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械式带电作业牵引绳安全抛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1813发布日期:2019-09-13 23:1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智能机械式带电作业牵引绳安全抛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上牵引绳抛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机械式带电作业牵引绳安全抛投装置,属于电力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线路距离地面高、两个杆塔之间的档距大,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带电作业最大的难点是怎么到达高空输电线路上。以往多采取绝缘绳绑扎重物抛过线路,用绝缘绳拉滑轮挂到线路上,挂绳梯,工作人员再到输电线路上工作。此方式挂滑轮步骤繁琐、时间长、安全性低,并且离地面过高或线路下有障碍物时只能从附近杆塔上抛绳,拉到工作地点用时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机械式带电作业牵引绳安全抛投装置,采用无人机吊挂滑轮装置,并靠滑轮和绝缘绳自身重量智能机械脱扣,精简了工作流程,缩短抛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机械式带电作业牵引绳安全抛投装置,由支撑框架、传动装置、上滑轮、滑轮轴、下滑轮和滑轮架组成,所述支撑框架由钢板焊接成整体结构组成,包括上段框架、中间段框架和下段框架,所述上段框架为长方形凹槽结构,所述传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长方形凹槽结构内,所述中间段框架包括两根带有滑槽的侧板,所述上滑轮通过所述滑轮轴连接在滑槽上,所述下段框架为三角形凹槽,所述下滑轮通过所述滑轮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三角形凹槽的下端面上;

所述传动装置由主动杆、连接杆、轴盘和从动杆通过传动销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轴盘固定连接在所述长方形凹槽结构的左上方,所述从动杆和所述连接杆对称连接在所述轴盘的圆周上,所述连接杆的右端连接所述主动杆,所述主动杆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滑轮右端的所述滑轮轴上,所述传动装置通过所述滑轮轴在所述滑槽内上下移动做机械往复运动。

所述支撑框架中,所述上段框架由钢板焊接围成所述长方形凹槽结构,所述长方形凹槽结构的上端钢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挂孔,所述长方形凹槽结构的左上方开设圆孔或焊接圆杆,所述轴盘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长方形凹槽内,所述中间段框架设置在所述上段框架的两侧,且右边的所述带有滑槽的侧板下端向外倾斜,左边的所述带有滑槽的侧板下端连接所述下段框架,所述下段框架由钢板焊接围成所述三角形凹槽,所述三角形凹槽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螺栓孔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滑轮架。

所述传动装置中,所述主动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从动杆均采用φ5mm的圆钢筋制作。所述主动杆为竖直杆,所述连接杆为月牙形杆,所述轴盘的圆周上对称设置两个圆环板,左右两端的圆环板上分别连接所述从动杆和所述连接杆,所述轴盘随所述连接杆的移动而转动,所述从动杆为圆弧形杆并通过所述主动杆的传动往复穿梭所述上段框架上的两个所述挂孔。

当所述滑轮轴位于所述滑槽的最上端时,所述滑轮轴推动所述主动杆位于最上端,所述从动杆的下端位于下端极限位置、上端穿出左边的所述挂孔,当所述滑轮轴位于所述滑槽的最下端时,所述滑轮轴拉动所述主动杆位于最下端,所述从动杆的下端位于上端极限位置、上端同时穿出左边和右边的所述挂孔。

所述上滑轮为中间细两端粗的柱形滑轮,所述上滑轮与所述滑轮轴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所述带有滑槽的侧板之间,所述下滑轮为带沟槽的圆盘轮,所述滑轮架为U字型钢板架,其上端和两侧下端均设置有圆形孔,所述下滑轮与所述滑轮架通过轴销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背面设置有吊环,便于吊卸,所述抛投装置利用无人机吊装,绝缘绳索的上端挂装在无人机的支撑架上、下端吊挂在所述从动杆的圆弧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无人机挂滑轮装置,并靠传动装置的智能机械脱扣功能吊装和吊卸,精简了常规工作流程,缩短了抛投时间,且系统装置稳定可靠、易维护,工作结束后采用挂吊钩取装置,避免了高空坠物,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传动装置吊装过程中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2,图中,1-支撑框架,11-上段框架,12-中间段框架,13-下段框架,2-传动装置,21-主动杆,22-连接杆,23-轴盘,24-从动杆,25-传动销,3-上滑轮,4-滑轮轴,5-下滑轮,6-滑轮架。

