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低压综合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2273发布日期:2019-08-16 22:0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低压综合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低压综合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可以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现有的配电柜防潮效果不理想,特别是放置在户外的配电柜容易受到潮湿的水汽侵蚀,容易导致内部电路受潮,在防水的同时又不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配电柜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低压综合配电柜,使用后,在自然通过的状态下,利用过滤网、皮膜的多层过滤,拦截自然通风中空气所携带的灰尘及杂物,通过滤水盒的过滤,对自然通风中空气所携带的水汽进行吸附,从而为柜体的内部进行多方位的防护。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低压综合配电柜,包括柜体、换气机构、支撑机构,所述换气机构包括输气管、过滤网、支撑板、皮膜、滤水盒、固定槽,所述换气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输气管对称设置在柜体内腔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输气管的内腔由其左右两侧的正中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过滤网设置在输气管内腔靠近柜体内壁的一端,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输气管内腔的中部,所述支撑板的内腔由其左右两侧的正中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皮膜设置在支撑板内腔的正中,所述滤水盒设置在输气管内腔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槽开设在输气管顶部的另一侧。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限位套、支撑架、固定板一、固定孔、移动槽、支撑套、密封圈、滑槽、连接杆、卡帽、滑块、复位弹簧、固定板二,所述支撑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套对称设置在柜体内腔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四个所述支撑架对称固定连接在柜体内壁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固定板一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架顶部的中部,所述固定孔开设在固定板一一侧面的正面并连通固定板一另一侧面的外部,所述移动槽开设在固定孔内壁顶部的正中。

所述支撑套设置在固定板一顶部的正中,所述密封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密封圈对称设置在支撑套内腔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槽对称开设在支撑套内壁左右两侧的底部,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支撑套顶部的正中,所述连接杆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帽底部的正中,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杆左右两侧的中部,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连接杆顶部的外部,所述连接杆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二底部的正中。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靠近柜体内壁的一端贯穿柜体并延伸至柜体的外部,所述限位套与柜体的壁体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输气管靠近柜体的一端分别贯穿四个限位套并延伸至柜体的外部,所述输气管与限位套的壁体相贴合,四个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四个固定孔并延伸至固定板一另一侧面的外部,所述输气管与固定孔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贴合输气管内壁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并与输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贴合输气管内壁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并与输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皮膜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贴合支撑板内壁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并与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滤水盒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贴合输气管内壁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并与输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套底部的一端贯穿固定板一的顶部并延伸至移动槽的内部,所述支撑套与固定板一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的正面、背面以及左右两侧贴合支撑套内壁的正面、背面以及左右两侧并与支撑套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底部的一端依次贯穿两个密封圈并延伸至移动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与密封圈相贴合,所述固定板二与移动槽相契合,所述固定板二与固定槽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滑块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并契合滑槽的内壁,所述复位弹簧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顶部的密封圈上,所述复位弹簧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的顶部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低压综合配电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低压综合配电柜,通过设置的柜体、输气管、过滤网、支撑板、皮膜、滤水盒的配合工作,在自然通过的状态下,利用过滤网、皮膜的多层过滤,拦截自然通风中空气所携带的灰尘及杂物,通过滤水盒的过滤,对自然通风中空气所携带的水汽进行吸附,从而为柜体的内部进行多方位的防护。

