便地装配在电力设备的外壳上,使得基座能够成为电力设备外部的一个接线载体;并且导板配合安装在基座的导槽上,使得用户可将电线直接连接在导板上,而无需将电线引入电力设备的内部,避免了接线时的繁琐工作;当基座上设置多个导槽时,在基座的立壁上设置的隔板可对各导槽形成隔离作用,可避免各线路之间的以外触碰而引起的短路情形;由于盖体在基座上的可拆卸作用,使得用户可方便的去除盖体后进行电线的拆装工作,此外,盖体还对基座上的导槽具有封闭作用,可对线路形成防水防尘防触碰的保护效果,可有效拓展接线端子的适用环境。本申请公开的光伏逆变器、电力设备均采用了上述的接线端子,使得光伏逆变器、电力设备具备了便于用户拆装的接线效果,可提高此类设备的接线效率,可增强其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接线端子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接线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接线端子的横向剖面图;

图4为接线端子的纵向剖面图;

图5为光伏逆变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光伏电力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4,本申请公开一种接线端子1,其包括基座11、导板13和盖体14,下面分别说明。

基座11用于装配于一电力设备的外壳上,以在电力设备的外壳上形成接线载体。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基座11包括立壁110和导槽112,其中,立壁110用于与电力设备的外壳连接,以对基座11进行装配定位,导槽112垂直固定在立壁110的一侧面上,延伸至立壁110的另一侧面,导板13配合安装在导槽112的槽体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导槽112的槽体延伸至立壁110的另一侧面,在立壁110上形成导板13可穿过的通孔。此外,导槽112的槽体的宽度和深度应当略大于导板13的宽度和高度,以使得导板13配合安装于所述导槽112内时,导板13不会因为配合间隙较大而产生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为满足两相接线方法,设置两个导板13,在基座11上设置两个导槽112,而两个导板13分别与两个导槽配合安装。那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设置两个导板13和两个导槽112时,可形成两路的接线线路,可满足两相电的接线方法。

进一步地,基座11还包括隔板114,隔板114固定在立壁110上,对两个并列固定的导槽112形成隔离,以使得两路的接线线路之间互不影响,避免线路触碰而引起的短路情形。

进一步地,见图1和图2,立壁110的与导槽112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卡扣1102,该些多个第一卡扣1102用于使得立壁110与电力设备的外壳进行可拆卸式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扣110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立壁110的与导槽112相对的另一侧面的四角上,从而使得立壁110通过第一卡扣1102可稳固地连接在电力设备的外壳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立壁110的与导槽112相对的另一侧面上没有形成1102,而是在另一侧面上形成有胶水等粘接材料,使得立壁110能够粘接在电力设备的外壳上。

进一步地,见图1-图4,立壁110的与导槽112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形成有限位块1101,限位块1101用于与螺钉配合以对导槽112的槽体内安装的导板13进行位置限定。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见图3-4,限位块1101的数量有两个,分别对两个导槽112内配合安装的两个导板13进行位置限定;对于任一限位块1101,可通过一螺钉D2穿过导板13上的相应通孔将导板13固定在限位块1101上。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对于任一限位块1101,可通过胶水等粘接材料将导板13固定在限位块1101上。需要说明的是,采用限位块1101可利于对导板13进行固定,使得导板13在导槽112内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晃动引起的单板13移位或脱落的情形。

导板13装配于基座11上,导板13的一端用于与电力设备的内部电路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电线L1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和图3,导板13在立壁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接线的端部,导板13的各端部上形成有螺钉孔130和螺钉孔132,用于进行螺钉式接线;例如,在导板13配合安装在导槽112上时,可通过螺钉孔130和与之配合的螺钉D1将外部的电线L1连接在导板13上。需要说明的是,电线L1的端部可为电线丝以通过绞缠在螺钉D1上的方式连接在导板13上,也可为扁平状的且具有通孔的常用电接头以套设螺钉D1上的方式连接在导板13上。

进一步地,导板13为导电载体,其材料可为铜、银、铝或者其合金。而导板13的长宽高尺寸(或者截面积)应当根据实际的供电能力而设定,以实际应用为准,这里不对其进行限定。

盖体15与基座11可拆卸连接,用于与基座11配合以形成保护外壳。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和图4,盖体15形成有腔室,腔室用于封闭导112,腔室的一侧壁上形成有通孔150,通孔150用于插入外部的电线L1,以使得电线L1能够与导槽112的槽体内配合安装的导板13进行连接。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孔150可以为圆孔或者矩形开口,以利于电线L1方便插入为准。

进一步地,见图1、图3和图4,盖体15的腔室的另一侧壁上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二卡扣152,基座11的立壁上形成有与该些多个第二卡扣152分别配合的多个第二卡孔1103,多个第二卡扣152与多个第二卡孔1103配合安装以使得盖体15与基座的立壁110形成可拆卸式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卡扣15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盖体15的两侧壁上;第二卡孔110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立壁110的靠近边缘的位置,使得另个第二卡扣152方便深入至两个第二卡孔1103中,从而将盖体15可拆卸的连接在立壁110上。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需要接线时,可按压第二卡扣152使得其脱离基座11,从而露出导槽112和导板13,此时,可将电线L1连接在导板13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用户需要进行单相接线或者三相接线,则可在立壁110上并列固定一个或三个导槽112,并在各导槽112内分别配合安装一个导板13,从而实现单相或者三相的接线需求。

实施例二、请参考图5,本申请公开一种光伏逆变器2,其包括器件外壳21、逆变电路22和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接线端子1,下面分别说明。

逆变电路22置于器件外壳21的内部,用于对光伏电能进行电力逆变。由于光伏逆变电路属于现有技术,则这里不再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接线端子1的基座11装配在器件外壳21的侧壁上,接线端子1的导板13的一端与逆变电路22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电线L1连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和图5,器件外壳21的侧壁上形成有配合于多个第一卡扣1102的第一卡孔210,多个第一卡扣1102穿过第一卡孔210并卡扣在第一卡孔210所在的内侧壁上,使得器件外壳21与基座的立壁110形成可拆卸式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第一卡扣1102与器件外壳21连接时,有利于增快接线端子21在光伏逆变器2上的装配速度,为用户带来便利。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和图5,导板13的一端通过螺钉孔132和与之配合的螺钉D3连接在逆变电路22上,从而将电线L1上传输的光伏电能输送至逆变电路22,使得逆变电路进行工作。

实施例三、为保护接线端子1在其它设备上的应用方案,相应地,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力设备3,请参考图6,该电力设备3包括设备外壳31、控制电路(图中未标记)和接线端子1。

控制电路置于设备外壳31的内部,用于电力控制。这里的电力设备3可以包括电能表、漏电断路器、消防报警器、负荷控制开关、空气开关、直流电源等电力控制装置,则控制电路为相应电力控制装置的内部电路,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接线端子1的基座11装配在设备外壳31的侧壁上,接线端子1的导板13的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电线L1连接。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