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C高强度实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2825发布日期:2019-08-16 22:08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HPVC高强度实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HPVC实壁管领域,具体为HPVC高强度实壁管。



背景技术:

PVC普遍脆性大且耐热性能差;MPP、PE原料弹性模量低且环刚度差,所以耗材及原材料波动大,价格不稳定;玻璃钢夹砂管基本采用高碱纱生产且大多树脂用量少,容易老化、质量差,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已逐渐被淘汰;玻璃钢管由于在生产和老化过程中形成内壁不光滑,会导致埋地后不能正常穿缆;MPP、PE管材连接多采用热熔焊接,焊接时内壁有溢边产生,也会造穿缆困难,给国家财产和资源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市场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性好、施工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价格实惠的新型电力保护管材来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HPVC实壁管可替代涂塑钢管、镀锌钢管横穿马路,户外可以使用50年,埋地可用70年,是一种获得国家专业认证的新型电力管材。

HPVC实壁管多用于替代涂塑钢管、镀锌钢管,所以需要经常埋地,现有的HPVC实壁管在长时间埋地过程容易自身强度不够导致管壁破裂等情况;同时在HPVC实壁管运输过程由于其圆柱形的外表容易滚落;同时现有的HPVC实壁管连接方式复杂,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HPVC高强度实壁管,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HPVC高强度实壁管,包括实壁管主体、螺旋加强筋、防滑凸点、第一连接端、第一凸块、密封垫、凸座、卡槽、卡块、连接套筒、内螺纹、第二连接端、外螺纹和第二凸块,所述实壁管主体外侧设置有螺旋加强筋,所述实壁管主体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防滑凸点,所述实壁管主体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一侧安装有密封垫,所述第一连接端外侧设置有凸座,所述凸座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套筒一端安装有卡块,且卡块镶嵌于卡槽内部,所述连接套筒内侧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实壁管主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内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端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垫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两端所述凹槽分别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使用,所述卡槽和卡块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实壁管主体通过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形状均为中空圆柱,且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外径和内径分别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壁管主体外侧设置有螺旋加强筋大大加强了实壁管主体的强度,在长时间埋地过程能够保证实壁管主体不受外界压力被破坏;同时内侧设置的若干个防滑凸点可以在运输过程起到防滚动作用便于管道的运输;同时两根实壁管主体进行连接时,将第二连接端插入连接套筒内,通过旋转连接套筒在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下,第二连接端不断旋进连接套筒直至第二凸块插入密封垫后,第一连接端的第一凸块与第二连接端的第二凸块压紧密封垫即完成组装连接,便于现场实际操作应用,同时反向旋转连接套筒即可完成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端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端剖视图;

图中:1、实壁管主体;2、螺旋加强筋;3、防滑凸点;4、第一连接端;5、第一凸块;6、密封垫;7、凸座;8、卡槽;9、卡块;10、连接套筒;11、内螺纹;12、第二连接端;13、外螺纹;14、第二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HPVC高强度实壁管,包括实壁管主体1、螺旋加强筋2、防滑凸点3、第一连接端4、第一凸块5、密封垫6、凸座7、卡槽8、卡块9、连接套筒10、内螺纹11、第二连接端12、外螺纹13和第二凸块14,实壁管主体1外侧设置有螺旋加强筋2,实壁管主体1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点3,实壁管主体1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4,第一连接端4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5,第一凸块5一侧安装有密封垫6,第一连接端4外侧设置有凸座7,凸座7内部开设有卡槽8,连接套筒10一端安装有卡块9,且卡块9镶嵌于卡槽8内部,连接套筒10内侧开设有内螺纹11,实壁管主体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12,第二连接端12内侧开设有外螺纹13,第二连接端12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14;

其中,密封垫6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两端凹槽分别与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14配合使用,便于紧密连接,保证管道连接的密封性,内螺纹11和外螺纹13配合使用,便于通过螺纹将管道完成连接,卡槽8和卡块9配合使用,便于连接套筒10在凸座7上旋转的同时保持位置不同,起到限位的作用,两个实壁管主体1通过第一连接端4和第二连接端12配合连接,便于实壁管主体1间通过两个连接端完成连接组装,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14的形状均为中空圆柱,且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14外径和内径分别一致,便于管道通过第一凸块5和第二凸块14卡进密封垫6实现紧密连接,保证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第二连接端12插入连接套筒10内,通过在凸座7上旋转连接套筒10,由于卡块9和卡槽8的配合,连接套筒10原地旋转,在外螺纹13和内螺纹11的配合下,第二连接端12不断旋进连接套筒10直至第二凸块14插入密封垫6后,第一连接端4的第一凸块5与第二连接端12的第二凸块14压紧密封垫6即完成组装连接,同时反向旋转连接套筒10即可完成拆卸,实壁管主体1外侧设置有螺旋加强筋2大大加强了实壁管主体1的强度,在长时间埋地过程能够保证实壁管主体1不受外界压力被破坏,同时内侧设置的若干个防滑凸点3可以在运输过程起到防滚动作用便于管道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实壁管主体1外侧设置有螺旋加强筋2大大加强了实壁管主体1的强度,在长时间埋地过程能够保证实壁管主体1不受外界压力被破坏;同时内侧设置的若干个防滑凸点3可以在运输过程起到防滚动作用便于管道的运输;同时两根实壁管主体1进行连接时,将第二连接端12插入连接套筒10内,通过旋转连接套筒10在外螺纹13和内螺纹11的配合下,第二连接端12不断旋进连接套筒10直至第二凸块14插入密封垫6后,第一连接端4的第一凸块5与第二连接端12的第二凸块14压紧密封垫6即完成组装连接,便于现场实际操作应用,同时反向旋转连接套筒10即可完成拆卸。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