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3076发布日期:2019-09-06 20:3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沟体防护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盖板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地,为了避免电缆沟内的电缆受潮,故需要在电缆沟上盖设一盖板。目前,盖设在电缆沟上的盖板设置为两层,其中,下层盖板具有蜂窝状排风孔,而上层盖板密封盖合在下层盖板上,打开上层盖板后,可以通过下层盖板上的排风孔通风。但是,在需要对电缆沟内进行检查或维修时,仍需要将下层盖板和上层盖板全部抬起才能对电缆沟内进行检查或维修,而盖板的重量往往比较重,工作量较大,导致对电缆沟检查和维修都非常不方便。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盖板组件,旨在提高对电缆沟内检查和维修的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盖板组件,包括:下盖板,呈环形结构设置;以及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活动连接,并具有与所述下盖板密封盖合的盖合状态、以及相对所述下盖板打开的打开状态,所述上盖板或所述下盖板上设有排风孔,所述排风孔分别连接电缆沟和外界,且在所述排风孔处设有防水件,以避免所述电缆沟内进水。可选地,所述上盖板设有排风开关,所述排风开关与位于所述电缆沟内的风机电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排风孔连通。可选地,所述上盖板或所述下盖板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位于所述电缆沟内的抽水机连接。可选地,所述上盖板设有排水开关,所述排水开关与所述抽水机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盖板组件上设有控制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电缆沟内,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电缆沟内的风机和所述抽水机电连接。可选地,所述上盖板设有容置盒,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容置盒内。可选地,所述上盖板部分区域朝所述电缆沟内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构成所述容置盒,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容置盒内,所述上盖板设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密封盖合所述容置盒。可选地,所述防水件包括连接部和挡水部,所述挡水部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并侧向凸出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排风孔连通,所述挡水部具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挡水部的下表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可选地,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上盖板和/或所述下盖板设有卡接件,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通过所述卡接件卡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下盖板和上盖板的双层盖板组件结构,由于下盖板呈环形结构设置,下盖板的中间具有一开口,且开口的尺寸较大,将上盖板打开后,下盖板的开口与外界连通,故可以方便检查电缆沟内情况,能在不用将整块盖板组件抬起的情况下,对电缆沟进行整理和维修,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维护非常方便。同时,当电缆沟内湿度较大或空气质量恶劣时,还可以打开上盖板,使得电缆沟内的空气和外部的空气交换,通风量更大,能大大提高电缆沟的通风效果。另外,在下盖板或上盖板设置排风孔,将盖板组件安装在电缆沟上时,排风孔可以使得电缆沟内的空气随时与外界流通,使得电缆沟内可以长时间通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盖板组件的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装置在电缆沟内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水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上盖板40防水件11容置盒41连接部12防水盖42挡水部13排水开关43第一通道14排风开关44第二通道15排风孔45出风口16排水孔50铰链20下盖板60支撑杆30卡接件70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盖板组件。