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随控制电路及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2850发布日期:2019-05-24 21:0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跟随控制电路及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跟随控制电路及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电路的非线性元器件的存在,比如整流器,电容滤波电路等,使得虽然输入交流电压是正弦波,但输入电流的波形却会畸变,呈脉冲状,且有大量的谐波,使输入电路的功率因数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即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常采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现有技术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如图1所示,APFC控制芯片(具体型号可以采用:MC33368)控制的电流临界连续型Boost PFC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APFC控制芯片检测输出端N的电感电流,即,输出端N的电感电流经过反馈端FB进入APFC控制芯片,当电流达到正弦基准电流 时,APFC控制芯片产生一个关断信号断开MOSFET管Q1,随之电感电流下降,当电路检测到这一电流过零时,APFC控制芯片产生一个开通信号开通MOSEFT管Q1,从而保持电感电流始终工作于连续和断续的临界状态。

但是,由图1可知,APFC控制芯片只检测输出端N的电感电流,然后根据APFC控制芯片自身规格参数阈值进行调节MOSFET管Q1,其输出端N的电压一般为固定值,即输出端N的电压无法跟随输入端M的电压变化,该电路只能用于某一特定电压输出值场合,适应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跟随控制电路及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跟随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比较器A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整流电路以及电阻R4;

来自于输入端M的电压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后经过电阻R1和电阻R2分压后输入比较器A1的反向输入端;来自于输出端N的电压经电阻R3和电阻R4分压后输入比较器A1的正向输入端;其中,所述比较器A1的输出端作为反馈端FB。

使用的时候,将输入电路的交流电(从输入端M引入),经过整流电路整流成直流电后经过电阻电阻R1和电阻R2分压后作为输入反馈信号反馈到比较器A1的阴极,同时,将输出端N的电压引入,经电阻R3和电阻R4分压后得到输出反馈电压信息输入比较器A1的正向输入端,综上,比较器A1综合了阳极输入端和阴极输入端的信号,释放控制信号经反馈端FB送出(给APFC控制芯片,以便控制开关Q1)。以上可知,反馈端FB的反馈信号来自于输入端M和输出端N的综合控制结果,即输出端N电压具有跟随输入端M电压变化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整流电路为半波整流电路或者全波整流电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半波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3,其中,输入端M连接于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连接于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该处的电容C1可以起到滤波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阻R7和电阻R8,所述电阻R7和电阻R8串联连接且电阻R7和电阻R8之间引出节点连接于比较器A1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7另一端作为反馈端FB。电阻R7和电阻R8可以起到分压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以上所述中任一项跟随控制电路,所述跟随控制电路的反馈端FB连接于APFC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

使用的时候,将输入电路的交流电,同时从输入端M引入另一支路的交流电,经过跟随控制电路的整流电路整流成直流电后经过电阻电阻R1和电阻R2分压后作为输入反馈信号反馈到比较器A1的阴极,同时,将输出端N的电压引入,经电阻R3和电阻R4分压后得到输出反馈电压信息输入比较器A1的正向输入端,综上,比较器A1综合了阳极输入端和阴极输入端的信号,释放控制信号经反馈端FB送出给APFC控制芯片,以便更精准控制开关Q1。以上可知,反馈端FB的反馈信号来自于输入端M和输出端N的综合控制结果,即输出端N电压具有跟随输入端M电压变化的效果,可以运用于不同电压需求的场合,适应性强,且功率因数调节地更精准。另外,由于反馈端FB综合了输入端M和输出端N的信号,从APFC控制芯片出来的控制信号调节时候更精准和高效,从而在设计电路的时候,可以减小可以使电感L1的电感量参数,达到体积减小、成本下降的效果,同时效率也提高,同时可以减小控制开关Q1的导通时间,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跟随控制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跟随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A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整流电路以及电阻R4;

来自于输入端M的电压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后经过电阻R1和电阻R2分压后输入比较器A1的反向输入端,即由图可知,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引出节点连接于比较器A1的反向输入端,整流电路出来的电流流入电阻R1和电阻R2后,在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的节点得到输入端M的反馈电压,进入比较器A1的反向输入端;同理,来自于输出端N的电压经电阻R3和电阻R4分压后输入比较器A1的正向输入端;其中,所述比较器A1的输出端作为反馈端FB。

使用的时候,将输入电路的交流电(从输入端M引入),经过整流电路整流成直流电后经过电阻电阻R1和电阻R2分压后作为输入反馈信号反馈到比较器A1的阴极,同时,将输出端N的电压引入,经电阻R3和电阻R4分压后得到输出反馈电压信息输入比较器A1的正向输入端,综上,比较器A1综合了阳极输入端和阴极输入端的信号,释放控制信号经反馈端FB送出(给APFC控制芯片,以便控制开关Q1)。以上可知,反馈端FB的反馈信号来自于输入端M和输出端N的综合控制结果,即输出端N电压具有跟随输入端M电压变化的效果,可以运用于不同电压需求的场合,适应性强。

以上跟随控制电路所提到的整流电路可以为半波整流电路或者全波整流电路,图中给出了一种实施例,即,半波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3,其中,输入端M连接于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

更优地,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连接于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该处的电容C1可以起到滤波的作用。

更优地,还包括电阻R7和电阻R8,所述电阻R7和电阻R8串联连接且电阻R7和电阻R8之间引出节点连接于比较器A1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7另一端作为反馈端FB。电阻R7和电阻R8可以起到分压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以上所述中任一项跟随控制电路,所述跟随控制电路的反馈端FB连接于APFC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

使用的时候,将输入电路的交流电,同时从输入端M引入另一支路的交流电,经过跟随控制电路的整流电路整流成直流电后经过电阻电阻R1和电阻R2分压后作为输入反馈信号反馈到比较器A1的阴极,同时,将输出端N的电压引入,经电阻R3和电阻R4分压后得到输出反馈电压信息输入比较器A1的正向输入端,综上,比较器A1综合了阳极输入端和阴极输入端的信号,释放控制信号经反馈端FB送出给APFC控制芯片,以便更精准控制开关Q1。以上可知,反馈端FB的反馈信号来自于输入端M和输出端N的综合控制结果,即输出端N电压具有跟随输入端M电压变化的效果,可以运用于不同电压需求的场合,适应性强,且考虑了输入端的调节问题,功率因数调节地更精准。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