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小电流对标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7872发布日期:2019-09-12 09:0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小电流对标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小电流对标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30%光伏电站建设在风沙大、水资源匮乏,沙尘天气比较严重的戈壁滩,灰尘影响电池板转换效率和服役寿命,沙尘的积累导致光伏发电效率由17~18%下降至7~9%。为减少灰尘对电池板的电量损失,各站不定期的对电站电池板进行清洗工作,但清洗工作没有数据支持,存在很大的满目性和随意性。欠洗将导致电站的灰尘电量损失增大,过洗将导致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通过本对标方案可以有效优化光伏电站的清洗工作,通过数据对比,合理安排清洗工作,既可以避免灰尘损失电量,同时可以减少光伏板清洗成本,最大化的提高光伏企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小电流对标管理系统,对电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电量差值与清洗费用的对比,合理优化是否进行全站电池板清洗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小电流对标管理系统,包括标准电池板、直流电力仪表和监控计算机,标准电池板包括设置在两组汇流箱内的太阳能电池板,两组太阳能电池板的出线端与直流电力仪表连接,直流电力仪表一端与标准电池板连接,另一端与监控计算机连接,监控计算机接收直流电力仪表实时采集的标准电池板电压、电流、功率值、电量、组件温度以及现场光照度,并与设定值比较后确定清洗方式。

其中,每组汇流箱内包括350块太阳能电池板。

其中,监控计算机通过USB/RS485转换器与第一无线数传电台连接,第一无线数传电台与第二无线数传电台无线连接,经第二无线数传电台与直流电力仪表连接。

其中,第一无线数传电台与第二无线数传电台的距离小于5公里。

其中,直流电力仪表和监控计算机之间采用光纤连接。

其中,监控计算机通过10/100M以太网与光伏场站监控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小电流对标管理系统,通过在标准电池板出线端设置直流电力仪表对工作参数进行采集,采集的数据结果经监控计算机对比判断后,通过电量差值与清洗费用的对比,合理优化是否进行全站电池板清洗工作。

进一步的,通过小范围、高频次的清洗标准汇流箱电池板,并进行数据统计对比,能够及时判断出电池板的脏污情况,合理安排全站清洗工作,有效减少灰尘对电站带来的欠电损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在电站原有设备基础上通过较少投入,有效提升电站电池板的清洗合理性,避免电池板清洗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最大限度的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其中:1.光伏场站监控系统;2.直流电力仪表;3.第一无线数传电台;4.USB/RS485转换器;5.监控计算机;6.第二无线数传电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小电流对标管理系统,包括光伏场站监控系统1、直流电力仪表2和监控计算机5,直流电力仪表2一端与标准电池板连接,用于实时采集标准电池板的电压、电流、功率值、电量、组件温度以及现场光照度,直流电力仪表2的另一端采用无线方式与监控计算机5连接,光伏场站监控系统1通过10/100M以太网与监控计算机5连接。

监控计算机5通过USB/RS485转换器4与第一无线数传电台3连接,第一无线数传电台3与第二无线数传电台6连接,经第二无线数传电台6与直流电力仪表2连接,第一无线数传电台3与第二无线数传电台6的距离小于5公里。

在电站选取两组汇流箱的太阳能电池板作为标准电池板,每组汇流箱内设置350块电池板,两组包括700块电池板,标准电池板的出线端与直流电力仪表2连接,实时测量标准电池板的电压、电流、功率值及电量,并将数据通过无线数传电台(或光纤)发送到监控计算机5。

每天对其中一组汇流箱内的标准电池板进行清扫,通过监控计算机5计算标准电池板的电量并进行判断如下:

当两组标准汇流箱电池板电量差超过15kWh时,组织对标准汇流箱所属逆变器区域进行清洗(约2200块电池板),提高对标的代表性;

当两个标准汇流箱电池板电量差值超过20kWh且清洗后标准逆变器电量比其余逆变器电量均值大125kWh时,组织对全站进行清洗。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