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型整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4458发布日期:2019-06-19 00:2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型整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整流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整流器是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装置,可用于供电装置及侦测无线电信号等,传统的模块型整流装置存在着整流模块冷却效果差,装置可靠性低,结构不紧凑,体积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整流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型整流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型整流器,围板前部安装前盖,前盖上设有操作面板,围板内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出线铜排和进线铜排,进线母排上部安装进出线快熔,出线母排下部安装进出线快熔,围板内中部安装散热器,散热器前部安装可控硅模块,可控硅模块下方安装互感器,围板内位于散热器下方安装风机挡板,风机挡板下方安装风机组件,围板、散热器和风机组件盖板构成风道,桥臂电容与桥臂电阻安装于围板内风道出风端。

所述围板内位于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上横梁和下横梁,出线铜排安装于上横梁上,进线铜排安装于下横梁上。

所述风机组件通过压铆螺钉安装于围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型整流器,可抽出式的风机组件置于整个装置的下端,改善了装置结构不紧凑的问题,增加了进风量与风机压力,提升了整流模块的冷却效果;将桥臂电容与桥臂电阻置于装置上部风道出风端,对电容电阻进行强制冷却,提高了电容电阻的使用寿命,使装置更加可靠;将进出线快熔置于整个整流装置的内部,无需再外接快熔,使整个装置更加完整,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同时,在装置上下部分增加横梁,不仅起到支撑进出线铜排的作用,还对装置围板起到了加强的作用,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型整流器外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型整流器内部主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型整流器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型整流器风机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中:1、装置围板,2、前盖,3、操作面板,4、进线铜排,5、进出线快熔,6、互感器,7、可控硅模块,8、出线铜排,9、风机组件,10、散热器,11、桥臂电容,12、桥臂电阻,13、压铆螺柱,14、风机挡板,15、风机电容,16、接线端子,17、上横梁,18、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型整流器结构如图1-3所示,由装置围板1、盖2、操作面板3、进线铜排4、进出线快熔5、互感器6、可控硅7、出线铜排8、风机组件9、散热器10、桥臂电容11、桥臂电阻12等组成。围板1前部安装前盖2,前盖2上设有操作面板3,围板1内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出线铜排8和进线铜排4围板1内位于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上横梁17和下横梁18,出线铜排8安装于上横梁17上,进线铜排4安装于下横梁18上,进线铜排4上部安装进出线快熔5,出线铜排8下部安装进出线快熔5,围板1内中部安装散热器10,散热器10前部安装可控硅模块7,可控硅模块7下方安装互感器6,围板1内位于散热器10下方安装风机挡板14,风机挡板14下方安装风机组件9,围板1、散热器10和风机组件盖板构成风道,桥臂电容11与桥臂电阻12安装于围板1内风道出风端。

利用装置围板1、散热器10和风机盖板形成风道,将风机组件9设置可抽出式的风机组件置于整个装置的下端,改善了装置结构不紧凑的问题,增加了进风量与风机压力,提升了整流模块的冷却效果;将桥臂电容11与桥臂电阻12置于装置上部风道出风端,对电容电阻进行强制冷却,提高了电容电阻的使用寿命,使装置更加可靠;将进出线快熔5设计成置于整个整流装置的内部,无需再外接快熔,使整个装置更加完整,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同时,在装置上下部分增加横梁,不仅起到支撑进出线铜排4、8的作用,还对装置围板起到了加强的作用,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固。

如图4所示,将风机电容15与接线端子16固定在整个风机组件的下端,将风机组件9从整流器装置下方插入,直到推到散热器10下方的风机挡板14位置。风机挡板上不设有固定螺丝,只在装置围板1上安装压铆螺柱13固定整个风机,既保证了装置围板后端面的平整,又减少了固定螺丝的数量,使拆卸安装更加简单,维护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