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有旋转电机系统的车辆、旋转电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0782发布日期:2019-08-13 18:0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搭载有旋转电机系统的车辆、旋转电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对包含旋转电机的扭矩特性在内的旋转电机特性进行了标准化的旋转电机系统、搭载有旋转电机系统的车辆以及旋转电机系统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除了作为驱动源的内燃机之外,或者代替作为驱动源的内燃机,搭载有旋转电机的车辆正在普及。这是一种称为混合动力汽车(hybridelectricvehicle)或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的车辆。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机系统的发明,所述旋转电机系统构成为具备永磁电动机(旋转电机)和进行旋转电机的驱动控制的控制部,其中,所述永磁电动机具有具备永磁铁的转子、与转子的外周面隔着空隙对置配置的定子、以及卷绕于设置在定子上的齿的定子线圈。

在专利文献1的旋转电机系统中,根据矢量控制来控制d轴电流分量和q轴电流分量,从而驱动旋转电机。在进行该驱动时,根据旋转电机的运转状态求出d轴电流分量和q轴电流分量,并且求出永磁铁的磁铁温度,当求出的磁铁温度低于规定的值时,加上d轴电流分量以使磁铁增磁,使旋转电机运转。

根据专利文献1的旋转电机系统,能够在不产生扭矩脉动或噪声的情况下使磁铁迅速升温,从而能够防止磁铁的永久消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338号公报

另外,当大量地生产质量稳定的旋转电机系统时,基于各种各样的观点,要求对包含旋转电机的扭矩特性在内的旋转电机特性进行标准化。在这方面,在专利文献1的旋转电机系统中,记载了根据作为与旋转电机特性相关联的观点之一的磁铁温度来控制驱动电流。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旋转电机系统中,未公开、也未暗示有助于旋转电机特性的标准化的、与旋转电机特性相关联的其它观点(除磁铁温度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各种各样的观点对旋转电机特性进行了标准化的质量稳定的旋转电机系统以及搭载有旋转电机系统的车辆。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大量地生产基于各种各样的观点对旋转电机特性进行了标准化的质量稳定的旋转电机系统的旋转电机系统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第1方面的发明是一种旋转电机系统,该旋转电机系统构成为具备:旋转电机,其具有设置于驱动轴并具备永磁铁的转子、隔着空隙与所述转子的外周面对置配置的定子、以及卷绕于设置在所述定子的齿上的定子线圈;以及控制部,其生成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控制信号,并且使用该生成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控制,该旋转电机系统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具备信息设定部,该信息设定部设定用于对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标准化的标准化信息,该标准化信息是根据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所述旋转电机的所述转子时在所述定子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与对在所述定子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相关值预先规定的标准信息之间的对比关系导出的,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标准化信息应用于所述生成的驱动控制信号,使用通过该应用进行了标准化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控制。

在第1方面的发明中,控制部将根据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旋转电机的转子时在定子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与对在定子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相关值预先规定的标准信息之间的对比关系导出的、用于对旋转电机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标准化的标准化信息,应用于旋转电机的驱动控制信号,使用通过该应用进行了标准化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旋转电机的驱动控制。

另外,标准信息是指,在评价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旋转电机的转子时在定子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是否收敛到标准分布范围(是否不符合标准)时使用的信息。

此外,标准化信息是指,在将如果直接使用则在旋转电机的运转中会发生不符合标准的事件的驱动控制信号转换为能够使旋转电机的运转符合标准的(进行了标准化的)驱动控制信号时使用的信息。

根据第1方面的发明,由于使用基于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旋转电机的转子时在定子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相关值的观点进行了标准化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旋转电机的驱动控制,因此,能够获得基于各种各样的观点对旋转电机特性进行了标准化的质量稳定的旋转电机系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基于各种各样的观点对旋转电机特性进行了标准化的质量稳定的旋转电机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的概要的结构框图。

图2是概念性地示出构成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的机械要素的旋转电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对构成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的控制要素的第1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对构成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的控制要素的第2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对构成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的控制要素的第3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概念性地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标号说明

11:旋转电机系统;

13:旋转电机;

15:控制装置(控制部,信息取得部);

21:转子;

23:定子;

28:齿;

29:定子线圈;

30:空隙;

33:信息设定部;

ag:空隙尺寸

iv:感应电压;

wb:转子磁通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搭载有旋转电机系统的车辆以及旋转电机系统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以下所示的附图中对相同部件或相应部件之间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此外,为了便于说明,有时通过变形或夸大来示意性地示出部件的尺寸和形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概要〕

