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壳和铁芯的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8223发布日期:2019-07-06 11:1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壳和铁芯的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机壳和铁芯的组合体。



背景技术: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电力正在逐步取代热力成为人类的主要的能量利用方式。而在电力运用中,电动机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传统的电机,均采用磁场方向垂直于或微微偏转于转子的定子绕组通电产生的磁场来驱动转子转动,即绕组的中轴线垂直于定子轴心圆的切线,或微微偏转。

在这种传统电机的生产中,由于定子绕组与铁芯需要垂直于转子法线,因此绕线工艺十分复杂繁琐,组合式铁芯虽然使绕线工艺变得较为简单,但是铁芯加工成本高,绕好线的铁芯进行组装时费时费力,极大地提高了人力物力成本,且绕线占用的空间很大,同体积的电机,功率难以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机生产工艺繁琐复杂、绕线的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壳和铁芯的组合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和铁芯,铁芯是相同的一体加工成型的金属件,铁芯包括用于引导电机内通电产生磁场的定子绕组所产生磁场的半圆环状的铁芯主体,所述的定子绕组的中轴线平行于外壳轴心圆的切线,铁芯主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支撑与固定定子的立柱,所述外壳内设有支架,支架中心设有用于固定转子轴承的中心孔,立柱与外壳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外壳内侧设有单个或多个用于固定立柱的定子限位桩。

优选的,所述铁芯主体的两端设有用于组合时起固定与定位作用的突出部和凹陷部。

优选的,所述铁芯主体两端的外侧设有半宽立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老式的电机定子需要单独环绕后组合或者成圈后进行嵌套的工艺,简化了电机的生产加工工艺,装配更加方便,可靠性高,极大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节省了装配的人力资源。采用该外壳与铁芯的新式电机其结构复杂性低,相比于传统电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安装精度,从而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与一致性。采用一体化设计,有效的减少了电机运行的噪音与震动。新型电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更高,从而预留了更多的散热空间,利用电机工作中产生的气流散热,散热性能好,使小体积电机的温升满足安全要求。该电机的绕线空间利用率大,同等体积的电机可以缠绕的线圈匝数更多,相比同等功率的电机体积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图。

图3是图2中A-A位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子铁芯示意图。

图中:1、转轴,2、风轮,3、外壳,4、上绝缘框架,5、上绝缘框架,6、铁芯,7、铁芯,8、下绝缘框架,9、下绝缘框架,10、支架,11、转子铁芯,12、轴承,13、中心孔,14、电路板支撑桩,15、定子限位桩,16、定子绕组,17、绕线槽,101、铁芯主体,102、立柱,103、半宽立柱,104、突出部,105、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含的一种新型平行绕线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外壳3。

参见图4,定子包括铁芯6、7和定子绕组16,铁芯6和铁芯7是相同的一体加工成型的金属件,铁芯6、7包括用于引导电机内通电的定子绕组16所产生磁场的半圆环状的铁芯主体101,铁芯主体101的外侧设有用于支撑与固定定子的立柱102,铁芯主体101的两端设有用于组合时起固定与定位作用的突出部104和凹陷部105,铁芯主体101两端的外侧设有半宽立柱103。

参见图1至图3,定子由铁芯6、7的铁芯主体101四周包裹上绝缘框架,绝缘框架包括上绝缘框架4、5和下绝缘框架8、9,上绝缘框架4、5上方设有用于支撑和固定电机电路板的电路板支撑桩14。绝缘框架外侧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若干绕线槽17,定子绕组16绕设在绕线槽17上,且定子绕组16的中轴线平行于转轴1轴心圆的切线,绕好线后,将两个转配好的构件进行组合,通过突出部104和凹陷部105进行限位,即可完成电机定子的装配。

电路板支撑桩14用于支撑并固定电机内的控制电路板。

这种新型定子的绕组与传统电机的绕组相比,由于绕线方向进行了改变,垂直绕线改成了平行绕线,简化了生产加工工艺。传统电机的每个线圈需要针对每个铁芯独立绕线,要么采用独立铁芯绕线后进行组装,要么采用线圈定型后嵌套近铁芯的工艺,致使装配复杂繁琐。本实用新型的绕组只需要沿同一方向绕在绕线槽17上,然后进行一次组合即可完成定子的生产,装配更加方便,可靠性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装配的人力资源。

参见图1至图3,转子包括转轴1和分别固定在转轴1上的轴承12和转子铁芯11,转轴1露在电机之外的一端连接风轮2或传动构件。

外壳3内设有支架10,支架10中心设有用于固定转子轴承12的中心孔13。外壳3内侧设有单个或多个用于固定定子铁芯6、7的定子限位桩15。

由于新型电机的绕组方向改为了平行绕线,定子的组件相应简化了很多,结构复杂性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机的生产与安装精度,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与一致性,性能更优良。一体化设计,有效的减少了运行的噪音与震动。新型电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更高,从而预留了更多的散热空间,利用电机工作中产生的气流散热,散热性能好,使小体积电机的温升满足安全要求。该电机的绕线空间利用率大,同等体积的电机可以缠绕的线圈匝数更多,相比同等功率的电机体积更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