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及非隔离升降压电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4057发布日期:2019-08-16 22: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和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并联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SYNCI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SYNCI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SYNCO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SYNCO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EN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EN引脚电连接后连接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

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EAIN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EAIN引脚电连接后连接在电阻R4一端和电阻R8一端的连接电路上,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出端,电阻R8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VS1引脚和VS2引脚之间电连接有电感L1;

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VS1引脚和VS2引脚之间电连接有电感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均采用PI3749升降压稳压器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CU,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JMON引脚分别电连接MCU的第一ADC引脚和电容C6一端,电容C6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JMON引脚分别电连接MCU的第二ADC引脚和电容C9一端,电容C9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TRK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TRK引脚电连接后连接电容C5一端,电容C5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压输出端电连接的软启动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P型MOS管V1和三极管V2,所述电压输出端与所述P型MOS管V1的衬底电连接,所述P型MOS管的衬底与栅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2和电容C4,所述P型MOS管的源极分别连接射频电压输出端和电容C3一端,电容C3另一端接地,所述P型MOS管的栅极通过电阻R8连接到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基集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7,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2的基极通过电阻R6连接到射频电压输出EN信号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MOS管V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连接有寄生寄生二极管。

7.一种非隔离升降压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所述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设置在PCB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的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电感L1和电感L2分散布置,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电感L1和电感L2的表面加有导热体填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为四层板,所述PCB板的电压输入端走线宽度为24mm,所述电压输入端走线露铜,且在露铜处加有焊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