首先,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概要的结构框图。图2是概念性地示出构成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机械要素的旋转电机1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构成为包含构成旋转电机系统11的机械要素的旋转电机13、构成旋转电机系统11的控制要素的控制装置15和逆变器电路17。对于旋转电机13,优选使用例如三相dc无刷电动机。旋转电机13被搭载于车辆(未图示),用作电动机和发电机。

如图2所示,旋转电机13构成为具有设置在驱动轴20的外周的转子21、以及与转子21的外周面隔着微小的空隙30而对置配置的定子23。

转子21通过对环状转子芯22沿着其外周缘嵌入永磁铁25而构成。转子芯22通过在驱动轴20的延伸方向上层叠电磁钢板而形成。驱动轴20被安装在转子芯22的内周侧。作为永磁铁25,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使用作为稀土类烧结磁铁的钕磁铁。

定子23通过相对于环状定子芯27朝向转子21呈梳齿状一体地设置多个齿28而构成。转子芯27通过在驱动轴20的延伸方向上层叠电磁钢板而形成。三相(u相、v相、w相)的绕组、即定子线圈29被卷绕在多个齿28中的每一个齿上。

在旋转电机13上刻印有用于能够识别各个旋转电机13主体的识别信息(例如制造编号等)。对每个旋转电机13赋予的识别信息与例如每个旋转电机13固有的固有信息或标准化信息(稍后详细描述)相关联地进行管理。

在旋转电机13的输入侧的动力线上分别设有检测v相电流iv、w相电流iw的各个值的v相电流传感器39和w相电流传感器41。由v相电流传感器39和w相电流传感器41分别检测到的v相电流iv和w相电流iw的各个值的信息被发送到控制装置15。

当规定的驱动控制信号(iu,iv,iw;参照图2)被提供给各相的定子线圈29时,定子23产生旋转磁场。在旋转电机13中,通过由此产生的旋转磁场和由永磁铁25产生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与相互作用对应的力。由此,转子21旋转,从而向驱动轴20输出扭矩。

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15构成为包含电流控制部31、电压坐标转换部35和电流坐标转换部37。

电流控制部31根据基于车辆驾驶员的加速/减速操作的扭矩指令id_tg,iq_tg、旋转电机13的运转状态信息(实际励磁电流值id_act,实际扭矩电流值iq_act)、以及旋转电机13所具有的包含扭矩特性在内的旋转电机特性中的、在规定的条件(例如,维持规定的转速等)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观点,来控制提供给旋转电机13的电流。稍后将详细描述电流控制部31的具体动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中,设置在控制装置15中的电流控制部31使用矢量控制法来控制提供给旋转电机13的电流的振幅/相位。

在旋转电机13的矢量控制中,通常使用利用d轴和q轴的二维正交矢量坐标系来控制励磁电流(d轴电流)和扭矩电流(q轴电流)的方法,其中,所述励磁电流控制磁场强度,所述扭矩电流产生扭矩。d轴是设置在旋转电机13的转子21中的永磁铁25产生的磁通方向上的轴。q轴是与d轴以电的方式正交的轴。

这里,根据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观点,对控制提供给旋转电机13的电流的意义进行说明。

作为前提,当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感应电压iv。这是因为,设置在转子21中的永磁铁25的磁场的变动导致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电动势。该感应电压(电动势)iv的大小呈现各个旋转电机13固有的值。

此外,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可知,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大小与转子21的磁通量(以下有时省略为“转子磁通量”)wb、设置在转子21的外周面与定子23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隙30的长度尺寸(以下有时省略为“空隙尺寸”的情况。)ag相关。

根据以上的见解,本发明人确信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作为应标准化的旋转电机特性之一是有用的。

另外,在本发明中,“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是指这样的概念:其当然包含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总括地包含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以及根据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和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双方估计的、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估计值。

如上所述,当大量地生产质量稳定的旋转电机系统11时,基于各种各样的观点,对包含旋转电机13的扭矩特性在内的旋转电机特性进行标准化是重要的。

因此,在本发明中,作为有用的旋转电机特性之一,提出了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

返回图1继续说明,设置在控制装置15中的电流控制部31构成为包含信息设定部33。在信息设定部33中,根据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和对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预先规定的标准信息之间的对比关系,设定(存储)有用于对由电流控制部31生成的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标准化的标准化信息。