该盖板组件可用于变电站室内电缆沟、室外电缆沟或其它市政工程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4,该盖板组件包括:下盖板20,呈环形结构设置;以及上盖板10,与下盖板20活动连接,并具有与下盖板20密封盖合的盖合状态、以及相对下盖板20打开的打开状态,上盖板10或下盖板20上设有排风孔15,排风孔15分别连接电缆沟和外界,且在排风孔15处设有防水件40,以避免电缆沟内进水。其中,上盖板10和下盖板20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圆形、长方形或多边形等等,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下盖板20和上盖板10的双层盖板组件结构,由于下盖板20呈环形结构设置,下盖板20的中间具有一开口,且开口的尺寸较大,将上盖板10打开后,下盖板20的开口与外界连通,故可以方便检查电缆沟内情况,能在不用将整块盖板组件抬起的情况下,对电缆沟进行整理和维修,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维护非常方便。同时,当电缆沟内湿度较大或空气质量恶劣时,还可以打开上盖板10,使得电缆沟内的空气和外部的空气交换,通风量更大,能大大提高电缆沟的通风效果。另外,在下盖板20或上盖板10设置排风孔15,将盖板组件安装在电缆沟上时,排风孔15可以使得电缆沟内的空气随时与外界流通,使得电缆沟内可以长时间通风。本实施例中,上盖板10或下盖板20设有排水孔16,排水孔16与位于电缆沟内的抽水机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电缆沟设置在地下,地势低,容易积水,当积水较多时,需要将积水抽出,避免积水过多浸泡到电缆线,以保证电缆沟内的安全。可以想到的是,在电缆沟内设有抽水机,抽水机抽出积水所使用的排水管可以穿过排水孔16,使得在不打开上盖板10的情况下也能抽出积水,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维护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孔16和排风孔15可以都设置在下盖板20上,也可以都设置在上盖板10上,还可以是排风孔15设置在上盖板10,排水孔16设置下盖板20等等。此外,为了避免水从排水孔16流入电缆沟,可将排水管的尺寸设置与排水孔16的尺寸相同,使得排水管可以密封住排水孔16。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5,盖板组件上设有控制装置(图未示出)和检测装置70,检测装置70位于电缆沟内,控制装置分别与检测装置、位于电缆沟内的风机和抽水机电连接。如此,控制装置可以获得检测装置70检测到的信号,再根据相应的信号做出指示或控制风机和抽水机工作等,可以实现自动化。具体而言,检测装置70也可以为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例如,检测装置70可包括湿度传感器,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电缆沟内的湿度较高时,控制装置可以控制风机工作,将电缆沟内的湿空气排出,能快速降低电缆沟内的湿度,由于不需人工操作,可以大大提高通风效率。另外,检测装置70还可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对电缆沟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电缆沟内温度过高时,控制装置控制风机工作通风,以降低温度,此外,还能将控制装置连接报警器,温度异常时可以通过报警器报警通知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再者,检测装置70也可包括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电缆沟内的积水,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则控制抽水机工作,将电缆沟内的积水抽出,避免电缆沟内的积水过多而浸泡缆线,可以实现自动化。其它实施例中,检测装置70还可以同时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或同时包括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或同时包括红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等等。在另一实施例中,上盖板10设有排风开关14,排风开关14与位于电缆沟内的风机电连接,风机与排风孔15连通。如此,可直接通过控制排风开关14而让风机启动或关闭,相较于通过控制装置自动控制风机,设置排风开关14可以适应更多突发情况,例如在控制装置发生故障时,还能手动控制排风开关14开启,适用性更高。排风开关14可以设置在上盖板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排风开关14设置在上盖板10的下表面,如此可避免排风开关14受到水流进入,也能防止误触排风开关1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盖板10设有排水开关13,排水开关13与抽水机电连接。