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双排保护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0723发布日期:2019-10-13 00:5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双排保护压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压板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双排保护压板。



背景技术:

保护压板也叫保护连片,是保护装置联系外部接线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保护的功能和动作出口能否正常发挥作用。由于当前普遍使用的保护压板连接片裸露,投退操作时工作人员很容易接触到金属部分而触电;并且投退旋转操作时容易触碰到相邻的压板,造成保护误动作;固定连接片旋钮操作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保护压板误碰方便检修的智能双排保护压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双排保护压板,包括壳体和壳体上与其相配合的顶盖,所述壳体中对称设有双排保护压板,所述壳体中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中心设有通孔图中未标出,所述绝缘板上对称设有绝缘垫块,所述绝缘垫块上设有与绝缘板上通孔相对应的通孔图中未标出,所述绝缘垫块的上方设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与绝缘垫块之间设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可伸入绝缘垫块和绝缘板上的通孔图中未标出,所述导电板的上表面设有绝缘拔块,所述导电板的中心设有螺杆,所述导电板的中心设有可供螺杆进入的通孔,所述导电板上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挡板,所述绝缘板与壳体上设有可供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绝缘板上的通孔内设有与螺杆想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壳体的通孔两侧设有固定套,所述螺杆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导电板与绝缘板之间,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有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壳体的上方顶盖的下方设有静电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将螺杆下端依次贯穿导电板和弹簧,然后将螺杆下端螺纹连接在绝缘板螺纹通孔内,此时导电板两端的导电柱的下端位于绝缘板的上方,通过绝缘拨快调整导电板的位置使导电柱位于第一通孔的正上方,然后将螺杆向下继续拧动,螺杆上的挡板带动导电板和导电柱继续下移,导电柱贯穿第一通孔,进而将接线端子与两个导电柱进行固定连接,完成电路的连接。保护压板设置在壳体中,保护装置压板,不遮挡、不影响二次保护工作区域,现场可一个或多个压板罩组合使用,做到灵活方便,通过设置顶盖和把手,方便开启和关闭,同时设置温度测量装置,降低了设备检修难度,同时外壳能够保护内部的设备,有效避免工作人员误动误碰的现象发生,通过设置活性炭吸附装置,有效除潮,避免设备湿度过大出现短路的现象,设置静电发生器可以吸附壳体当中的灰尘颗粒,防止灰尘颗粒对保护压板造成损坏。

所述螺杆的顶部设有方便旋转其的手摇环。

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在壳体内表面设有-个,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与壳体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所述顶盖的上方设有可将其抬起放下的把手。

所述壳体内设有温度测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双排保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壳体,2、顶盖,3、导电板,4、绝缘板,5、绝缘垫块,6、导电柱,7、固定套,8、挡板,9、绝缘拔块,10、螺杆,11、活性炭吸附装置,12、手摇环,13、把手,14、静电发生器,15、温度测量装置,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一种智能双排保护压板,包括壳体1和壳体1上与其相配合的顶盖2,所述壳体1中对称设有双排保护压板,所述壳体1中设有绝缘板4,所述绝缘板4中心设有通孔图中未标出,所述绝缘板4上对称设有绝缘垫块5,所述绝缘垫块5上设有与绝缘板4上通孔相对应的通孔图中未标出,所述绝缘垫块5的上方设有导电板3,所述导电板3与绝缘垫块5之间设有导电柱6,所述导电柱6可伸入绝缘垫块5和绝缘板4上的通孔图中未标出,所述导电板3的上表面设有绝缘拔块9,所述导电板3的中心设有螺杆10,所述导电板3的中心设有可供螺杆10进入的通孔,所述导电板3上设有与螺杆10相配合的挡板8,所述绝缘板4与壳体1上设有可供螺杆10穿过的通孔,所述绝缘板4上的通孔内设有与螺杆10想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壳体1的通孔两侧设有固定套7,所述螺杆10上设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设置在导电板3与绝缘板4之间,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设有活性炭吸附装置11,所述壳体1的上方顶盖2的下方设有静电发生器14。

所述螺杆10的顶部设有方便旋转其的手摇环12。

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11在壳体1内表面设有10-30个,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11与壳体1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所述顶盖2的上方设有可将其抬起放下的把手13。

所述壳体1内设有温度测量装置15。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保护压板使用原理:当开关在合闸位置时,投入保护压板前需用高内阻电压表测量两端电位,特别是跳闸出口压板及与其他运行设备相关的压板,当出口压板两端都有电位,且压板下端为正电位、上端为负电位,此时若将压板投入,将造成开关跳闸。应检查保护装置上动作跳闸灯是否点亮,且不能复归,否则有可能保护跳闸出口接点已粘死。如出口压板两端均无电位,则应检查相关开关是否已跳开或控制电源消失。只有出口压板两端无异极性电压后,方可投入压板。除了与二次回路直接连接的保护硬压板之外。保护软压板一般设置在投入状态,运行人员只能操作硬压板。正常运行方式下所有保护功能压板按定值整定要求投、退,所有出口压板均投入。当一套保护装置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共用跳闸出口时,退出这套保护装置中的某些保护时只能退其功能压板,而不能退出口压板,否则该套保护装置中的其他保护将失去作用。在使用的时候,将螺杆10下端依次贯穿导电板3和弹簧16,然后将螺杆10下端螺纹连接在绝缘板4螺纹通孔内,此时导电板3两端的导电柱6的下端位于绝缘板4的上方,通过绝缘拨快9调整导电板3的位置使导电柱6位于第一通孔的正上方,然后将螺杆10向下继续拧动,螺杆10上的挡板8带动导电板3和导电柱6继续下移,导电柱6贯穿第一通孔,进而将接线端子与两个导电柱进行固定连接,完成电路的连接。保护压板设置在壳体1中,保护装置压板,不遮挡、不影响二次保护工作区域,现场可一个或多个压板罩组合使用,做到灵活方便,通过设置顶盖2和把手13,方便开启和关闭,同时设置温度测量装置15,降低了设备检修难度,同时外壳能够保护内部的设备,有效避免工作人员误动误碰的现象发生,通过设置活性炭吸附装置11,有效除潮,避免设备湿度过大出现短路的现象,设置静电发生器15可以吸附壳体1当中的灰尘颗粒,防止灰尘颗粒对保护压板造成损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