标准化信息是指,在将如果直接使用则在旋转电机13的运转中会发生不符合标准的事件(混乱)的驱动控制信号转换为能够使旋转电机13的运转符合标准(标准化)的驱动控制信号时使用的信息。标准化信息的数据形式被适当设定为适合驱动控制信号的数据形式的样式。虽然标准化信息的样式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可以适当采用例如映射图形式、查询表形式、关系表达式的样式等。标准化信息可以预先通过实验或通过模拟适当求出。标准化信息被设定(存储)在信息设定部33中,根据需要适当读出来参照。

电流坐标转换部35使用由旋转变压器43检测的驱动轴20的旋转角θ的信息,将由v相电流传感器39、w相电流传感器41检测出的三相电流(iu,iv,iw)分别转换为实际励磁电流(实际d轴电流)id_act和实际扭矩电流(实际q轴电流)iq_act。由电流坐标转换部35转换的实际励磁电流id_act和实际扭矩电流iq_act中的每一个都被反馈到电流控制部31。

由电流控制部31标准化的励磁电压指令值vd1和扭矩电压指令值vq1被输入到电压坐标转换部37。电压坐标转换部37使用由旋转变压器43检测的驱动轴20的旋转角θ的信息,将从电流控制部31输入的励磁电压指令值vd1和扭矩电压指令值vq1分别转换为三相的电压指令值(vu,vv,vw)。由电压坐标转换部37转换出的三相的电压指令值(vu,vv,vw)被发送到逆变器电路17。

逆变器电路17是生成提供给三相(u相、v相、w相)的定子线圈29中的每一个的电力的电路。逆变器电路17构成为包含多个开关元件和反接二极管等。逆变器电路17具有进行直流电和交流电间的电力转换的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动作〕

<<基本动作>>

首先,参照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3所示的步骤s31中,电流控制部31分别取得目标励磁电流值id_tg和目标扭矩电流值iq_tg作为基于车辆驾驶员的加速/减速操作的扭矩指令。

在步骤s32中,电流控制部31分别取得实际励磁电流值id_act和实际扭矩电流值iq_act作为旋转电机13的运转状态信息。

在步骤s33中,电流控制部31分别计算作为在步骤s31中取得的目标电流值和在步骤s32中取得的实际电流值间的差分电流值的差分励磁电流值δid和差分扭矩电流值δiq。

在步骤s34中,电流控制部31分别计算励磁电压指令值vd0和扭矩电压指令值vq0,使得差分励磁电流值δid和差分扭矩电流值δiq为零。

在步骤s35中,电流控制部31分别计算通过对励磁电压指令值vd0和扭矩电压指令值vq0应用预先设定的标准化信息而标准化的励磁电压指令值vd1和扭矩电压指令值vq1。

在步骤s36中,控制装置15与逆变器电路17协作,使用标准化的励磁电压指令值vd1和扭矩电压指令值vq1来执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

以上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基本动作。

<<应用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4~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应用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中,根据作为标准化对象的旋转电机特性的类别来采用第1~第3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5。

<<第1实施例>>

图4是用于说明将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用作作为标准化对象的旋转电机特性的第1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5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4所示的步骤s41中,电流控制部31取得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作为固有信息。

在步骤s42中,电流控制部31取得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理想值iv_idl作为标准信息。

在步骤s43中,电流控制部31判定在步骤s41中取得的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固有信息)是否小于根据在步骤s42中取得的感应电压iv的理想值iv_idl(标准信息)设定的第1感应电压阈值iv_th1。

另外,关于第1感应电压阈值iv_th1,可以设定以感应电压iv的理想值iv_idl作为中央值并具有适当的宽度地向上下展开的标准分布范围(相当于标准信息)中的下限值。

在步骤s43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小于第1感应电压阈值iv_th1的判定时,即,当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属于没有达到所述标准分布范围的下限值的低感应电压值的范畴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跳转到步骤s45。

另一方面,在步骤s43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大于等于第1感应电压阈值iv_th1的判定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进入下一个步骤s44。

在步骤s44中,电流控制部31判定所述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是否小于第2感应电压阈值iv_th2。

另外,关于第2感应电压阈值iv_th2,可以设定以感应电压iv的理想值iv_idl作为中央值向上下展开的所述标准分布范围中的上限值。

在步骤s44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小于第2感应电压阈值iv_th2的判定时,即,当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属于收敛到所述标准分布范围的标准感应电压值的范畴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跳转到步骤s46。

