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绝缘层环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5335发布日期:2019-08-13 21:0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导线绝缘层环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导线绝缘层环切装置。



背景技术:

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将线路短接,或者需要在线路上T接的情况,此时往往需要在不能将原线路断开的前提下,将线路上一段绝缘皮清除,现阶段缺乏专用工具,利用电工刀施工,存在划伤导线,划伤工作人员的缺陷,且费时费力,需要一种专用工具来应对此类施工作业。

现有技术中一些导线剥皮装置是采用导线不动,导线剥皮装置绕导线做圆周运动,利用设置在导线剥皮装置夹口内的刀刃对导线绝缘层进行切割,达到剥除导线绝缘层的目的。导线剥皮装置整体是采用钳形结构,需要手握钳把对导线施力,而在剥除导线绝缘层过程中,无法做到施力始终保持恒定,在绕导线做圆周运动过程中,刀刃无法均匀对导线绝缘层进行切割,可能会导致导线绝缘层未完全剥离,也有可能会导致切割到线芯,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可快速对导线绝缘层进行切割,并可保证切割厚度均匀的导线绝缘层环切装置。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导线绝缘层环切装置包括套接的内筒和外筒,环外筒上部圆周、下部圆周均开设有两道半圆形横向通槽,在横向通槽内设置有横向刀架,横向刀架内端设置有横向切刀;上部圆周和下部圆周处的两道半圆形横向通槽两侧端部间均留有间距,在所述间距内顺外筒外壁轴向开设有纵向通槽,在纵向通槽内设置有纵向刀架,纵向刀架内端设置有纵向切刀;内筒与外筒结构相同,内筒包括与外筒对应位置的横向通槽、纵向通槽。

外筒内径大于内筒外径,外筒和内筒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在外筒筒壁上开设有通透的螺孔,在内筒筒壁上开设有与通透的螺孔对应的非通透螺孔,连接螺栓由通透的螺孔旋入,连接螺栓内端与非通透的螺孔旋接,从而将外筒和内筒定位,使得两者间间距恒定。

在外筒和内筒的横向通槽之间设置有内滑块,在外筒的横向通槽外设置有外滑块,在外滑块和内滑块之间旋接有可旋入或旋出的横向刀架,横向刀架内端的横向切刀可伸入内筒内。

在外筒和内筒的纵向通槽之间设置有内滑块,在外筒的纵向通槽外设置有外滑块,在外滑块和内滑块之间旋接有可旋入或旋出的纵向刀架,纵向刀架内端的纵向切刀可伸入内筒内。

所述纵向刀架为带有外螺纹的螺杆,外滑块和内滑块为带有内螺纹的螺孔的弧形板;纵向刀架由所述带有内螺纹的螺孔与外滑块和内滑块旋接。

纵向通槽上端高于上部圆周处的横向通槽所处位置,纵向通槽下端低于下部圆周处的横向通槽所处位置。

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根据导线型号更换不同规格的内筒,快速完成对导线绝缘层的切割。本申请通过对导线绝缘层上、下、前、后进行切割,使得导线绝缘层快速剥离,对于导线绝缘层未被切割部位只会留下极少部分,对于较薄的绝缘层直接用手扯脱即可,对于较厚的绝缘层可使用剪刀和刀具轻松割断。本申请通过设置可调节的横、纵刀架,可较为精准的确定切割深度,满足了导线绝缘层的切割需要。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例:1、内筒,2、纵向切刀,3、纵向刀架,4、外筒,5、横向通槽,6、纵向通槽,7、横向切刀,8、外滑块,9、横向刀架,10、内滑块,11、连接螺栓,12、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导线绝缘层环切装置包括套接的内筒1和外筒4,环外筒4上部圆周、下部圆周均开设有两道半圆形横向通槽5,在横向通槽5内设置有横向刀架8,横向刀架8内端设置有横向切刀7;上部圆周和下部圆周处的两道半圆形横向通槽5两侧端部间均留有间距,在所述间距内顺外筒4外壁轴向开设有纵向通槽6,在纵向通槽6内设置有纵向刀架3,纵向刀架3内端设置有纵向切刀2;内筒1与外筒4结构相同,内筒1包括与外筒4对应位置的横向通槽5、纵向通槽6。

外筒4内径大于内筒1外径,外筒4和内筒1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在外筒4筒壁上开设有通透的螺孔12,在内筒1筒壁上开设有与通透的螺孔12对应的非通透螺孔,连接螺栓11由通透的螺孔12旋入,连接螺栓11内端与非通透的螺孔旋接,从而将外筒4和内筒1定位,使得两者间间距恒定。

在外筒4和内筒1的横向通槽5之间设置有内滑块10,在外筒4的横向通槽5外设置有外滑块8,在外滑块8和内滑块10之间旋接有可旋入或旋出的横向刀架8,横向刀架8内端的横向切刀7可伸入内筒1内。

在外筒4和内筒1的纵向通槽6之间设置有内滑块10,在外筒4的纵向通槽6外设置有外滑块8,在外滑块8和内滑块10之间旋接有可旋入或旋出的纵向刀架3,纵向刀架3内端的纵向切刀2可伸入内筒1内。

所述纵向刀架3为带有外螺纹的螺杆,外滑块8和内滑块10为带有内螺纹的螺孔的弧形板。纵向刀架3由所述带有内螺纹的螺孔与外滑块8和内滑块10旋接。

当外筒1和内筒1之间的间距恒定后,即可调整横向刀架8和纵向刀架3的旋入深度,也即调整横向切刀7和纵向切刀2的切割深度。

纵向通槽6上端高于上部圆周处的横向通槽5所处位置,纵向通槽6下端低于下部圆周处的横向通槽5所处位置。这样可使被切割后的导线绝缘层只留有最少的连接部位,便于后续工作。

使用时,根据导线型号选取相应内径的内筒1,通过连接螺栓11将内筒1固定在外筒4内正中位置。拧动横向刀架8使横向切刀7逐渐深入,直至符合切割深度,顺横向通槽5移动横向刀架8,导线绝缘层上、下部分别会切出两道横向切口;同理,拧动纵向刀架3,将导线绝缘层前后面切割出两道纵向切口;切割完毕后取出导线,利用现有工具对横向切口和纵向切口端部相连处进行最后切割,即可完成导线绝缘层的切割作业。

由于外筒4内径恒定,更换不同外径的内筒1可知外筒4与内筒1之间的间距,根据此间距和导线型号,以及切刀长度即可计算出刀架需旋入深度。至于旋入深度的确切数值非本申请发明点,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