(2)、该新型低压综合配电柜,通过设置的固定槽、限位套、支撑架、固定板一、固定孔、移动槽、支撑套、密封圈、滑槽、连接杆、卡帽、滑块、复位弹簧、固定板二的配合工作,对输气管进行固定夹持,使输气管的工作稳定,同时通过机械传动拆卸方便快捷,为输气管的清洗维修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柜体、2换气机构、21输气管、22过滤网、23支撑板、24皮膜、25滤水盒、26固定槽、3支撑机构、301限位套、302支撑架、303固定板一、304固定孔、305移动槽、306支撑套、307密封圈、308滑槽、309连接杆、310卡帽、311滑块、312复位弹簧、313固定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低压综合配电柜,包括柜体1、换气机构2、支撑机构3,换气机构2包括输气管21、过滤网22、支撑板23、皮膜24、滤水盒25、固定槽26,换气机构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输气管21对称设置在柜体1内腔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输气管21的内腔由其左右两侧的正中与外界相连通过滤网22设置在输气管21内腔靠近柜体1内壁的一端,过滤网22拦截空气中大颗粒的杂物,支撑板23设置在输气管21内腔的中部,支撑板23的内腔由其左右两侧的正中与外界相连通,皮膜24设置在支撑板23内腔的正中,皮膜24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同时极小的透气孔可以拦截灰尘,滤水盒25设置在输气管21内腔的另一端,滤水盒25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透气孔,滤水盒25内腔靠近皮膜24的一端充填有活性炭,滤水盒25内腔的另一端充填有棉团,使滤水盒25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固定槽26开设在输气管21顶部的另一侧。

支撑机构3包括限位套301、支撑架302、固定板一303、固定孔304、移动槽305、支撑套306、密封圈307、滑槽308、连接杆309、卡帽310、滑块311、复位弹簧312、固定板二313,支撑机构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限位套301对称设置在柜体1内腔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四个支撑架302对称固定连接在柜体1内壁左右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板一30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架302顶部的中部,固定孔304开设在固定板一303一侧面的正面并连通固定板一303另一侧面的外部,移动槽305开设在固定孔304内壁顶部的正中。

支撑套306设置在固定板一303顶部的正中,密封圈3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密封圈307对称设置在支撑套306内腔的顶部和底部,滑槽30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槽308对称开设在支撑套306内壁左右两侧的底部,连接杆309设置在支撑套306顶部的正中,连接杆309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帽310底部的正中,滑块3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311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杆309左右两侧的中部,复位弹簧312套接在连接杆309顶部的外部,连接杆309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二313底部的正中。

限位套301靠近柜体1内壁的一端贯穿柜体1并延伸至柜体1的外部,限位套301与柜体1的壁体固定连接,四个输气管21靠近柜体1的一端分别贯穿四个限位套301并延伸至柜体1的外部,输气管21与限位套301的壁体相贴合,四个输气管21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四个固定孔304并延伸至固定板一303另一侧面的外部,输气管21与固定孔304的内壁相贴合,过滤网22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贴合输气管21内壁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并与输气管2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23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贴合输气管21内壁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并与输气管21的内壁固定连接,皮膜24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贴合支撑板23内壁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并与支撑板23的内壁固定连接,滤水盒25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贴合输气管21内壁的顶部、底部、正面以及背面并与输气管2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柜体1、输气管21、过滤网22、支撑板23、皮膜24、滤水盒25的配合工作,在自然通过的状态下,利用过滤网22、皮膜24的多层过滤,拦截自然通风中空气所携带的灰尘及杂物,通过滤水盒25的过滤,对自然通风中空气所携带的水汽进行吸附,从而为柜体1的内部进行多方位的防护。

支撑套306底部的一端贯穿固定板一303的顶部并延伸至移动槽305的内部,支撑套306与固定板一303固定连接,密封圈307的正面、背面以及左右两侧贴合支撑套306内壁的正面、背面以及左右两侧并与支撑套306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杆309底部的一端依次贯穿两个密封圈307并延伸至移动槽305的内部,连接杆309与密封圈307相贴合,固定板二313与移动槽305相契合,固定板二313与固定槽26相契合,滑块311远离连接杆309的一端延伸至滑槽308的内部并契合滑槽308的内壁,复位弹簧312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顶部的密封圈307上,复位弹簧312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311的顶部上,通过设置的固定槽26、限位套301、支撑架302、固定板一303、固定孔304、移动槽305、支撑套306、密封圈307、滑槽308、连接杆309、卡帽310、滑块311、复位弹簧312、固定板二313的配合工作,对输气管21进行固定夹持,使输气管21的工作稳定,同时通过机械传动拆卸方便快捷,为输气管21的清洗维修提供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