另一方面,在步骤s44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大于等于第2感应电压阈值iv_th2的判定时,即,当所述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属于大于等于所述标准分布范围的上限值的高感应电压值的范畴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跳转到步骤s47。

在步骤s45中,电流控制部31将与低感应电压值相应的第1标准化信用作设定于信息设定部33中的标准化信息。

在步骤s46中,电流控制部31将与标准感应电压值相应的第2标准化信息用作设定于信息设定部33中的标准化信息。

在步骤s47中,电流控制部31将与高感应电压值相应的第3标准化信息用作设定于信息设定部33中的标准化信息。

在步骤s48中,控制装置15使用电压指令值vd1,vq1来执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所述电压指令值vd1,vq1是使用第1~第3标准化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标准化信息来标准化的。

<<第2实施例>>

图5是用于说明将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用作作为标准化对象的旋转电机特性的第2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5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5所示的步骤s51中,电流控制部31取得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作为固有信息。

在步骤s52中,电流控制部31取得转子磁通量wb的理想值wb_idl作为标准信息。

在步骤s53中,电流控制部31判定在步骤s51中取得的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固有信息)是否小于根据在步骤s52中取得的转子磁通量wb的理想值wb_idl(标准信息)设定的第1转子磁通量阈值wb_th1。

另外,关于第1转子磁通量阈值wb_th1,可以设定以转子磁通量wb的理想值wb_idl作为中央值、具有适当的宽度地向上下展开的标准分布范围(相当于标准信息)中的下限值。

在步骤s53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小于第1转子磁通量阈值wb_th1的判定时,即,当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属于没有达到所述标准分布范围的下限值的低转子磁通量(低感应电压值)的范畴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跳转到步骤s55。

这里,转子磁通量wb示出与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之间的高相关关系。因此,转子磁通量wb没有达到理想值wb_idl的所述标准分布范围的下限值与感应电压iv属于所述低感应电压值的范畴实质上同义。

另一方面,在步骤s53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大于等于第1转子磁通量阈值wb_th1的判定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进入下一个步骤s54。

在步骤s54中,电流控制部31判定所述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是否小于第2转子磁通量阈值wb_th2。

另外,作为第2转子磁通量阈值wb_th2,可以设定以转子磁通量wb的理想值wb_idl作为中央值向上下展开的所述标准分布范围中的上限值。

在步骤s54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小于第2转子磁通量阈值wb_th2的判定时,即,当所述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属于收敛到所述标准分布范围的标准转子磁通量wb(标准感应电压值)的范畴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跳转到步骤s56。

另一方面,在步骤s54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大于等于第2感应电压阈值iv_th2的判定时,即,当所述转子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属于大于等于所述标准分布范围的上限值的高转子磁通量wb(高感应电压值)的范畴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跳转到步骤s57。

在步骤s55中,电流控制部31将与低转子磁通量wb(低感应电压值)相应的第1标准化信息用作设定于信息设定部33中的标准化信息。

在步骤s56中,电流控制部31将与标准转子磁通量wb(标准感应电压值)相应的第2标准化信息用作设定于信息设定部33中的标准化信息。

在步骤s57中,电流控制部31将与高转子磁通量wb(高感应电压值)相应的第3标准化信息用作设定于信息设定部33中的标准化信息。

在步骤s58中,控制装置15使用电压指令值vd1,vq1来执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所述电压指令值vd1,vq1是使用第1~第3标准化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标准化信息来标准化的。

<<第3实施例>>

图6是用于说明将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用作作为标准化对象的旋转电机特性的第3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5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6所示的步骤s61中,电流控制部31取得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作为固有信息。例如,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可以通过取得转子21的外径尺寸和定子23的内径尺寸并从定子23的内径尺寸减去转子21的外径尺寸来取得。

在步骤s62中,电流控制部31取得空隙尺寸ag的理想值ag_idl作为标准信息。

在步骤s63中,电流控制部31判定在步骤s61中取得的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固有信息)是否大于根据在步骤s62中取得的空隙尺寸ag的理想值ag_idl(标准信息)设定的第1空隙尺寸阈值ag_th1。

另外,关于第1空隙尺寸阈值ag_th1,可以设定以空隙尺寸ag的理想值ag_idl作为中央值、具有适当的宽度地向上下展开的标准分布范围(相当于标准信息)中的上限值。