实施例:一种智能机械式带电作业牵引绳安全抛投装置,由支撑框架1、传动装置2、上滑轮3、滑轮轴4、下滑轮5和滑轮架6组成,支撑框架1由钢板焊接成整体结构组成,包括上段框架11、中间段框架12和下段框架13,上段框架11为长方形凹槽结构,传动装置2固定连接在长方形凹槽结构内,中间段框架12包括两根带有滑槽的侧板,上滑轮3通过滑轮轴4连接在滑槽上,下段框架13为三角形凹槽,下滑轮5通过滑轮架6固定连接在三角形凹槽的下端面上;上滑轮3为中间细两端粗的柱形滑轮,上滑轮3与滑轮轴4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带有滑槽的侧板之间,下滑轮5为带沟槽的圆盘轮,滑轮架6为U字型钢板架,其上端和两侧下端均设置有圆形孔,下滑轮5与滑轮架6通过轴销固定连接。

支撑框架1中,支撑框架1的上端背面设置有吊环,便于吊卸装置,上段框架11由钢板焊接围成长方形凹槽结构,长方形凹槽结构的上端钢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挂孔,长方形凹槽结构的左上方开设圆孔或焊接圆杆,轴盘23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连接在长方形凹槽内,中间段框架12设置在上段框架11的两侧,且右边的带有滑槽的侧板下端向外倾斜,左边的带有滑槽的侧板下端连接下段框架13,下段框架13由钢板焊接围成三角形凹槽,三角形凹槽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螺栓孔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滑轮架6。

传动装置2由主动杆21、连接杆22、轴盘23和从动杆24通过传动销25依次连接组成,轴盘23固定连接在长方形凹槽结构的左上方,从动杆24和连接杆22对称连接在轴盘23的圆周上,连接杆22的右端连接主动杆21,主动杆21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在上滑轮3右端的滑轮轴4上,传动装置2通过滑轮轴4在滑槽内上下移动做机械往复运动。

主动杆21、连接杆22和从动杆24均采用φ5mm的圆钢筋制作,主动杆21为竖直杆,连接杆22为月牙形杆,轴盘23的圆周上对称设置两个圆环板,左右两端的圆环板上分别连接从动杆24和连接杆22,轴盘23随连接杆22的移动而转动,从动杆24为圆弧形杆并通过主动杆21的传动往复穿梭上段框架11上的两个挂孔。

工作原理:抛投装置利用无人机吊装,悬挂绳索的上端挂装在无人机的支撑架上,抛投装置在自然状态下由于上滑轮3和滑轮轴4自身的重量,使滑轮轴4位于滑槽的最下端,滑轮轴4拉动主动杆21位于最下端极限位置,从动杆24的下端位于上端极限位置、上端同时穿出左边和右边的挂孔,实现机械自锁,悬挂绳索的下端吊挂在从动杆24的圆弧中心处。

当无人机悬挂抛投装置到达高压输电线路点时,悬挂绳索松开,抛投装置的上滑轮3压在高压输电线路上,由于抛投装置和绝缘绳自身的重量,使滑轮轴4位于滑槽的最上端,滑轮轴4推动主动杆21位于最上端极限位置,从动杆24的下端位于下端极限位置、上端穿出左边的挂孔,从动杆24实现机械脱口,无人机吊装完成,工作结束时用挂钩挂取吊环吊卸抛投装置,避免高空坠物,及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