具体而言,排水开关13与抽水机电连接,发现电缆沟内有积水时,可以手动控制排水开关13而开启抽水机,进而排出电缆沟内的积水,比较直接和方便,相较于通过控制装置自动控制抽水机,设置排水开关13可以适应更多突发情况,例如在控制装置发生故障时,还能手动控制排水开关13开启,适用性更高。排水开关13可以设置在上盖板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排水开关13设置在上盖板10的下表面,如此可避免排水开关13受到水流进入,也能防止误触排水开关13。本实施例中,上盖板10设有容置盒11,控制装置设于容置盒11内。通过在上盖板10设置容置盒11,将控制装置收容在容置盒11,并密封容置盒11,可以避免控制装置受潮损毁,同时还可避免控制装置与其它部件发生碰撞损毁。其中,容置盒11可以设置在上盖板10的上表面,也可以设置在上盖板10的下表面等等。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盒11与上盖板10可拆卸连接;另一些实施例中,容置盒11与上盖板10一体设置等等。本实施例中,上盖板10部分区域朝电缆沟内凹陷形成一凹槽,凹槽构成容置盒11,控制装置设于容置盒11内,上盖板10设有防水盖12,防水盖12密封盖合容置盒11。也就是说,容置盒11与上盖板10一体设置,如此,可以免去安装,避免电缆沟内的潮湿的空气通过容置盒11与上盖板10的安装缝隙进入容置盒11内。此外,通过在容置盒11的开口处设置防水盖12,防水盖12具有密封作用,可以防止水进入容置盒11中。其中,防水盖12上可以设置橡胶垫或海绵垫等等,防水盖12通过该橡胶垫或海绵垫而与容置盒11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6,防水件40包括连接部41和挡水部42,挡水部42设于连接部41的上端,并侧向凸出于连接部41,连接部41具有第一通道43,第一通道43与排风孔15连通,挡水部42具有第二通道44,第二通道44与第一通道43连通,挡水部42的下表面设有出风口45,出风口45与第二通道44连通。具体而言,连接部41密封设置于排风孔15处,使得防水件40可以防止地面的积水流入到电缆沟内,避免电缆沟进一步受潮。防水件40可以为蘑菇状、“T”形或者倒“L”形等等。第二通道44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通道44均与第一通道43连通,且每一第二通道44均与至少一出风口45连通。由于挡水部42凸出于盖板组件设置,故可以避免地面的积水沿着出风口45、第二通道44和第一通道43流入电缆沟内,此外,出风口45设于挡水部42的下表面,也可以避免雨水或高处滴落的水进入电缆沟内。其中,连接部41可以密封插接在排风孔15内,或者连接部41密封罩设在排风孔15的孔缘外等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水件40可以为盖帽或者盖板等等,其中,可以在需要排风时手动打开盖帽或盖板,以便风机将电缆沟的空气排出,而不需要排风时,则可以将其盖上。当然,也可以利用控制装置使得盖帽或者盖板自动打开或关闭。本实施例中,请再次结合参考图1至图4,上盖板10与下盖板20转动连接。具体而言,若将上盖板10完全打开而与下盖板20分离,会增大工作量,同时也不方便将上盖板10盖合下盖板20设置,而将上盖板10与下盖板20转动连接时,上盖板10与下盖板20的连接处是固定的,上盖板10以连接处为轴转动,打开时,只需从连接处的对侧提起上盖板10即能打开,能降低工作量。此外,由于上盖板10转动固定在下盖板20上,上盖板10在打开和关闭的情况下都不会发生错位,可以避免重新定位上盖板10的位置,使得使用较为方便。其中,上盖板10与下盖板20可通过铰链50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上盖板10和下盖板20之间设置支撑杆60,支撑杆60分别与上盖板10和下盖板20转动连接,且支撑杆60能够折叠,上盖板10和下盖板20盖合时,支撑杆60处于折叠状态,能避免与上盖板10和下盖板20干涉,上盖板10打开时,支撑杆60伸直,可支撑固定住上盖板10。本实施例中,上盖板10和/或下盖板20设有卡接件30,上盖板10与下盖板20通过卡接件30卡接。具体而言,上盖板10盖合在下盖板20上时,上盖板10与下盖板20之间会有较大的缝隙,设置卡接件30可以使得上盖板10与下盖板20之间进一步卡紧,能大大减少上盖板10与下盖板20之间的缝隙,此外,卡接件30还能使得上盖板10盖合更稳定,能避免上盖板10被误触打开。卡接件30可以设置在上盖板10,也可以设置在下盖板20,还可以在上盖板10和下盖板20上均设置卡接件30等。其中,卡接件30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上盖板10上设置有卡接凸起,在上盖板10压盖在下盖板20上时,卡接凸起卡接在下盖板20的下表面;或者上盖板10和下盖板20分别设置有卡扣和卡槽,上盖板10压盖在下盖板20上时,卡扣和卡槽配合,以实现卡接;或者卡接件30为一片状结构,上盖板10压盖在下盖板20上时,卡接件30分别与上盖板10和下盖板20连接等等。卡接件30可以设置在上盖板10与下盖板20连接处的对侧,也可以设置在两侧等等。另外,还可以在上盖板10和下盖板20的连接处设置橡胶垫或海绵垫等等,以使得上盖板10和下盖板20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