在步骤s63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大于第1空隙尺寸阈值ag_th1的判定时,即,当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属于超过所述标准分布范围的上限值的大空隙尺寸(低感应电压值)的范畴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跳转到步骤s65。

这里,空隙尺寸ag示出与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之间的高逆相关关系。因此,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超过所述标准分布范围的上限值(大空隙尺寸)与感应电压iv属于所述低感应电压值的范畴实质上同义。

另一方面,在步骤s63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小于等于第1空隙尺寸阈值ag_th1的判定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进入下一个步骤s64。

在步骤s64中,电流控制部31判定所述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是否大于第2空隙尺寸阈值ag_th2。

另外,作为第2空隙尺寸阈值ag_th2,可以设定以空隙尺寸ag的理想值ag_idl作为中央值、向上下展开的所述标准分布范围中的下限值。

在步骤s64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大于第2空隙尺寸阈值ag_th2的判定时,即,当所述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属于收敛到所述标准分布范围的标准的空隙尺寸ag(标准感应电压值)的范畴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跳转到步骤s66。

另一方面,在步骤s64的判定的结果是作出所述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小于等于第2空隙尺寸阈值ag_th2的判定时,即,当所述空隙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属于作为小于等于所述标准分布范围的下限值的小空隙尺寸ag(高感应电压值)的范畴时,电流控制部31使处理流程跳转到步骤s67。

在步骤s65中,电流控制部31将与大空隙尺寸ag(低感应电压值)相应的第1标准化信息用作设定于信息设定部33中的标准化信息。

在步骤s66中,电流控制部31将与标准空隙尺寸ag(标准感应电压值)相应的第2标准化信息用作设定于信息设定部33中的标准化信息。

在步骤s67中,电流控制部31将与小空隙尺寸ag(高感应电压值)相应的第3标准化信息用作设定于信息设定部33中的标准化信息。

在步骤s68中,控制装置15使用电压指令值vd1,vq1来执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所述电压指令值vd1,vq1是使用第1~第3标准化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标准化信息来标准化的。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7是概念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在图7所示的步骤s71中,执行旋转电机13的组装工序。在步骤s71中,相对于定子23在转子21的外周面和定子的内周面之间隔着微小的空隙30来组装转子21,所述定子23是通过将定子线圈29卷绕于在环状定子芯27处设置的多个齿28中的每一个齿而形成的,所述转子21是通过对转子芯22嵌入永磁铁25而形成的。

在步骤s72中,执行取得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和标准信息的工序。在步骤s72中,作为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例如取得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

此外,作为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标准信息,例如取得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理想值iv_idl。

在步骤s73中,根据在步骤s72中取得的固有信息和标准信息之间的对比关系来执行导出标准化信息的工序。在步骤s73中,例如,根据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固有信息)和根据感应电压iv的理想值iv_idl(标准信息)设定的标准分布范围(标准信息)之间的对比关系,导出标准化信息。

另外,标准化信息是指,在将如果直接使用则在旋转电机13的运转中会发生不符合标准的事件(混乱)的驱动控制信号转换为能够使旋转电机13的运转符合标准的(标准化)驱动控制信号时使用的信息。

在步骤s73中,执行将在步骤s72中导出的标准化信息设定到设置在电流控制部31中的信息设定部33的工序。在步骤s73中,通过对构成旋转电机系统11的控制要素的控制装置15的电流控制部31所具有的信息设定部33设定(存储)标准化信息,能够纠正因构成旋转电机系统11的机械要素的旋转电机13固有的特性而可能发生的旋转电机13的运转精度的混乱。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基于第1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是如下的旋转电机系统11,该旋转电机系统11构成为具备:旋转电机13,其具有设置于驱动轴20并具备永磁铁25的转子21、隔着空隙30与转子21的外周面对置配置的定子23、以及卷绕于设置在定子23的多个齿28上的定子线圈29;以及控制装置(控制部)15,其生成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信号并且使用该生成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

控制装置(控制部)15具备信息设定部33,该信息设定部33设定用于对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标准化的标准化信息,该标准化信息是根据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旋转电机13的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与对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预先规定的标准信息之间的对比关系导出的。将所述标准化信息应用于所述生成的驱动控制信号,使用通过该应用来标准化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

