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5041发布日期:2019-05-31 21: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包括能量储存转化部分、转子支承部分和辅助部分;

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储存转化部分包括飞轮旋转体和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6);转子支承部分包括上径向电磁轴承(4)、下径向电磁轴承(5)、上辅助轴承(8)、下辅助轴承(9)和永磁推力轴承(17);辅助部分包括壳体和芯轴(10);

其中,所述芯轴(10)和飞轮旋转体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部保持真空状态;所述永磁推力轴承(17)、上辅助轴承(8)、上径向电磁轴承(4)、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6)、下径向电磁轴承(5)和下辅助轴承(9)均安装在芯轴(10)上,且沿轴向由上至下依次排布;上辅助轴承(8)、下辅助轴承(9)、上径向电磁轴承(4)的定子线圈,下径向电磁轴承(5)的定子线圈、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6)的内定子都固定安装在芯轴(10)上;所述上径向电磁轴承(4)、下径向电磁轴承(5)均设置在飞轮旋转体内部且与飞轮旋转体内壁呈无接触状态;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通过上辅助轴承(8)和下辅助轴承(9)与芯轴(10)建立连接,且与上辅助轴承(8)和下辅助轴承(9)呈间隙配合状态;所述永磁推力轴承(17)置于飞轮旋转体上方,且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间留有间隙;所述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6)置于飞轮旋转体内,且带动飞轮旋转体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旋转体包括飞轮(1)、飞轮上端盖(2)和飞轮下端盖(3),飞轮(1)上下端安装有飞轮上端盖(2)和飞轮下端盖(3),飞轮上端盖(2)与上辅助轴承(8)间隙配合,飞轮下端盖(3)与下辅助轴承(9)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径向电磁轴承(4)、下径向电磁轴承(5)与飞轮旋转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5~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旋转体的上端和下端与上辅助轴承(8)和下辅助轴承(9)之间的间隙为0.1~0.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推力轴承(17)中嵌入永磁体(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推力轴承(17)与飞轮旋转体的上端面之间的间隙为0.5~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6)的电机内定子(21)为缠绕线圈,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6)的电机外转子(22)为SmCo永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mCo永磁体的上端面与上径向电磁轴承(4)之间设置上固定轴套(15);所述SmCo永磁体的下端面与下径向电磁轴承(5)之间设置下固定轴套(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径向电磁轴承(4)与下径向电磁轴承(5)结构相同,均采用外转子结构,包括定子线圈和置于定子线圈(23)外部的硅钢片转子(24),定子线圈(23)为电磁轴承的内定子,固定不转动,定子线圈(23)与硅钢片转子(24)之间留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立式外转子电磁轴承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上端盖(18)、壳体中部(19)和壳体底座(20),三者由上至下通过螺栓相连接,壳体内部保持真空状态,真空度至少为0.1Pa。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