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线盒和线缆分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5692发布日期:2019-08-03 15:5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线盒和线缆分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分线,尤其涉及一种分线盒和线缆分线结构。

[

背景技术:
]

从一根大线缆中间某处,分出一根线缆。分线处比较薄弱,在暴力使用的情况下容易在分线处撕开拉坏线缆。如果分出的是根小线,小线容易在分线处拉断。

专利号为CN201320858957.0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线盒及使用该分线盒的分线盒组件,分线盒,包括盒体,盒体包括通过可拆连接结构上下对装在一起的上、下盒盖,盒体上设置有相互连通、并沿上下方向横跨上、下盒盖的配合界面以供相应穿线波纹管穿装的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进、出线孔的孔壁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对应波纹管的外周凸起吻合卡配的定位沟槽。该实用新型的分线盒夹紧的是套在线缆外面的波纹管,有效的防止波纹管端部由分线盒中脱出,但穿过分线盒分线的线缆因与波纹管有间隙,未能被分线盒夹紧,在遇到较大外力的情况下容易在分线处撕开,拉坏线缆。如果分出的是根小线,小线容易在分线处拉断。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不易在分线处撕坏的分线盒。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不易在分线处撕坏的线缆分线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线盒,包括盒体,盒体包括分线腔,用于穿主线缆的进线孔和出线孔,用于穿分线缆的分线孔,进线孔、出线孔和分线孔分别与分线腔连通;盒体沿进线孔的轴线、出线孔的轴线和分线孔的轴线剖分成上盒盖和下盒盖,上盒盖和下盒盖之间通过盒体固定螺钉连接;进线孔和出线孔的直径小于主线缆的直径,分线孔的直径小于分线缆的直径。

以上所述的分线盒,进线孔与出线孔同轴;分线孔与出线孔并列并平行。

以上所述的分线盒,包括主线缆压板,分线腔被上盒盖与下盒盖之间的剖分面分成上腔和下腔,上腔位于上盒盖中,下腔位于下盒盖中;下腔沿进线孔的长度小于上腔的长度,主线缆压板位于上腔中,两个压板螺钉将主线缆压板固定在下盒盖的剖分面上。

以上所述的分线盒,盒体沿进线孔和出线孔轴线的两端为锥形。

以上所述的分线盒,所述的盒体固定螺钉为4个,其中,两个盒体固定螺钉分别布置在进线孔的两侧,一个固定螺钉布置在出线孔的外侧,一个固定螺钉布置在分线孔的外侧。

以上所述的分线盒,进线孔、出线孔和分线孔沿各自的轴线方向分别包括复数个环槽。

一种线缆分线结构,包括主线缆、分线缆和上述的分线盒,主线缆穿过分线盒的进线孔和出线孔,分线缆穿过分线孔,分线缆与主线缆在分线盒的分线腔中相交并连接;主线缆与进线孔和出线孔过盈配合,分线缆与分线孔过盈配合。

以上所述的线缆分线结构,分线盒的进线孔与出线孔同轴;分线孔与出线孔并列并平行。

以上所述的线缆分线结构,分线盒包括主线缆压板,分线腔被上盒盖与下盒盖之间的剖分面分成上腔和下腔,上腔位于上盒盖中,下腔位于下盒盖中;下腔沿进线孔的长度小于上腔的长度,主线缆压板布置在上腔中,压在主线缆的上面,两个压板螺钉将主线缆压板固定在下盒盖的剖分面上。

本实用新型主线缆与进线孔和出线孔过盈配合,分线缆与分线孔过盈配合;主线缆和分线缆与分线盒连接牢靠,在遇到较大外力的情况下也不易在分线连接处撕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缆分线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缆分线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缆分线结构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缆分线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缆分线结构去除上盒盖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缆分线结构去除上盒盖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缆分线结构去除上盒盖的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缆分线结构去除上盒盖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缆分线结构的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缆分线结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分线结构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主线缆5、分线缆6和分线盒10。

分线盒10包括盒体1和主线缆压板3,盒体1内部有分线腔101,进线孔102、出线孔103和分线孔104,进线孔102、出线孔103和分线孔104分别与分线腔101连通。盒体1的材料为氯丁橡胶。

进线孔102与出线孔103同轴。分线孔104与出线孔103并列并平行。

盒体1沿进线孔102的轴线、出线孔103的轴线以及分线孔104的轴线剖分成上盒盖1A和下盒盖1B,上盒盖1A和下盒盖1B之间通过盒体固定螺栓2连接。

主线缆5穿过分线盒10的进线孔102和出线孔103,分线缆104穿过分线孔104,分线缆6与主线缆5在分线盒10的分线腔101中相交并连接。

分线腔101被上盒盖1A与下盒盖1B之间的剖分面分成上腔和下腔,上腔位于上盒盖1A中,下腔位于下盒盖1B中。下腔沿进线孔102的长度小于上腔的长度,主线缆压板3位于上腔中,压在主线缆5上,两个压板螺钉4将主线缆压板3固定在下盒盖1B的剖分面上。

进线孔102和出线孔103的直径小于主线缆5的直径,分线孔104的直径小于分线缆6的直径。主线缆5与进线孔102和出线孔103过盈配合,分线缆6与分线孔104过盈配合。为了提高线缆与分线盒固定的牢靠度,进线孔102、出线孔103和分线孔104沿各自的轴线方向分别包括多个环槽105,环槽105间形成的环形突棱可以增加分线盒对线缆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线缆与进线孔102和出线孔103过盈配合,分线缆与分线孔104过盈配合。分线处接线部位的线缆不受力。能很好保护线缆的分线接线部位,在遇到较大外力的情况下也不易在接线部位撕坏。

盒体固定螺栓2为4个,其中,两个盒体1固定螺栓2分别布置在进线孔102的两侧,一个固定螺栓2布置在出线孔103的外侧,一个固定螺栓2布置在分线孔104的外侧。

盒体1沿进线孔102和出线孔103轴线的两端为锥形。本实用新型分线盒两端是锥形的,有较好的通过性,在拉动线缆时盒体1不容易被卡住,分线盒受力小,从而能更好保护线缆的分线连接处。

盒体1的两端各有一个环形的凸台106,凸台处可以用扎带或者铁丝绑紧,用于固定分线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