在基于第1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中,控制装置(控制部)15将根据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旋转电机13的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与对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预先规定的标准信息之间的对比关系导出的、用于对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标准化的标准化信息,应用于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信号,使用通过该应用标准化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

另外,标准化信息是指,在将如果直接使用则在旋转电机13的运转中会发生不符合标准的事件(混乱)的驱动控制信号转换为能够使旋转电机13的运转符合标准的(标准化的)驱动控制信号时使用的信息。

根据基于第1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由于使用基于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旋转电机13的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观点进行了标准化的驱动控制信号来进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因此,能够获得基于各种各样的观点对旋转电机特性进行标准化的质量稳定的旋转电机系统。

基于第2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构成为具备:旋转电机13,其具有转子21、定子23以及定子线圈29;以及控制装置(控制部)15,其生成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信号并且使用该生成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包含这点在内,与基于第1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共用的构成要素占了大部分。

因此,通过对与基于第1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来代替基于第2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的说明。

基于第2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还具备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该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取得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旋转电机13的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并且取得对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预先规定的标准信息,在这方面,与基于第1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不同。

在基于第2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中,还具备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该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取得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和标准信息,因此,例如,能够在车辆维护时等、与车辆制造时不同的时间点,使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取得所述固有信息和所述标准信息(包含信息内容的更新)。

根据基于第2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能够灵活地扩展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和标准信息的取得时期/取得路径,因此,除了基于第1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作用效果之外,还能够构筑扩展性优异的系统。

基于第3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基于第2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基础上,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根据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旋转电机13的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取得固有信息。

在基于第3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中,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根据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旋转电机13的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实际测量值iv_act取得固有信息,因此,能够将根据高精度的固有信息导出的高精度的标准化信息应用于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信号。

根据基于第3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使用通过所述应用以高精度标准化的驱动控制信号来进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执行旋转电机13的运转。

基于第4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基于第2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基础上,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根据转子21的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取得固有信息。

根据基于第4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根据转子21的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取得固有信息,因此,与基于第3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相比,能够利用比较简单的手段取得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

基于第5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基于第2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基础上,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根据空隙的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取得固有信息。

根据基于第5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根据空隙的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取得固有信息,因此,与基于第3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相比,能够利用比较简单的手段取得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

基于第6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基于第2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基础上,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根据转子21的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和空隙的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双方,取得固有信息。

根据基于第6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控制装置(信息取得部)15根据转子21的磁通量wb的实际测量值wb_act和空隙的尺寸ag的实际测量值ag_act双方取得固有信息,因此,与基于第3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发明相比,能够利用比较简单的手段取得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

基于第7观点的发明是搭载有基于第1~第6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电动车辆。

根据搭载有基于第7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电动车辆的发明,由于搭载有基于各种各样的观点对旋转电机特性进行了标准化的质量稳定的旋转电机系统11,因此能够获得具有稳定的动力质量的电动车辆。

基于第8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制造方法的发明是如下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制造方法,所述旋转电机系统11构成为具备:旋转电机13,其具有设置于驱动轴20并具备永磁铁25的转子21、隔着空隙30与转子21的外周面对置配置的定子23、以及卷绕于设置在定子23处的多个齿28上的定子线圈29;以及控制装置(控制部)15,其生成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信号并且使用该生成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

基于第8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制造方法的发明具有:取得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旋转电机13的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并且取得对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预先规定的标准信息的工序;根据固有信息和标准信息之间的对比关系导出用于对所述生成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标准化的标准化信息的工序;以及将所述导出的标准化信息设定到控制装置(控制部)15所具有的信息设定部33的工序。

在基于第8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制造方法的发明中,取得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旋转电机13的转子21时在定子线圈29中产生的感应电压iv的相关值的固有信息和标准信息,根据所取得的固有信息和标准信息之间的对比关系导出标准化信息,将导出的标准化信息设定到控制装置(控制部)15所具有的信息设定部33。

旋转电机系统11的控制装置(控制部)15将设定于信息设定部33中的所述标准化信息应用于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信号,使用通过该应用进行了标准化的驱动控制信号进行旋转电机13的驱动控制。

根据第8观点的旋转电机系统11的制造方法的发明,能够将如下的旋转电机系统的制造方法具体化,该制造方法能大量地生产基于各种各样的观点对旋转电机特性进行了标准化的质量稳定的旋转电机系统11。

〔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化的示例。因此,并不能由此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这是因为,本发明在不超出其宗旨或不脱离其主要的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