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动电机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3019发布日期:2019-09-24 23:5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动电机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动电机的控制电路,属于电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启动系统包括基于电气,气动和液压的启动系统。基于电气的起动系统提供了优于基于气动或液压的起动机系统的若干优点,因为它们更紧凑,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可靠性。现有技术提供的起动电机的控制电路通常基于连接到DC电源的多支路逆变器,具有两个主要缺点:一、依赖于单个DC链路;二、电动机相之间的物理/电气连接。为克服上述两个缺点,现有技术中带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相位多馈控制电路,相绕组之间的没有连接,并且每相通过单相全桥逆变器连接到隔离的DC链路。这种模块化相位设计由于电动机相之间的磁,热和物理隔离而具有高可靠性。然而,它需要多个隔离的DC电源和多个全桥逆变器,这导致非常昂贵,复杂和庞大的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动电机的控制电路,其比单通道控制电路具更高的可靠性和比多通道(例如,五通道)控制电路具有更低的成本。

为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动电机的控制电路,所述起动电机的定子具有五个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将五个线圈绕组分成一个主通道和一个从通道,所述主通道包括三个相互连接的线圈绕组L1、L3和L5,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到第八电开关K1、K2、K3、K4、K5、K6、K7和K8,每两个电开关相串联并连接于第一电源VCC1的两输出端,其中,第一线圈绕组L1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开关K1和第二电开关K2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二端连接于第三线圈绕组L3的第一端;第三线圈绕组L3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三电开关K3和第四电开关K4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二端连接于第五线圈绕组L5的第一端;第五线圈绕组L5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五电开关K5和第六电开关K6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二端连接于第七电开关K7和第八电开关K8相串联的中间节点。从通道包括二个相互连接的线圈绕组L2和L4,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九到第十四电开关K9、K10、K11、K12、K13和K14,每两个电开关相串联并连接于第二电源VCC2的两输出端,其中,第二线圈绕组L1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九电开关K9和第十电开关K10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二端连接于第四线圈绕组L4的第一端;第四线圈绕组L4的第一端连接于第十一电开关K11和第十二电开关K12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二端连接于第十三电开关K13和第十四电开关K14相串联的中间节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起动电机的控制电路,其比单通道控制电路具更高的可靠性和比多通道(例如,五通道)控制电路具有更低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动电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动电机的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动电机的纵向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动电机,除了离合器1和轴2之外,起动电机还包括轴承3a和3b、转子4、定子5,端部安装壳体6和外壳7。定子5包括绕组51和叠片52。

轴2通过轴承3a和3b安装到外壳7的内部。轴承3a和3b位于转子4附近。也就是说,轴承3a和3b设置在转子4的径向内部(相对于轴2的中心线轴)。离合器1安装在轴2上并设置在用于安装轴的支架内形成的空腔内。端部安装壳体6可根据需要具有各种构造,以便安装在附件齿轮箱上。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子4安装在轴2上。转子4是中空的并具有基部41和从基部41延伸的环形转子部分42。基部41基本上垂直于中心线轴线,环形转子部分42基本平行于中心线轴线。基部41安装在轴2的后端附近。

定子5相对于轴2的中心轴线安装在转子4的径向外侧。因此,定子5设置在转子4和外壳8之间。更具体一点,定子5的绕组32设置在转子4附近,而叠片52邻接外壳7。

绕组51设置在叠片52内,并且可包括铜线或其他导电细丝。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叠片52包括多个大致环形的区段,这些区段设置成彼此邻接。叠片52可由合适的磁性材料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叠片52包括铁-钴-钒软磁合金。

在操作期间,转子4与轴2一起旋转。特别地,转子4构造成相对于定子5绕中心线轴线旋转,使得在两个部件之间保持间隙以形成磁通路径的一部分。激励电流产生磁通势以驱动闭合磁通路径中的磁通量。根据众所周知的磁性原理,磁通量朝向定子5吸引转子4,并且顺时针或逆时针推动转4以产生工作转矩输出。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动电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将起动电机沿圆周依次布置的五个结圈绕组L1、L2、L3、L4和L5分成不对等的两组,主通道和从通道。所述主通道包括三个相互连接的线圈绕组L1、L3和L5,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到第八电开关K1、K2、K3、K4、K5、K6、K7和K8,每两个电开关相串联并连接于第一电源VCC1的两输出端,其中,第一线圈绕组L1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开关K1和第二电开关K2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二端连接于第三线圈绕组L3的第一端;第三线圈绕组L3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三电开关K3和第四电开关K4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二端连接于第五线圈绕组L5的第一端;第五线圈绕组L5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五电开关K5和第六电开关K6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二端连接于第七电开关K7和第八电开关K8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一到第八电开关K1、K2、K3、K4、K5、K6、K7和K8的控制端连接于第一相控制电路(图2中未示),以控制各个电控开关的通断,以通过第一到第八电控开关将第一电源VCC1所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提供给线圈绕组L1、L3和L5。从通道包括二个相互连接的线圈绕组L2和L4,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九到第十四电开关K9、K10、K11、K12、K13和K14,每两个电开关相串联并连接于第二电源VCC2的两输出端,其中,第二线圈绕组L1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九电开关K9和第十电开关K10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二端连接于第四线圈绕组L4的第一端;第四线圈绕组L4的第一端连接于第十一电开关K11和第十二电开关K12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二端连接于第十三电开关K13和第十四电开关K14相串联的中间节点。第九到第十四电开关K9、K10、K11、K12、K13和K14的控制端连接于第二相控制电路(图2中未示),以控制各个电控开关的通断,以通过第九到第十四电控开关将第二电源VCC2所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提供给线圈绕组L2和L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动电机控制电路,即使某个电源、电开关或线圈绕组故障,其它电源、电开关、线圈绕组工作正常情况下,起动电机都可以正常工作,如此提高了其工作容错能力,提高了可靠性,且比五通道控制电路所用的电开关的数量减少,因此降低了成本。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并且可以用等同物替换其元件。另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情况或材料适应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本实用新型将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