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波逆变器PWM波形产生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2883发布日期:2019-05-24 21:05阅读:2619来源:国知局
修正波逆变器PWM波形产生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正波逆变器PWM波形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修正波逆变器是采用PWM脉宽调制方式生成修正波输出,对于修正波逆变器来说,其核心元件为芯片KA7500B或芯片KA3525A,芯片KA7500B和芯片KA3525A的作用均是产生PWM波形。但是这两种芯片的成本高且功能单一,不能很好的保护电路。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修正波逆变器PWM波形产生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修正波逆变器PWM波形产生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修正波逆变器PWM波形产生电路,包括逆变器外壳、内置于逆变器外壳的电池、母线高压采样单元、多谐振荡单元、运算放大单元和三极管倒相单元,其中:

所述多谐振荡单元的输入端直接与电池电连接以产生50Hz方波信号,所述多谐振荡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运算放大单元的反向输入端;

所述运算放大单元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母线高压采样单元,所述运算放大单元输出PWM波形并且与所述三极管倒相单元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倒相单元输出端输出与上述PWM波形相位相反的PWM波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谐振荡单元采用无稳态多谐振荡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算放大单元包括四运算放大器LM324、二极管D4和D5、电阻R10和R11,所述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其中两路反向输入端6脚和9脚电连接于所述多谐振荡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其中两路正向输入端5脚和10脚均电连接于母线高压采样单元以获取基准电压,所述二极管D4和电阻R10并联后的一端连接于LM324的一路输出7脚,另一端输出第一路PWM波形,所述二极管D5和电阻R11并联后的一端连接于LM324的另一路输出8脚,另一端输出第二路PWM波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极管倒相单元包括三极管Q1和Q2、二极管D6、D7、D8、D9、电容C5、C6、电阻R10、R11、R12、R13、R14、R15、R17、R19、R27、R28,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13、发射极经电阻R14以及二极管D9的阳极均电连接于所述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7脚,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同时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27输出第三路PWM波形并依次经电阻R27和R12与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容C5与二极管D6串联后并联于电阻R12的两端,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15、发射极经电阻R19以及二极管D8的阳极均电连接于所述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8脚,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同时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R28输出第四路PWM波形并依次经电阻R28和R17与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容C6与二极管D7串联后并联于电阻R17的两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修正波逆变器PWM波形产生电路还包括漏电保护单元,所述漏电保护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逆变器外壳,所述漏电保护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运算放大单元以实现在逆变器外壳对地电压高于预设电压时切断PWM波形生成电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设电压为50V。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修正波逆变器PWM波形产生电路,其有益效果在于,修正波逆变器中采用电路结构产生PWM波形,结构简单且大大降低了成本;在PWM波产生电路中加入漏电保护单元,在修正波逆变器出现过流过压时可切断PWM的生成电路,从而使得修正波逆变器的AC输出关闭,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提高了修正波逆变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修正波逆变器PWM波形产生电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修正波逆变器PWM波形产生电路,包括逆变器外壳、内置于逆变器外壳的电池、母线高压采样单元、多谐振荡单元、运算放大单元、三极管倒相单元和漏电保护单元,其中:

所述多谐振荡单元的输入端直接与电池电连接以产生50Hz方波信号,所述多谐振荡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运算放大单元的反向输入端;

所述运算放大单元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母线高压采样单元,所述运算放大单元输出PWM波形并且与所述三极管倒相单元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倒相单元输出端输出与上述PWM波形相位相反的PWM波形;

所述漏电保护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逆变器外壳,所述漏电保护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运算放大单元以实现在逆变器外壳对地电压高于预设电压时切断PWM波形生成电路。

具体地,所述多谐振荡单元采用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包括电阻R4和R5、三极管Q3和Q4、电容C7和C8,其中电阻R4和R5的一端同时连接于电池,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同时电连接于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所述运算放大单元的其中一路反向输入端(在本实施例中该路反向输入端为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6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容C8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同时电连接于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所述运算放大单元的其中另一路反向输入端(在本实施例中该路反向输入端为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9脚),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和Q4的发射极均接地。该部分电路经过自振荡产生50Hz的方波信号。

具体地,所述运算放大单元包括四运算放大器LM324、二极管D4和D5、电阻R10和R11,所述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其中两路反向输入端6脚和9脚电连接于所述多谐振荡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其中两路正向输入端5脚和10脚均电连接于母线高压采样单元以获取基准电压,所述二极管D4和电阻R10并联后的一端连接于LM324的一路输出7脚,另一端输出第一路PWM波形,所述二极管D5和电阻R11并联后的一端连接于LM324的另一路输出8脚,另一端输出第二路PWM波形。

其中,该部分电路接收上述无稳态多谐振荡器产生的50Hz方波信号后,经过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6脚与5脚比较、10脚与9脚比较后分别传递给二极管D4和D5后输出两路PWM波形(图中为PWM1和PWM2)。

具体地,所述三极管倒相单元包括三极管Q1和Q2、二极管D6、D7、D8、D9、电容C5、C6、电阻R10、R11、R12、R13、R14、R15、R17、R19、R27、R28,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13、发射极经电阻R14以及二极管D9的阳极均电连接于所述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7脚,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同时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电阻R27输出第三路PWM波形并依次经电阻R27和R12与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容C5与二极管D6串联后并联于电阻R12的两端,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15、发射极经电阻R19以及二极管D8的阳极均电连接于所述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8脚,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同时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R28输出第四路PWM波形并依次经电阻R28和R17与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电容C6与二极管D7串联后并联于电阻R17的两端。

其中,三极管倒相单元对上述经过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6脚与5脚比较、10脚与9脚比较后输出的信号分别进行倒相后输出第三路PWM波形和第四路PWM波形(图中为PWM3和PWM4),上述两路波形与该两路波形通过CON14接口输出给修正波逆变器的后级主板上的逆变H桥左右上下臂的COMS管,驱动H桥逆变后输出220V的交流电。

具体地,所述漏电保护单元包括三极管Q5、Q6、电阻R2、R7、R8、R9、R19、R23、R24、R25、R26,电容C1、C3、C9和二极管D10,其中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R19连接逆变器外壳,R9的一端和C3的一端同时连接Q5的基极,所述R9的另一端和C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Q5的发射极并且接地,所述R23的一端连接Q5的集电极,所述R23的另一端连接Q6的基极,所述R23的另一端通过R25连接Q6的发射极并且连接VCC电源,所述D10的阴极连接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正向输入端3脚,所述D10的阴极同时通过R7接地,所述D10的阳极连接Q6的集电极,所述D10的正极同时通过R26和R24连接Q5的基极,所述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反向输入端2脚通过R2和C9接地,所述R2和C9的两端并联R8,所述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1脚通过C1和R7接地,所述四运算放大器LM324的1脚还电连接于上述运算放大单元中LM324中电连接于母线高压采样单元的正向输入端5脚和10脚。

其中,漏电保护单元具体的保护过程为:电阻R19连接到修正波逆变器外壳,当外壳的电压高于50V时,三极管Q5导通,从而拉低了Q6的基极,致使Q6也导通,Q6导通后由二极管D10将高电压送给LM324的3脚,LM324的3脚与2脚比较后输出端1脚输出高电位,然后经二极管D3送给LM325的5脚和10脚,以此来锁死产生PWM波形的信号,从而逆变器的逆变H桥没有PWM驱动信号,修正波逆变器的输出关闭,产品实现了漏电保护。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